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2016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心理学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心理咨询服务、经营与管理相关的人才。具体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心理学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2.了解心理学的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3.较为扎实地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和良好的课堂教学技术,能胜任与心理学教学、科、咨询或管理相关的工作。4.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能力及科研报告撰写能力。5.掌握一种外国语,能阅读部分与心理学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二、修业年限:学制:两年三、毕业学分及学位授予:辅修专业结业学分为54学分。学生修满80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全校通选课成绩达到相应专业毕业要求,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及安排:心理学专业基础课(10门):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进展、心理学史、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专业主干课(9门):、组织行为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才测评与选拔、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婚姻家庭咨询、团体辅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心理学辅修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课程类别学分比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3443%专业主干课2025%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1215%教育实习与实践1417%合计80100%应用心理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实施形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成绩考核课时讲课实践其它一二三四考试/考查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普通心理学1、559054361考试实验心理学(含实验、数据分析)1、5、65905418181考试应用心理学进展3、535436181考查心理学史1、535436181考试心理测量1、535436181考试认知心理学1、535436181考试人格心理学1、535436181考试发展心理学1、535436182考试教育心理学1、535436182考试社会心理学1、535436182考试心理学专业主干课咨询心理学1、2、5354271892考查组织行为学1、2、5354271892考查变态心理学1、2、523618992考查人才测评与选拔1、2、523618993考查婚姻家庭咨询1、2、523618993考查团体辅导1、2、523618993考查精神分析疗法1、2、523618993考查认知行为疗法1、2、523618993考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2、523618993考查实践环节毕业实践144毕业论文(设计)124学分合计80注:1.课堂教学2.专题讲座3.自学4.双语教学5.多媒体网络6.实验五、部分课程简介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心理学一般应从普通心理学入手。本课程主要研究正常成人心理活动的基础规律,既探讨心理的生理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有时涉及儿童或动物心理,是为了借比较而增进对这些基础规律的理解;有时涉及应用心理学问题,是为了给基础规律提供例证。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指定教材:《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教社出版,2007.8推荐阅读:《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基础心理学》,张述祖、沈德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心理学导论》(上、下册),[美]E.R.希尔加德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大众心理学》、《应用心理学》、《青年心理咨询》等杂志。实验心理学(含心理实验)Experimental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是心理系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心理学实验控制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求认真预习、复习教材有关内容;有关补充材料;完成有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每月至少阅读一篇心理学实验研究报告,并就其讨论的问题写一篇评论性小论文(1000字以上),要求有破有立,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想,进行较为具体的阐述。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设计实验检验假设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科研写作能力,为将来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学习方法重视对科研选题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实践能力(包括观察、调查、访谈、实验、体验)、实验设计能力、写作能力(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的培养,学会并广泛阅读心理学文献(特别是实验研究报告)。心理实验的基本内容:训练学生去理解心理学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心理学中已经确立起来的最基本最可靠的实验方法,学会基本的实验设计具备相当的实验技能,及科研能力,并对心理学前言性的研究课题和方法技术的掌握。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基本实验设计思想以及基本实验技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基本概念的教学,宜以讲授为主;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的教学,宜以学生设计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实验课宜以讨论和个别指导为主。指定教材:《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郭秀艳著,2004年参考文献:王重鸣著.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B.H.坎特威茨,H.L.罗迪格,D.G.埃尔姆斯著.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郭秀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美]R.L.索尔索,M.K.麦克林著.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张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Solso,RL,&Maclin,MK.(2002).Experimentalpsychology:acaseapproach.Boston:APearsonEducationCompanyDavis,S.F.(2003).Handbookofresearchmethodsinexperimentalpsychology.BlackwellPublishingLtd.《心理学实验纲要》杨坪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心理学实验指导》黄希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实验》讲议谭钢主编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assessment)心理测量是关于人的个体心理差异的测量或诊断。人们在能力、学识、技能、兴趣、态度及人格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心理特征总会在行为上有所反映。心理测量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对他的某种心理特征作出数量化的解释。任何一种心理属性在数量变化上都可构成一个连续统,如记忆力的强弱、运算速度的快慢、性格从极端内向到极端外向的变化等都各自成为一条连续统,测量的结果就是确定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征在相应的连续统上的相对位置。心理测量可以从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个体进行全面的描述,说明个体的心理特性和行为。同时可以对同一个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间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优势和不足,发现行为变化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信息。心理测量可以确定个体间的差异,并由此来预测不同个体在将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差别,或推测个体在某个领域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心理测量可以评价个体在学习或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为客观、全面、科学、定量化地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因为它可以预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适宜性,进而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与准确性。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个体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从而为因材施教或人尽其才提供依据。如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班分组,部队可以依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兵种,企业可以将职员置到与其能力、人格相匹配的部门等。心理测量可以为升学就业咨询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确定最有可能成功的专业或职业,进而作出佳选择。心理测量可以为心理咨询或治疗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查明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咨询或治疗。通常心理测量依据测验的功能,可以分为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氏量表和瑞文测验;而人格测验主要有MMPI、16PF等。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民政管理专业、社会工作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社会心理及行为、团体社会心理和行为及大众心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历程,社会心理学探讨的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习相关,具体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人际交往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在社会条件下个体心理变化的过程与规律、个体行为的社会条件以及制约个体行为的动机等社会心理学的最基本知识和理论,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开设此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调查和研究在社会环境下人类行为的特质和动机,培养学生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与解释行政过程中各类心理现象的能力。参考书目现代社会心理学:时蓉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社会心理学金盛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社会心理学郑雪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Psychology)《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人格的组成特征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致使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下都可能有不同反应。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从而预计它对塑造人类行为和人生事件的影响。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人格心理学》全面介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人格研究的理论,主要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展开论述,并加以客观、公允、生动的分析,同时对其它分支理论、学说和流派也都有所涉及。通过学习,学生将能了解科学心理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全貌,并对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理论、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前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该课程不以概念介绍新理论,而是从生活实例出发,极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课程有实用性和生活化,或穿插报刊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或给出若干自测题目,让学生能够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变态心理学》是带有应用性质的基础学科。《变态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各种异常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特点,预言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可能的后果,揭示异常心理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理,从而为预防、评估(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提供基本依据。《变态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向临床心理学实践扩展的产物,是为临床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