1厦门十中高考政治答案“万金油”《政治生活》答题常见要点一、有关“政府”的问题(一)回答政府“为什么”、“依据”、“原因”等的答案常见的要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3、我国政府的职能(四大职能)4、我国政府的责任(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5、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6、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7、树立政府权威(二)有关政府“如何做”、“启示”的答案常见要点1、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四大职能)概况起来是管理与服务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态度、作风、方法)3、坚持依法行政:六点具体要求、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4、自觉接受监督5、为公民建立多种投诉和求助的途径和方式,6、树立政府权威,要求做好三项工作7、坚持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有关党的领导的问题(一)回答为什么常见要点:1、党的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2、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3、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5、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6、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7、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三个才能(二)回答怎样坚持党的领导常见要点1、坚持党的领导地位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3、坚持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4、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有关“政治意义”的答案常见要点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5、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6、有利于增进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7、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8、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29、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10、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四、有关“国际关系”的问题常见要点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2、主权的特征和重要性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4、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6、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综合国力的较量7、世界多极化的趋势8、建立国际新秩序9、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对外政策10、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维护我国的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五、关于中共、人大、政府、民主党派、政协的关系常见要点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执政方式2、人大的性质、职权3、政府的性质、职能4、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5、政协的性质、主要职能七、关于公民怎样做常见要点1、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2、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三条)3、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经济生活》答题常见要点一、关于经济意义常见要点:1.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水平3.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5.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国际)竞争力6.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内需7.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9.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0.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11.其他: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二、从经济方面回答“为什么”“原因”时常见的要点:1、价值规律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社会公平3、市场经济的特点、宏观调控,资源优化配置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5、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6、科学发展观(内涵)7、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经济全球化10、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三、从经济方面回答“怎么做”“启示”时常见的要点:(一)政府怎样做?1、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经济制度:①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②分配制结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与公平相结合,促进社会公平3、资源配置:市场调节(价值规律),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两种方式:计划、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三种手段:经济法律行政)4、发展理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内涵),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点)5、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6、调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条道、一条方针、三个转变)7、扩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8、抓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9、可持续: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0、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信用体系11、对外开放:坚持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二)企业要“怎么做”?1、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3、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形成竞争优势;4、加强管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6、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7、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8、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9、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0、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11、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要“怎么做”?1、坚持科学发展观2、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43、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维权的途径、劳动者的技能4、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5、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文化生活》常见的答案要点一、有关文化影响作用1、文化的社会作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的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先进健康起促进作用,落后腐朽起阻碍作用2、对民族社会国家:①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3、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②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5、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的作用)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有关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一)文化在传播中发展(横向)1、对待文化多样性态度(认同、尊重、平等)、意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意义3、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①尊重文化多样性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交流、借鉴与融合。③吸收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纵向)1、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2、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的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4、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①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反对——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三)文化在创新中发展1、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实践2、文化创新的意义:推动实践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繁荣。3、文化创新的途径方法(1)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2)基本途径: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5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文化创新过程中,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4)我们要自觉投身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关注群众利益和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三、有关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3、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意义、途径重要性: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力量;民族之灵魂意义(有利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途径:发挥主心骨作用;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四、有关文化生活如何做(启示)1、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尊重文化多样性(认同、尊重、平等)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坚持态度(一要继承,二要发展-创新)4、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态度(略)5、坚持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7、发展民族、科学、大众、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要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五、有关文化意义(有利于)1、文化由一定经济决定,并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2、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重要问题(必背)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3、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4、创新与继承的关系5、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意义、途径6、看待文化市场的两面性、措施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意义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0、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生活与哲学》常用原理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关系原理6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三、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