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用纸1-1页课程简介:这是一门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财政学和金融学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共同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运行当中资金的运动不同的是:财政:研究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收支。一、政府的活动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政府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做?三、政府如何才能做好它该做的事金融:研究社会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本教材结构体系中第一章到第四章为财政学部分;第五章到第九章为金融学部分;第十章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导入新课: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遇到一些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无不与财政存在着密切联系。新课讲授:第一章财政概论第一节财政的含义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一)财政现象1、财政收入(1)征税(2)发行公债,国库券(3)交纳各种费用2、财政支出(1)工厂,矿山,铁路,农业建设。(2)军队,警察,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医院,文化团体(3)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下岗人员。3、从财政现象看,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国家收支活动密切相关。(二)财政问题(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适度。(2)解决“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加快税制建设,以及税收体制。(3)合理安排名项财政支出比例(4)在国债问题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教案用纸1-2页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一)财政的概念,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二)财政的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前提。(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支配地位。(3)财政分配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性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1)对剩余价值的分配(2)对用于劳动力再生产部分V的分配(3)对补偿价值的分配。(4)对国民收入的分配(5)对社会产品的价值的分配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1、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1)保证国家职能的需要(2)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3)半社会公共需要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1)由政府集中安排的公共需要。(2)无差别地由社会成员共同同享用,不具排他性。(3)享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无偿的(4)来源只能是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4、财政体现特定的分配关系1、财政这种分配方式不仅以财产占有为依据,更主要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据。2、财政体现着性质不同的分配关系教案用纸1-3页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资本主义国家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已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资产阶级统治(2)社会主义国有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质:鲜明的人民性二、我国财政是国民经济财政(一)我国财政是具有生产,建设性特征用于生产建设,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科教文工等各项事业并承担大量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生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二)我国财政具有宏观调控特征1、财政对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实施宏观调控,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2、调节社会财富在不同成分的分配,不同生产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3、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三、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1、财政收入来自公共。2、财政支出用于公共。3、政府职能转向公共。4、社会公众意识发生变化。(二)我国财政为何是公共财政1、市场失灵决定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市场失灵的表现。(1)公共产品(2)外部效应(3)垄断教案用纸1-4页(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6)信息不充分2、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盈利性财政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财政是由“公共选择”的,满足“公共需要”的,为公共提供服务。[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布置作业]:P1一、1、、p4三、P6四教案用纸2-1页复习提问:1、财政的概念及特征2、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财政现象?什么是财政问题?知道了财政的概念及特征,今天主要学习财政分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财政的职能。新课讲授:第三节财政分配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一、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关系(一)财政分配支持经济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后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2、对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从减收和增支两方面支持(二)经济体制改革决定财政分配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统收支的财政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分级财政体制二、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1、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这是一般规律和总的趋势,但经济效益是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二)财政分配制约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第一,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制约经济发展规模。第二,通过确定财政投资中的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影响经济发展规模。第三,通过财政信用筹集社会资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三、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一)财政分配同生产的关系1、生产决定财政1)生产的成果决定财政分配的对象2)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财政分配的水平3)生产的部门结构决定财政收支的结构2、财政分配制约的生产1)财政资金积累的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果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教案用纸2-2页2)财政分配结构制约着社会生产结构(二)财政分配同商品交换的关系1、商品交换制约财政2、财政制约商品交换(三)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1、财政制约的消费2、消费影响财政第四节财政的职能一、配置资源职能(一)配置资源职能的含义1、定义:指通过财政收支变资源配置,以保证社会的人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2、财政作为资金的分配枢纽,其职能就是通过对资金的分配促进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二)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各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4、在政府活动领域分配资源(三)当前我国财政资源配置的战略重点。二、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的含义定义:通过调节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之间分配,实现收入的公平目标公平分配,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2、调节地区收入水平3、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教案用纸2-3页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转移性支出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一)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指财政所具有的通过财政政策的选择和调整,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的功能。(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三)经济发展职能的积极意义(1)定义: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利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的功能。(2)财政实现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a、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结合。b、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和安定环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介绍,使学生掌握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的关系、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与消费的关系。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布置作业]:P1一、4、8、9P2二、10、14P5三、四教案用纸3-1页复习提问:1、财政分配与经济的关系2、财政的职能导入新课:财政分配活动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过程,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有收才有支,所以,组织收入是一项很重要的财政工作。财政收入是国家将各部门、单位和个人拥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一定方式筹集起来形成的财政资金。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它对于发展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以及国防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讲授:第二章财政收入第一节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及原则一、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类1、税收收入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人和单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2、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指因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理各种国有资产,按规定上缴国家财政收益3、债务收入国家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国内外款。4、其他收入a、规类收费b、事业收入c、罚没收入d、国家资源管理收入e、公产收入(二)按财政收入来源于不同的经济成分分类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个体经济4、其他经济(三)按财政收入来源于不同的经济部门分类1、农业2、工业3、交通运输业4、商业5、建筑业6、其他服务业教案用纸3-2页二、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二)兼顾国家,企业和公民个人三者的利益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兼顾,关键是合理确定收入的数量界限,财政收入规模,指一定时期财政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影响因素:1、财政集中率2、剩余产品率财政收入规模=财政集中率X剩余产品率(三)合理负担,区别对待第二节国家税收一、国家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定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特点:(1)生疏面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2)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特征:(1)强制性:税收征收依靠的是国家政治权力,采取法律手段,任何个人和单位必须依法进行纳税,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无偿性:国家征税后,税款的所有权从纳税人手中转入国家手中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击破向纳税人支付报酬。(3)固定性:第一种税在实施征税前,国家必须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纳税人,课税对象,征税数额和纳税时间等,未经国家批准任何单位和国家所属机构及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变。二、税制的构成要素税制: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税办法的总称,税制的核心内容是税法。(一)纳税人教案用纸3-3页(二)征税对象(三)税率(四)纳税期限(五)减免税(六)违章处理三、我国现行税种(一)流转税类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税为征税对象的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关税(二)所得税类所得税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额。1、企业所得税收2、个人所得税(三)资源税类资源税是对开发利用国有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类税收1、资源税2、土地使用税3、农业税4、土地增值税5、耕地占用税四、财产行为税财产税是以纳税人的财产数量或价值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类税行为税是以某一特定行为征收的一类税。财产税: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遗产与赠予税。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屠宰税,筵席税,证券交易税[课堂小结]:通过本课时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国家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及税制构成要素、我国现行行税种。[布置作业]:P10一、2P11二、1、5教案用纸4-1页复习提问:1、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2、国家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导入新课:国债作为财政收入形式出现,比税收晚得多,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其社会制度怎样,各国政府财政都离不开国债的支持,国债既是筹建财政资金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课讲授:第三节国债收入一、国债的概念和特征(一)国债的概念是国家以债务人身分,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的方式所取得的财政收入(二)国债的特征1、自愿性2、有偿性3、灵活性二、国债的分类1、按发行地域分(1)国内债务收入(2)国外债务收入2、按偿还还期限划分(1)短期(2)中期(3)长期3、按国债流动性(1)可转让(2)不可转让三、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弥补财政赤字,实现经济建设需要(二)迅速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经济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