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第一题,谈一谈传声器或扬声器的原理。(1)传声器: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将声音振动变成相应的电流变化,首先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再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包括声波接收器和力/电换能器两部分。按接收原理:声压式和压差式、复合式。(电磁感应)(2)扬声器:简称喇叭,是电能转换成声能的换能器件,效率仅为5%-15%。高保真放音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通电导体在磁场内受力的作用)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动式扬声器,包括纸盆式、球顶式、号筒式等。2、调频广播的优点。优点:可限幅、失真小、信噪比高;频带宽、音质好;效率高、成本低;解决了频率不够分配问题。缺点:覆盖范围有限;“门限”效应、弱信号接收差;仍受寄生调频干扰(汽车、飞机)3、电离层的特性。电离层:地球上空60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E、F1、F2,夜间只有E、F2层。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离层很远。4、人怎样判断声音的方位?听觉的方向感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5、怎样实现录音棚的隔音?播音室(录音棚)基本要求:有适当混响时间、并且声音扩散均匀;应能隔绝噪声种类:自然混响(3000—1.5)和强吸收的短混响(0.2-0.8,20—0.4)隔音措施:地点选择,墙壁、门、窗、声锁、不平行窗、天花板、浮岛隔音原理就是将声音转化,一般转化为机械振动能或热能,声波被录影棚的吸音材料、特殊结构吸收或减弱,从而实现隔音。主要有以下方式:一、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地点,减少噪音影响。二、隔音棚内的墙壁、门、窗、声锁、不平行窗、天花板、浮岛等用吸音材料或者特殊结构,从而不易使音波通过或能吸收音波。6、三基色的原理是什么?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彩。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做三基色光。具体内容:a,绝大多数彩色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也成立;b,三基色必须相互独立,不能是其他基色光混合产物;c,色度由混合比例决定;d,可任意选择基色。补色,一种颜色与某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时,可产生白色或灰色。三基色原理是彩电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7、ENG的概念、价值和发展的前提条件。(ENG使电视拥有了完全击败报纸、广播的能力)①概念:ElectronicNewsGathering的缩写,电子新闻采集。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和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ENG方式非常适合于现场拍摄,【但它所获取的素材还需要在电子编辑设备上进行剪辑,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两个阶段。(ENG:便式摄像机和录像机构成,用于现场采访。)】②价值:与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可以用便携式摄像机与发射装置,传送系统连接,实现新闻直播,把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的的展现在观众面前。③发展前提:出现的前提条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摄像、录像设备从只能安装在室内的庞然大物变成可以肩扛手提的便携设备。在此之前,电视虽然对广播、电影、剧院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由于电视台无法进行野外采访,在新闻时效性上始终不可能达到广播的地步,在1960年之后,随着便携式电视摄录设备发展成功,ENG成为可能,电视工作者也可以进行各种现场直播,直接去抢新闻,从而最终使电视在新闻方面也取得了王者的地位,电视也真正成为了三大传统媒体中的主导者。(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子摄像机)ENG是ElectronicNewsGathering的缩写,字面意思是电子,新闻,采集。ENG定义:ENG:电子新闻采集。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ENG方式非常适合于现场拍摄,但它所获取的素材还需要在电子编辑设备上进行剪辑,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两个阶段。与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可以用便携式摄像机与发射装置,传送系统连接,实现新闻直播。提高时效性,在电视新闻学上是指电子新闻采摄手段。电视新闻发展的根本性突破时电子新闻采摄手段(ENG)运用。ENG70年代初期在美国电视界率先运用,并很快普及到欧洲、日本等电视发达的国家。今天它已代替了16毫米摄影机,成为采摄电视新闻的主要工具。特点优势ENG最大特点是摄录同步,它可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它把电视记者采访报道活动直接推向屏幕,让观众看到的是采访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它把电视新闻工作从采摄合一推向采摄分家,声话同步的荧屏消除了电影化的无声画面不能表现过去、不能表现心理活动、不能传达抽象概念等种种缺点,而为电视新闻传播信息注入了新的活力。ENG使电视新闻摆脱了新闻电影的模式而有了电视自己的语言。因此80年代末,原苏联新闻学家在比较广播、报纸与电视新闻的传播时说:“面对面交流思想是电视这种表现手段的肯定的长处,那么讲话在报道中就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这点(还由于有了屏幕),新闻人格化在电视里比其他新闻工具里具有更多的特殊意义。”可以说,是ENG的推广使用,是电视新闻形成了人格化传播的优势。8、什么是绝对黑体?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当被加热时,能辐射出连续光谱,所以其光谱能量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色温:绝对黑体在一定光色下的绝对温度。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特性,而非光源的实际温度。