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讲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讲座(一)[复制链接]qufukfhqufukfh当前离线注册时间2010-5-11最后登录1970-1-1阅读权限90积分225精华0帖子225窥视卡雷达卡新教育会员新教育会员,积分225,距离下一级还需75积分注册时间2010-5-11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电梯直达楼主发表于2010-8-1017:41:28|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追求卓越,做一名有理想、有思想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讲座教师专业发展讲座(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感谢校长能给我提供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分享交流一些东西。今天这个讲座的主要内容,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汇报一下几年来,我尝试进行教科研的做法和体会,希望能给您一些启迪和收获。在讲座未正式开始前,我想特别说明一下,我这个讲座和专家不同的地方在于,我是一线教师,熟悉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能针对问题,有目的地阐述应对解决的措施。我是从学校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我有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治学经验、教学模式,我有自己积累的、鲜活的实例,即第一手资料。我和广大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我关心的事情,也正是他们关心的;我所面对的困惑和问题,也正是他们渴望解决的。我能道出他们的心里话。我知道他们缺的不一定都是理论层面的东西,更需要应对困境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和策略,这才是最有效的,能够直接应用于自己课堂教学实践的宝贵的财富,和改变自己观念的“神药良方”,这才是校本培训的真谛所在。好,现在我首先和老师们粗略地探讨两个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学研究,谋求专业发展?(2)怎样进行教学研究?应掌握哪些治学方法和策略?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研究,谋求专业发展?(一)1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应试教育为分数所奴役的教学,使我们课堂的空间越来越逼仄、狭窄。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减负成了一句空话。但是,减负绝不单纯指作业量降下来,课时数减下来。它还包括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使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训练,一种精神的折磨,心灵的煎熬。要做到这些,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感到快乐有趣,老师则要“增负”。要开动脑筋,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种丰富多彩、充实有效的学习生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2追求教学理想和职业幸福,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关注教师职业生活,造就一批懂教育、有思想的教师2011年暑假,我参加了山东省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在群组里能够感受到老师们学习的热情,紧张着并快乐着……同时,自己在享受着这种充实的专业成长、职业生活的时候,也颇有一些感慨。从教20余年,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培训也参加了不少,真正深入内心、有印象、有收获者几何?真正切入教师的职业生活,锁定教育规律、给教师带来思想冲击的更是微乎其微。这不仅使我想到假期里读到的一本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位教育大师在书里几乎没有提到如何追逐高分数,怎样提高升学率,如何对老师们进行量化考核。却不厌其烦地论述强调教育教学要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和生命状态,教师和学生要从事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关注学生人格的挺立,呵护生命的尊严,使教育走向真正的和谐。通篇的著述,处处彰显一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张扬教育的人道精神。而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其实已被分数绑架。我们从事教育的神圣感、敬畏感、使命感、幸福感荡然无存,已转而被对“分数”的焦虑感、争夺感所替代。每次统考升学率、期中期末平均分的统计已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数字了。些许的差别究竟能说明多少问题?如此的考核到底有多少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校里由于劳动、由于人在劳动中表现自己而使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候,教育者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的教育。只有学校里有一个“思想的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成其为学校。而如果在学校里充斥着一种思想贫乏、死抠书本的气氛(我想把它叫做思想幼稚病),如果知识像浪潮般地接连涌来,像货物一样赶紧包装、压紧,有时候翻出来检验一下,却又保藏在堆栈里,连翻个身的机会也没有,那么,这种知识很少进入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生活,于是就很难谈得上什么和谐的教育了。”是的,学校不是仅能够出售知识商品,输出知识技能的地方。如果那样,在网络时代,学校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自学。学校是诞生“大写的人”的地方,是崇拜真理,崇尚公平正义,尊重道德尊严的地方,是塑造灵魂、锻造思想的地方,是人之所以能成为人的地方。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正离教育的本真和初衷越来越远。我们做的不是真教育、纯教育,而是伪教育、反教育。我们培养的是有知识,无教养;有高分,无思想的一代。我们的政府应当有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应当具备主流的教育观、价值观,应当负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随波逐流。教育应当正本清源,应当有一个清明宽松的环境。功利浮躁的教育观要不得!教育要回归生活,教育的定位也首先应是一种生活,是基于孩子的快乐学习、成长而展开的一种良善的学校生活。对孩子不是控制,奴役,更不是工具化。学校不是文明监狱,是成全生命、塑造人格、完善精神的场所。我们应当为孩子营造一种愉快的教育生活、学习生活。教育其实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我们应当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和生命状态。因为教师的生命状态,影响着学生的生命塑造;教师的生活,酝酿着学生的生活;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学生心灵的成长,人格、道德意识的萌芽。教育的开展,怎么能忽视教师的生活状态?怎能不关注教师的精神成长?