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基本规范莱州市双语学校孙广平语文教学是一门最具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艺术,在起始的教学设计环节就体现着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渗透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和思考,它是语文教学多姿多彩、充满灵性的前提,是实现语文课堂和谐高效的保证。不少老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低下,与教学设计不科学、不严密、不准确有很大关系。一、语文教学设计的概念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具体课程内容、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等要素,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程序和具体环节及其有关层面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二、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1、以课程标准为统领。《语文课程标准》代表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方向,对语文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大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性标准和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熟练把握课程标准,尤其要熟练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初中学段语文课程目标,用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2、体现以学为主的理念。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状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重心要从着眼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核心地位,从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预设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选择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以学为主。无论是表格式教学设计,还是常规式教学设计,都要体现以学为主的思想,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乐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预习、学生讨论、学生交流、学生评价、学生总结等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得明确具体,重视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的实效。3、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为目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2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要真正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用好教材,做好教学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在进行每个教学设计时都要注意层次性、目的性,按照一定的程序设计,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例如:我们教学一篇现代文,我们要设计教学的过程时就要注意:按照阅读的一般程序进行。从理解的角度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了什么,其次要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然后弄懂为什么这么写,如果让你写你会怎样写。教学过程的展开程序,一般从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到告知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适当的学习材料和任务、提供学习指导,从而诱发学习行为并提供反馈和作出评估,最终促使记忆与迁移。4、展示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语文的魅力,即有语文味。它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是要体现文体美,第二,是要体现情感美,第三,是体现语言文字之美。而语文教学设计时就要体现不同文体特点,设计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欣赏语言。编写设计时也要展示教师扎实的书写基本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语言质量。三、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及要求一篇完整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课时、教学过程。阅读教学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精读研讨、拓展延伸、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一)教材分析一般来说,分析教材应从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方法、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因素,知道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分析教材中的学习心理问题,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必须做到以下五步:研读课程标准——通读整本教材——细读每单元教材——精读每一课教材——泛读相关资料。把握一篇课文,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教材在整个语文教材、分册教材、单元教材中的地位。将教材置于整个教学体系中;明确课程标准对与其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准确建立教学目标。2、全面理解、把握教材。3深入文本,了解教材内容的背景材料,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理解教材,全方位的把握教材信息。3、寻找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点。梳理出教材中所蕴涵的学习思维点、兴奋点、分歧点、质疑点等学习要素,选择有价值的纳入教学设计,以求调动学生情绪、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要多预设,只有预设得充分,才能生成得精彩。4、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期望实现课堂的和谐高效。(二)学情分析分析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各种能力水平、思维品质、品德状况作以详细的分析,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1、要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准备状态。2、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3、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风格。4、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5、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情分析是对学习主体在动机原理和学习特点上的认识。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确定在教学活动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答“为何教的”的问题。只有对全体学生从知识、能力、态度、风格、动机等多方面去关注分析,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三)教学目标1、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是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必备。二是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兼顾。课程标准这样定义语文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工具性的角度,工具是用来用的,是学生学习应用语文的方法,为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十分注意学生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形成能力,发展思维。4从人文性的角度,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本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般来说,制定教学目标2-3个为宜,本着先工具目标、后人文目标的原则顺序安排目标;也可以根据三维要求逐条分项确立。在教学设计中,有的老师没有工具目标、全部人文目标,或者出现先人文后工具的现象,都不符合当前语文教学形势。2、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强调的是行为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也就是说,一个陈述完整、表述规范的课时教学目标一定应该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及水平。语文教学的目标表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不能用“培养”等词语表述。(2)行为动词是确定的,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的。例:《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朗读中体会“我”冒险、脱险时的心理感受。知识方面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一是了解水平: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等。二是理解水平。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等。三是应用水平。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等。技能方面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揣摩、想象、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等。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感受、尝试、体会、参加、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讨论、积累、体验、策划、交流、制定计划、收藏、分享、合作、探讨、沟通、组织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体会、乐于、敢于、抵制、有兴趣、欣赏、感受、愿意、体味、尊重、理解(别人)、抵制、辨别(是非)、品位、关心、养成、领悟等。(3)行为条件要具体。行为条件也叫行为情境,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学习行为。如:《最后一次的讲演》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层次,感受闻一多演讲的风5格。(4)行为结果及水平要明确。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水平或程度,可以定量或定性,也可以二者都有。①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衡量行为的表现,例如“三分钟内完成”;②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来衡量行为的表现,例如“完全无误”;③用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为的表现,例如“80%的学生”。目前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尚少这种表述,但事实上我们教师在一些公开课,自备的设计中详细加以表述以便自我控制,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设计时,老师们的教学目标的表述,一定要完整,要准确,要严密,要科学。在对多课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时,除了对整篇教材确立目标,在每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时,都要有课时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中心、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来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学重点的确立一般来自教学目标。而难点,则主要表现在有关内容的深度大,学生掌握有难度,它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分课时教学设计时,每个课时也要确立教学重难点。(五)教学策略语文教学策略是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预设的教学措施,它涉及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步骤、媒体、组织形式的选择等。教学策略的运用取决于设计者的教育理念,取决于对学生、教学内容和自身优势、特长的掌握。教学策略的运用离不开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教学设计中要关注以下教学策略:⑴自主合作。合作关键是要有相应的任务,否则就会无效。如学习文言文时,合作学习字词句的翻译等。⑵探究体验。要注意有所凭借。比如结合具体语段或问题,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⑶综合开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学习,突破教材、打破课堂中心和学科界限,突出大语文教育观,让学生主动、广泛的学习语文,让学生感觉学习语文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⑷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从视、听、触等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这种新颖、多样而又富于变化的刺激,会使学生的注意、6兴趣稳定而持久,自然会有好的效果。当然选择的媒体要恰当,运用要合理,要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万不能用媒体代替学生读书、感悟、体验。(六)教学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根据学习任务及学生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设计时一般安排以下步骤: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精读研讨——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评价。1、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的开头有这样的一个比方:“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使大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我认为,这段话用来比喻导入也同样经典。语文教育家于漪说:“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导入方法有很多:(1)情境导入;(2)悬念导入;(3)多媒体导入;(4)作者导入;(5)诗词导入;(6)解题导入;(7)直接入题,等等。导入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导入新课,做到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注意:导入要简练,要突出语文特点,用语文本身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要富于启发性,要为语文学习创设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导入环节结束后开始进入文本学习,接下来的三个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很关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设计好常见的三个环节:整体感知、精读研讨(或者合作探究、美点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