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效解决了课堂观察中信息的处理和评价结论得出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问题。二、课堂观察技术与方法(一)如何开展课堂观察1.课堂观察的要素分析。为了更加全面分析课堂,必须对课堂中所产生的信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我们把课堂观察分为:教学目标的设计、导向功能、监控效应;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方式的运用;学生学习的专注状态、参与面、准确率;课堂教学文化环境氛围;教学媒体应用;课堂多元评价;教学问题设计及教师的启发、诱导、讲解;练习设计与训练;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基本功等十一个观察要素。2.课堂观察的一般步骤。(1)课堂观察前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首先要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等。第二,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观察的中心或焦点。第三,设计或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或工具。在设计一些观察记录的方式时,一般用表格记录的形式,这样能让观察者带着问题进行观察,记录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表格栏目的设置必需根据观察的目的来考虑。下面提供两个表格,仅供参考。表格一:课堂时间观察与研究记录表观察项目内容教师讲授问题学生独立学习操作学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交流课堂常规管理总教学时间时间占总课时(%)表格二: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行为类别频次百分比%A、提出问题的类型1.常规管理性问题2.记忆性问题3.推理性问题4.创造性问题5.批判性问题B、挑选回答问题方式1.提问前,先点名2.提问后,让学生齐答3.提问后,叫举手者答4.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5.提问后,改问其他同学C、教师理答方式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3.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D、学生回答的类型1.无回答2.机械判断是否3.认知记忆性回答4.推理性回答5.创造性回答E、停顿1.提问后,没有停顿或不足3秒2.提问后,停顿过长3.提问后,适当停顿3—5秒4.学生答不出来,耐心等待几秒25.对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当多等几秒(2)实施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课堂观察的实施阶段包括进入研究情境以及在研究情境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法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应先征得同意,并尽快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消除被观察者的怀疑和戒备心理,也消除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不同的课堂观察记录方式,观察者记录所观察行为的模式,大致包括行为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频率、师生言语或非言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一些关于观察对象其他行为的文字描述以及观察者的现场感受和理解,还包括一些音像资料。到底怎样记录呢?下面给出课堂观察记录的一些案例,仅供参考。案例一:某语文课教师教学行为统计表教学行为内容时间学生参与度学生发言人次讲述引入,交代学习任务1′优示范范读《最好的消息》(呈现学习材料)2′优指令学生阅读五篇文章,设想结尾,考虑理由12′15″优讨论交流五篇文章的结尾的设想,陈述理由18′55″优17结尾的书面表达5′良问答比较一下,设计结尾时,前三篇与后两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1′20″良2《最好的消息》的结尾是否合理?1′30″良2总计42′优下21案例二:七年级某节综合实践课定量评价学生参与度统计表评价指标统计指标统计结果学生参与的时间35分11秒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29分38秒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之实验时间7分33秒回答问题和示范的人次91次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有深度的,创造性的问题数12次学生回答有创意10次学生主动提问4次学生个人回答问题次数104次学生集体回答问题次数35次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数3次用于深度问题的回答、讨论的时间29分53秒教师提供答案次数1次学生参与的形式小组讨论,分组实验,问题抢答,辩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参与人数、时间0(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3课堂观察所收集的资料,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写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并发表,也不只是为了证明、填补或构建某种理论,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改善实践。下面给出课堂观察定量评价的一个案例,仅供参考。案例三: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统计表某小学六年级“比的认识”课例问题量时间分配问题类型学生回答问题情况130个24′教师独立占有时间学生独立占有时间各环节教学时间师生问和答的时间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是非类其他类独立回答齐答平均每分钟提问6.5个讲解时间板书时间独立练习、思考时间小组讨论交流时间揭示概念理解概念概念应用16个46个20个1个12个9次75次4′3′4′4′8′12′15′20′16.8%48.4%22%1%12.6%10.7%89.3%20%22%22%30%42%结合观察的目的要求,通过分组观察后,将数据填入表格(如上表)并进行处理,经过听课教师先分组讨论,再汇总,最后得出如下观察后的反思:1.从问题量反思教学设计。教师预设的问题大约30个,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有130个,说明在某个知识点上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只能反复提问。如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反复提问,但是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课后的检测可知,只有约50%的学生掌握比的意义。说明执教教师对教材的编排意图及“比的意义”在认识上还需要加强研究。教师试图通过让学生自学、模仿等方式学习“比的意义”,但是,由于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而教师的问题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导致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及比的书写还有半数学生没有掌握。2.从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反思教师提问题的有效性。虽然学生主观上不愿意独立回答问题(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的次数为9次,占学生回答问题总次数的10.7%),但是从学生参与的态度与参与面来说,设计和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思考。3.从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活动的态度看校本教研的成效。本次观察活动吸取第一次活动的教训,在观察活动前就组织教师们学习有关观察的理论,讨论观察的方式方法,并进行分工。因此在听课结束后,各组在短短20分钟内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在组内进行交流。从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课堂观察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分析总结,不但给执教教师提出建议,同时也引发每一位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次活动体现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师理性分析课堂,研究自身的教学。