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教学型高校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主持人:郭明主持单位:浙江林学院通讯地址:浙江林学院研究生部邮政编码:311300联系电话:0571-63740852传真:0571-63730919电子邮箱:guoming@zjfc.edu.cn合作单位: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浙江省教育厅二○○四年二月制-1-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教学型高校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否起止年月2008年1月-2010年7月项目主持人姓名郭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7年11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研究生部副主任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博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浙江林学院邮政编码311300电话0571-63740852通讯地址浙江林学院研究生部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3年结构化学本科学生32绍兴文理学院2004年有机化学本科学生64浙江林学院2005年仪器分析硕士研究生48浙江林学院2007年有机化学本科学生72浙江林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1998.1-2000.12农业环境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国家自然基金,主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序第一)2006.1-2008.12林果等森林食品中重金属含量速测的ELISA技术开发研究(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主持)2005.1-2007.12拟除虫菊酯类农残速测的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研制(省林业厅项目,主持)项目主持单位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751152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邵千钧男1971.11副教授浙江林学院课程体系建设陈永富男1963.6教授浙江林学院组织管理体系侯平男1961.9教授浙江林学院实践创新平台余树全男1963.8教授浙江林学院评价体系构建廖中武男1972.10讲师浙江林学院操作体系程水英女1978.11研究实习员浙江林学院异同性分析-2-项目合作单位主要成员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3-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项目的意义:针对研究生教育处于早期的教学型高校(近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关注点偏重于研究生教育提升高校办学层次,而对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考量较少的实情,按照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同属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生教育及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是从整个高等教育大系统角度寻找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来开展教改研究工作。本项目拟以浙江林学院的实际情况为对象,开展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构建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框架体系并合理定位;建立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资源调控、整合动态模式并形成有序的组织管理体系;项目的实施也力求对本省研究生教育处于早期的教学型高校具有借鉴意义,对从高等教育大系统角度满足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迫切需求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生教育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关注点。国内外的一些高校近年来纷纷开展了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1)适应本科教育发展的需求。高校内部的本科人才培养系统由于模式相对固化,往往造成培养的本科人才与经济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缺陷。而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及产业结构中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相对更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需求。适度的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开展能使本科教育适应大众化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也更丰富现有的“平台+模块”培养模式以及“按类教育”的教育改革内容。(2)本科专业知识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现代科学知识以及高新技术处在不断分化、交叉、融合的过程,使得现有学科专业的知识、技术领域不断更新、提升,形成了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学科专业知识特征。现有的本科生培养体系难以完全合理反映本学科专业知识、技术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前沿知识、技术的发展。通过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合理调整现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在本科教育过程中使得前沿学科专业知识、技术迅速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非常有必要性。(3)有利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本科教育的延伸和扩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及其学科研究的深入、专业方向的拓宽、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实现了本科新专业点所必须的师资自我培养,完成了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初步建设,这些都是单纯靠人才引进和经费投入难以做到的。而从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逐渐体现在各个层面,对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来看,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些学法、教法以及创新、创业平台、手段下移是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条捷径。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于本科教育过程加快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新知识、新成果的传播,研究生的创新研究教育结合本科教学后,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4)研究生教育处于早期的教学型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对解决不同类层的教学体系在办学理念、教学体制、办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条件下的整合具有借鉴作用,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重要体现。(5)考虑申请项目的现实操作性,以林学院为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可有效展开项目实施内容。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后该类教改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一定的基础。-4-现状分析:可持续提高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对各国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了挑战,从不同角度研究、实践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国外现状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界普遍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美国近年来本科教育凸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危机,受到来自社会和学生的广泛批评。对此,美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将本科教育改革列为美国发展高等教育最现实的课题之一。1998年,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下属的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稍后,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等大学结合各校的实际,公布了跨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宏伟蓝图。目前美国主流大学都已明确提出要重塑本科教育的地位,明确本科教育的使命,并已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开始建构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新体系。日本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多所大学为适应21世纪的挑战,采取了加强自主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减少必修科目和学分数,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后期分流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力求“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构成完整的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和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各国大学近年来为顺应社会和教育的变化,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各自利用其庞大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项目资源,建立一种新的本科教育模式,以提供新的本科教育体验,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己成为一种共同趋势,利用研究生教育以及科研资源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认识。国内现状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专家近期从理论上认为:从近几十年来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高等教育界对于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解与把握的不断深入,表明了高等教育界已经超越了口径宽窄和知识多少的范畴,超越了专才与通才的的对立,已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在一起,造就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专变通、由通变专、由博返约的具备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这一要义将促进本科教育质量标准统一性的不断上升。为此,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纷纷开展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如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建设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实行的“本科生科研项目计划”,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等等;国内众多高校也将原本出现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下移,纷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包括浙江林学院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这些说明教育大众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本科教育都得完全采取固定统一的通识教育方针,研究生教育向本科教育的渗透可以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关于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教育发展以及相衔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探讨。归纳文献报道情况,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如何处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其它层次教育的关系。2.关于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构建“研究型学习”体系的对策、建议。3.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科研项目资源的研究与实践。4.关于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衔接问题。-5-5.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生教育发展中协调处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矛盾问题,等等。分析相关报道可见,国内对于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生培养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实践正处于不断深入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完全成熟并广泛推行的运行模式。在此背景下,本申请项目的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也具有挑战性,结合浙江林学院以林为特色和研究生教育处于早期阶段的的办学特点,进行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可为学校后续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基础,也为本省今后同类状况的教学型高校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冯向东.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05,3-4:36-38.[2]王宪平.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之间衔接问题初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24-26.[3]程凤春.浅谈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47-48.[4]陈廷柱.关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衔接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8:32-34.[5]包水梅,高洁.从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比较看研究生教育的本质.高教研究,2006,(1):139-145.[6][美国]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朱雪文编译.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73,2.[7]唐一科,杨忠,李华,等.论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目标.高等理科教育,2005,60(2):34-38.[8]张建林.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与研究性学习.高等教育研究,2005,26(2):73-77.[9]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10]曹巍,徐黎华,王铁群.关于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的模式探究.煤炭高等教育,2001,72(5):27-28.[11]徐辉,季诚钧.基于“四结合”的“多元、立体、开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05,(2):22-23.[12]龚巧茹,马晓虹.谈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16(6):117-118.[13]唐耀华.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高教论坛,2005,3:9-13.[14]颜进,张兵,张蕾.研究型大学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6,(4):68-70.[15]田社平,陈洪亮,秦惠洁.通过本科生研究计划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2):1-3.-6-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改革内容:一、研究生教育与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异同性分析(理论分析)(1)研究生教育与本科人才培养实施主导的层次差异性分析;(2)研究生教育与本科人才培养实施主体的异同性比较;(3)研究生教育环节与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结构区分度;(4)研究生教育与本科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中主要教育资源类群的异同性分析;(5)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对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新认知。二、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融合性研究1.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