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蔡林梅(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519000E-mail:clm102812@126.com电话0756-8203103)【教材分析与课程标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这也是我们以后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运动对海洋环境乃至整个地球地理环境影响很大。本节内容对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课程标准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在新、旧课程中都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范畴。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将洋流教学内容进行简化,不再探讨密度流、补偿流的成因,重点介绍风海流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新课程强调了运用地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的要求,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改理念。分析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图3.4“洋流模式图”、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的简图;b、在熟练绘出“洋流模式图”或“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图”的基础上,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c、在熟练绘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图”的基础上,配合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维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3)掌握利用手绘地图分析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过程与方法:知识方法:(重点、难点通过设计绘图练习来达成)(1)根据洋流形成的主要成因,绘制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简图;(2)运用洋流模式简图或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简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3)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海洋观,增强现代海洋意识;(3)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4)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教学重点】(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说明风海流的形成;(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绘制地图分析地理事物、归纳地理规律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1)强调抓住知识的基本原理,重视运用原理解决类似问题能力的培养;(2)以图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画图、读图分析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主要过程】知识模块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情景导入1.阅读材料“中国鸭舰队环游地球”,《北京科技报(2007/07/09)》1、学生自主阅读,主动铺垫与洋流相创设问题情境提问:中国“小鸭舰队”是如何到达日本、美国甚至英国的?探究、思考,尝试回答。关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洋流的概念2、阅读课文,找出洋流的概念,通过关键词记忆。2、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大规模、稳定。并与海浪、潮汐等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和区别。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关注记忆技巧。洋流的性质分类3.介绍寒、暖流的概念,强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练习)判断寒、暖流3.自主绘制图形、判断后,小组内交流,选3个小组代表完成板图培养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为解决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洋流的分布规律”铺垫。洋流的分布规律4、配合板图,以问题导学设问1: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设问2:观察多媒体课件,说说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如何影响洋流?设问3:观察洋流分布模式图,你认为洋流中哪个最有资格定为4、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绘图练习设计”构建知识体系,归纳及绘图成果选样用投影仪展示,相互评论、反馈纠正(1)复习: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图(1学生上台演示);1、强化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搭建新旧知识的联系,探索洋流的主要原因;300N(3)300N(2)600N(1)“模式第一笔”?为什么?设问4:为方便联想记忆,人们常将洋流的分布规律联想成“8和0”,北印度洋也符合这个规律吗?(板图介绍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设问5:观察世界表层洋流简图(板图),能否从洋流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检测反馈(2)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示意图上”绘制世界洋流分布简图(1学生上台演示;讨论、确定模式第一笔,强调步骤:定纬度-想风向-画环流-加纬线-判寒暖);(3)绘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模式图;(4)小组讨论总结发现的(洋流分布)规律;(5)阅读课文61页图3.5“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记忆主要洋流的名称。2、以问题导航,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3、先将洋流的模式规律掌握后再搬到实际的洋流图上,降低难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依据课程标准及同学的兴趣,分解成8个子课题,每个学习小组选1个子课题课前实施研究学习(1)洋流与战争(2)洋流与文化传播(交通)(3)洋流与海洋生物(4)洋流与南方雪灾(5)厄尔尼诺5、课前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影响。由各学习小组中心发言人分别汇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00N夏天00N冬天现象(6)洋流能(7)洋流与污染(8)洋流与气候。检测反馈7.主要板书板图设计一、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洋流,北顺南逆西暖东寒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洋流,逆时针,东暖西寒南半球: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向东、顺时针冬季:向西、逆时针二、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课后活动与探究:观察身边的地理,了解身边的地理1.观测风浪运动:到珠海海边时观测波浪运动,利用风速仪测出观测时的风速,或收听珠海的气象预报,将风力大小的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同时,将目测的浪高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分析风力和浪高数据,找出海洋风浪运动的规律,了解对珠海捕渔业和航海业的影响。2.观察潮汐现象:到珠海海边观测海洋的潮汐现象。观测内容为每天海水的涨落时间、次数、潮差,结合月相变化观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现。3、上网搜索“南方雪灾”,了解春节期间南方受灾的原因及影响。课后反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逐渐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使地理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声、像、画使文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使学生与现实生活更接近、知识容量更大。以往讲授本课内容时,都是按照教材体系,借助于先进的电教手段,轻车熟路展开教学各个环节,一节课下来学生总能保持紧张而兴奋状态,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学生反应也不错。但奇怪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又糊涂了,应用起来困难重重,只好用类似方法又讲一遍,但学生都反应好理解但难应用,请教了同事,竟然是“英雄所见略同”。虽不甘心,但一直没什么突破。06年复习“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时,发现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很不理想,尝试教他们画中国简图,没想到多次下来,学生分析区域问题时以往容易混淆的区域名称变得如此得心应手,惊喜与诧异之余开始反思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不断地实践用板图教与学,感受传统教学手段中精彩实用的一面。实践证明,地理板图有电化教学不可替代的地方,对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空间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节课,我没用太多的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而主要采用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板图教学法:在黑板上画出的“世界政区简略图”,不但让我能按学生的思维状态边讲边绘,动态的表现洋流的流动方向和分布,实时调控教学节奏,及时反馈;还能让学生自由地在黑板上“填图”,画出洋流分布简图,据图总结出洋流分布的规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整节课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显得轻松、实用有效。附:必修一第三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绘图练习设计一、洋流的概念:海水比较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的的流动。二、洋流的性质:洋流一般分为和。【绘图1】绘图并判断寒、暖流(箭头要求见板图)((1)(2)(3)【规律总结1】1、寒流一般由纬流向纬;2、暖流一般由纬流向纬。三、洋流的分布规律【绘图2】1、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2、绘图:在左下图中绘制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图【规律总结2】1、低纬信风→(洋流名称);中纬西风→(洋流名称);2、人们常将洋流的分布规律联想成数字“”和“”。300N300N600N【绘图3】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示意图上”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该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规律总结3】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洋流,北南西东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洋流,时针,东西南半球:北印度洋形成洋流夏季:向、时针冬季:向、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