而我们恰恰过多注意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只重视考核教学成绩,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职业幸福的体验,工作的成就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陈寨小学孔凡华电话:13608914062邮箱:qufukfh@163.com邮编:2731002011年9月3日3从教与研的关系来解读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必要性。(1)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不言不教——不研难教——不研不教(2)于永正老师说:“一个教师的价值在课堂,而不是在办公室。”所以,从事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广大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所在。(二)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漫谈边教学边研究》一文说:“人们从事某项劳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式,一种是科研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程序和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一个学校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将管理引向纵深发展?我想:科研兴校,追求常规管理树品牌,上档次,寻求特色发展之路;重视教师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倡导研究之风,读书之风;鼓励教师追求卓越,铸造辉煌,敢于冒尖,勇于竞争;鼓励引导教师注重专业发展,尝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走自主创新的专业成长之路,应当是一个不错的、很有价值的选择。德州教科所的研究员,宁津现象的创造者王际海说:“一个学校不抓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抓教研过不好日子,不抓科研过不长日子。”道理就在这里。因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是人的质量的问题。只有教师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学生质量、学业成绩的提高,才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正所谓成就一位教师,就能造就一批学生。(三)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与时俱进,逐渐确立了新的学校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即学校不仅要培养自主发展的学生,而且要成就专业发展的教师,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范,更要教学生做学问的方法;学生不仅要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更要学生命的意义。(四)教师教科研成功案例A知识的丰厚,教学经验的积累,自强不息的发愤,使我由教书匠向教育科研型教师迈进。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一定要以科学为依据,大胆探索,锐意改革,要有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这才能使人获得教育思想不断更新的不竭动力。——【山西省曲沃县】张桂蕊(全国优秀教师)摘自《曲阜教科研》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很苦很累,比如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课改通识培训,市级的、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教学比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自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整天忙着读人家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将导致“肤浅后遗症”。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社会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窦桂梅摘自《曲阜教科研》(五)有时我在想,尽管校本教研在当今抓教学质量、抓分数这样一种“唯分数论”背景下,开展有些艰难,甚至不合时宜。但我仍然认为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了它,哪怕拥有它仅仅是为了装潢门面,这个学校将显得多么缺乏理论深度、学术氛围、文化内涵和特色,多么缺乏文化的生成能力,教育的生机和活力。这个学校将缺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有的只是泡沫般的、昙花一现式的繁荣。如果说现在把课题还原课堂,进行操作实践研究多少有些冒险的话,就让我们来冒这个险,让我们来树起这面旗帜吧!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有两种生活目标:有的人为“胃”而活,有的人为“梦”而活。让我们把自觉的教研和专业追求,作为一种理想,一种追求职业幸福的需要。人除了为现实而生存,还要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为理想而感召、而奋斗!尽管理想不一定切合现实,甚至和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但经过奋斗,理想就会变为现实!(六)教师素质的缺失——素质教育不堪承受之重1批判、质疑的习惯老师普遍缺乏一种大胆质疑,敏于反思的批判意识,自主创新的建构意识,安于现状,惯于依赖,懒于思考,这是真正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语文教学效率、教学成绩,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学生阅读量、信息摄取量严重不足。原因一,是教师就课本教课本,不会开发补充一些课外资源(比如美文、哲理故事等),以拓展延伸、丰富课堂。低效枯燥的训练占据课堂阅读时间;原因二,是学生课外阅读不足,电视、电脑游戏充斥学生的课余生活。2研究的习惯3阅读的习惯,写的习惯。4思考的习惯。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老师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5独立完成的习惯。6自主创新的习惯。在平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老师们普遍呈现一种思维的惰性。思想的抄袭演变为行为的抄袭。电脑代替人脑,网络代替思考。由此,获得的仅仅是知识信息,很少得到一种文化或智慧。因为我们平时通过学习、阅读、上网等获取的知识,细分起来有两类:浮在上面的叫信息,沉在底层的叫文化或智慧。(七)故事启迪智者与流浪汉(赵功强)一个流浪汉找到智者,向他求教。流浪汉说道:“小时侯,我家境富裕。父母叫我苦读诗书,长大后去考科举,我寻思,家里有的是钱,何必去吃那份苦?所以一拿起书本就犯困,书也就没念好。后来,父母又让我学一门手艺,我想,学手艺不就是为了赚几个钱吗?家里的钱财已经多得几辈子都用不完,为啥还要再去学手艺?所以手艺也没学。这样过了几年之后,父母都去世了,我就守着偌大的家产生活,倒也衣食无忧。不料一场大火从天而降,烧光了我所有的房屋、店铺,我只好四处流浪,沿途乞讨。大师啊,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您发发慈悲,告诉我该怎么做。”智者闭目静坐,默默不语。流浪汉又恳求:“求求您,为我指点指点吧。”智者依然无语。流浪汉又伏地哀求,智者不为所动。受到冷遇,流浪汉心里很不是滋味。正不知如何是好,却见智者睁开眼睛,厉声对他喝道:“滚出去!”忍无可忍的流浪汉怒火冲天,喊道:“老东西,不要欺人太甚!”智者拿起拂尘作势要打,流浪汉忙以手护头跳起来,却发现智者对着自己微笑。流浪汉一下子愣了。智者缓缓说道:“人在面对别人的伤害,比如冷落、辱骂和殴打时,往往都会反抗,你刚才就是如此。而一旦面临来自自己的伤害,比如懒散懈怠、好逸恶劳,却浑然不觉,不思振作。你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当务之急是要洗心革面,消除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