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不是冷暖温度,光线越红,色温越低,越蓝则越高。9、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的区别。数字彩电:全部是数字信号的彩电,在时间上间断和不连续数字化彩电:在模拟彩电内部采用数字技术来处理模拟信号的彩色电视机。10、需要了解基波和谐波的差异。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弦波11、等能白光源的特性。等能白光源: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完全均匀的假想光源,是人为规定的基准白色光源。(E:等能白光,不实际存在,5500K。)12、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的区别。视觉机制:光-视网膜-光敏细胞-神经冲动-大脑(1)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较低,在微弱光线下不起作用,属于明视觉细胞能辨别出光的颜色,使人们能够感知自然界中绚丽多姿的色彩在黄斑区内分布密集,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很强(2)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在暗淡环境也能感觉出景物的轮廓,属于暗视觉细胞没有辨色能力,只能判断景物的黑白层次相对稀疏分布于黄斑区之外,只能辨认轮廓,细节能力差13、三种电视制式和分别的使用图和他们的差异。NTSC—美国1954,第一个成功的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对信号的相位失真比较敏感,容易色调失真,对发送端与中间传送设备要求比较高。(日本、加拿大)PAL—西德1967,在英联邦和中国得到采用,克服NTSC的相位敏感性,但接收机电路复杂。SECAM—法国1966,克服了信号的相互干扰,但接收机电路复杂,图像质量差(俄、东欧)NTSC制的主要性能:色度信号组成方式简单,视频信号处理方便。亮度窜色少,兼容性能好。无行顺序效应(爬行现象)其特点:(1)NTSC制采用1/2行间置,使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距离错开。(2)信号组成方式简单。(3)色度信号每行均以同一方式传送。(4)I信号谱上边带为压缩边带。(5)不足之处在于存在相位敏感性。PAL制的主要优点:(1)克服NTSC制相位敏感的缺点;(2)PAL制采用1/4间置和25Hz偏置来确定副载波,实现了亮度与色度信号的频谱;(3)梳状滤波器减少亮度信号对彩色的干扰;(4)多径接收影响较小。PAL制的主要缺点:(1)有行顺序效应(2)PAL制设备比NTSC制复杂(3)彩色清晰度比NTSC制低(4)编码、解码电路复杂SECAM制是法国工程师亨利·弗朗斯于1956年提出的,也是为了克服NTSC制的相位敏感性而研制的。SECAM制根据时分原则,采用逐行顺序传送两个色差信号的办法,在传输通道中无论什么时间只传送一个色差信号,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两个色度分量相互窜扰的问题。SECAM制的主要特点:(1)SECAM制中两个色度信号采用顺序传送方式;(2)发送端对(R-Y)、(B-Y)两个色差信号采用轮换调频的方式。在接收端要对每一行色差信号使用两次;(3)对两个副载波信号采用强迫定位方式;(4)由于逐行轮换传送色差信号,使彩色垂直清晰度下降。14、颜色的三要素。(1)亮度:彩色光作用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分量光的亮度之和(2)色调: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数。(3)饱和度: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谱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越小,也称为色纯度。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彩电传送的彩色图象,即是指传输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15、各种无线电波的绕行能力。波长越长,绕行能力越好。16、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V=λ*f(15度下的声速——340m/s,频率和波长成反比)不同媒质下的差异:水(常温)1500m/s,钢5100m/s,软橡皮50m/s17、超声和次声。次声: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波长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超声: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即20kHZ)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18、调幅广播的声音频率范围。调幅广播:低于4.5KHZ19、广播的三种制式。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AM表示。第一代广播技术。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FM表示。第二代广播技术。调相:使载波的相位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用PM表示。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的特点长波:长波(包括超长波)是指频率为300kHz以下,波长为1000~10000的无线电波,沿地面、水面传播的,信号稳定,传输距离较远,一般几千公里。频率低于30kHz的超长波,能绕地球作环球传播(小于300KHZ)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km,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广播和海上通信。(300KHZ-3MHZ)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km,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km,发射功率很小,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信。但信号易受大气干扰,信号不稳定,带宽小,音质不好。(3-30MHZ)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km,天线高,绕射能力较差,只能作为视距或超视距的中继通信。(30-300MHZ)中波—526.5KHZ-1605.5KHZ(波长570m-187m),国内广播短波—2.3MHZ-26.1MHZ(波长130m-11.5m),国际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