三、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进行课例研究的几个基本环节1.梳理问题,确立主题。针对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如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每个教研组可以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针对研究主题学习相关的文献及理论文章,提高认识。2.收集资料,合作设计。每次研讨活动确定一个上课教师,选择好教材,由执教教师单独进行教学设计。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分头收集相关的资料。经过充分的准备,集体备课时,由上课教师谈谈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和设计思路,其他老师充分发表意见,提出改进建议,最后确定教学预案。3.教学实践,课堂观察。根据研究主题,确定课堂观察的角度,设计科学的课堂观察量表(观察记录表)。上课教师进行课堂实践。教研组的教师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按事先选定的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统计。每个小组中的小组长由组员轮流担任,每个小组在每次研讨活动中的观察角度不同(应该事先分配好任务,这样保证每位教师都有很明确的观察点)。这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接触到不同的观察角度,能从不同方面针对教研主题进行思考和分析。4.问题反思,行动跟进。问题反思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听课教师分组对观察数据统计,小组成员针对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小组的观察角度出发,指出利于研究主题落实的操作方法,提出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再进行小组汇总。小组长在组员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协调、补充,形成本小组的反思意见。第二个步骤是问题梳理,各小组汇报,指定由一个骨干教师根据各小组的统计分析进行问题梳理,梳理出各个小组都认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或必需解决的问题,指出本堂课中利于研究主题落实的操作方法,提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在第一次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上课教师进行第二次备课,教研组所有教师共同参与,进行第二次循环,第三次循环等等。5.归纳总结,形成策略。几次循环过后,总结出利于研究主题落实的几条策略,运用于课堂实践,提4高课堂教学效率。(柳北区教研室李继元编)第五节现代教育技术一、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1998年我国学者南国农先生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较为权威的定义,即“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其实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一)“教育技术”一词的由来“教育技术”的英文名称为EducationalTechnology。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名称也几经修改,最早的名称叫视听教育(ElectrifyingEducation)。视听教育于30年代引入我国,翻译过来为“电化教育”,既是字面的翻译,又有重要的原因,因当时采用的幻灯,电影,播音都与“电”有密切关系,所以认为“电化教育”比较合适,并一直沿用至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产品、设备在教育中的应用已大大超出原来电化教育(国外为视听教育)的范围,对这些产品、设备的应用也不再是单纯地对“硬”件或“物”的应用,而是上升为系统方法论的高度。(二)“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我国围绕“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名称及定义也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现在多数人已经接受“教育技术”这个名称,但学术界同时也继续保留“电化教育”一词,这既体现百家争鸣的原则,也体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20世纪20年代,受美国视听教育运动的影响,我国教育界也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此外,在一些大学里,像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央大学,还开设了电化教育的课程。电化教育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1949年,我国成立了电化教育处。20世纪7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的电化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三)“教育技术”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首先导致了教育技术的进步,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其能动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不仅仅是更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全面冲击与挑战,最终将导致教育发生整体性和根本性变革。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必须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它不仅包含人们最容易看到和理解到的教育条件装备的现代化,也包含着与发挥这些物质条件的教育功能(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的各个方面。如在教育手段和方法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远程通讯等先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优化教育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等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育信息处理即教学的效率。二、“现代教育技术”导致教育的信息化,从而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信息化已经被提到了很高的层次。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五化”中排在第二位。在十七大解读材料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论述:“工业化是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城镇化为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提供载体;市场化、国际化是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动力;而信息化则是‘活化剂’,有了它,‘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就因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从而提高‘三效’(效率、效益、效果),增强‘三力’(竞争力、生产力、创造力),促进‘三降’(降低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物耗),凸显三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信息化所带来的“三效”、“三力”、“三降”、“节省”,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的,“穷国办大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面临实际,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同样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