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当代文学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山西师范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当代文学课程类型:□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学时:51学分:3授课教师:周婧授课班级:编导0901,0902授课学期: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材名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导读参考资料:1.中国当代文学史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3.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2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五节华丽与精致——王安忆教学时数:4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实践课1、使学生了解王安忆的生平和作品;2、解读王安忆的性恋小说和寻根文学以及女性主义文学小说;3、分析作品《长恨歌》。教学重点:分析作品《长恨歌》。教学难点:《长恨歌》中主人公王琦瑶的性格特征,以及《长恨歌》的主题、艺术特色。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提问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小说《长恨歌》、《米尼》、《我爱比尔》、《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流逝》等3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及过程课程教案旁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一、作者王安忆王安忆(1954一),当代最有成就的女小说家。生于南京,祖籍福建同安,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1985年调入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1986年应邀访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第一阶段(1980-1984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雯雯系列小说”为代表,主要表现个人少女时代的经验和感受,主要作品有《雨,沙沙沙》《69届初中生》(长篇)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期其创作曾一度中断,但她与母亲的美国之行给她开了一只“天眼”,重新激发出创作的热情,并写有散文集《母女漫游美利坚》。“雯雯系列”较为真切地表现了女知青雯雯在插队的农村及返城以后的经历与心理、情感方面的变化,构筑了一个纯真、美丽的艺术世界,作品中的雯雯纯朴、文静、好思、内秀,寄托了作家最为美好的情感与祝愿。由于王安忆这一时期的创作真切细致地表现了青春女性的情绪天地而且在雯雯身上不难发现作家自身的经历,因此,这一时期亦被称为作家的“青春自叙传”时期。2、第二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段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鲍庄》和《大刘庄》等。其中,《小鲍庄》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期以“性题材”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等。此后,王安忆的创作又曾一度中断。4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着意淡化人的社会性,将探索的笔触勇敢地伸入“性”的领域并以此来探讨人性的奥秘。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一方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而感性的笔触和叙事风格描绘了女性的性爱心理,更以其女性作家独有的女性立场表现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处境、心态和超越,这之中,尤以《小城之恋》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小城之恋》描写的是小城剧团中一对男女青年演员之间的性爱故事以及各自的内心体验。小说对人类性欲本能的思考有着浓厚的哲学意味。作家一方面表现了男女性欲的觉醒及其所引发的灵与肉的尖锐冲突,表现了道德文化面对性之诱惑的溃败与无能,另一方面,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博大无私的深厚母爱,在展示生命与性爱之间的内在关联之后,揭示了母性这一生命中更加圣洁与庄严的层面,这样,性爱的悲剧便成为青春的洗礼,充分说明了“人曾经在性爱的泥淖中堕落,但人自身、生活自身,又同样具有自我拯救的力量。”小说的心理刻画细腻深刻,叙述语言绵密冷静、沉着超然,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3、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以精神探索和艺术创新为主要特点。《叔叔的故事》是王安忆封笔后重新出山的第一部作品。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和《长恨歌》等。[插入PPT]上海上海人上海女人二、作品《长恨歌》1、故事简介《长恨歌》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1964年前后到1948年,围绕王琦瑶竞选“上海小姐”的事件前后,讲述老上海解放前夕濒临垂死的最后的繁华与奢靡。第二部分从上海解放到“文革”结束,讲述王齐腰这一类前朝遗民们在无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中如何苟且偷安的地洞生涯;第三部分从1946年“文革”结束到王琦瑶被谋杀,讲述了上海怀旧梦在现实生活中的彻底破灭。这三部分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时间跨度——从1940年代到1980年代,它几乎囊括了主人公王琦瑶梦幻般的一生,也恰好完成了上海怀旧梦的一次历史循环。52、《长恨歌》的艺术特色A、立足于女性与城市的关系在谈及《长恨歌》的创作目的时,王安忆说这部长篇是一部非常非常写实的东西,在那里面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这个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在《上海的女性》一文中,王安忆强调: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不管有多大的委屈。上海也给了她们好舞台,让她们施展身手,要说上海的故事也是有英雄,她们才是。《长恨歌》的主人翁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选择王琦瑶作为上海弄堂的代表,因为“上海的繁华其实是女性风采的。精明的王琦瑶从墙上生了青苔的弄堂深处走出来,走进满目繁华的城市深处。王琦瑶是上海女孩儿的精英,她十几岁时已深谙人情世故,会伶俐地使用人际关系中的种种技巧手腕,玩弄着各种并无恶意的小花招,遵循着沿袭至今的上海人际关系的人情礼数规范。从王琦瑶、严师母、康明逊等步步为营、精打细算的处世方法上折射的,其实是整个上海人在近百年的商业社会中磨砺出的一种生存能力,还是张爱玲概括得最精辟:“上海人是传统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新旧文化各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浑水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女性与城市]王琦瑶的出场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这种意图:上海的弄堂里,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同小的姊妹窃窃私语,在和父母怄气掉泪。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的名字就叫王琦瑶。在这里,王琦瑶不是消失了,而是回归到她的出发点,城市中最普通、最具代表性的市民阶层中。她是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既普通又典型的上海小姐,她似乎被动地被上海所塑造、所接纳,自然而然地、按部就班地走着上海女性走过的或期待走过的路。而在这漫长的路上,她领略并保存着这里的精华,她也体会着这城市的变化中的痛楚,她的存在就是城市的存在,她的感受就是城市的感受。B、以日常生活取代宏大叙事放弃了那些最能牵动人心的戏剧性场面,选择了日常生活故事展开叙述。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6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这就是王安忆在写作《长恨歌》时切入城市的方式。不写宏大的历史事件,不展现史诗般的历史场面,不刻画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不讲述史学家们热衷的话题,她通过描写一个女人的日常生活情境,展开了上海的社会发展史。王安忆说过,她的写作就是要“表现日常生活历史”,《长恨歌》的开篇,王安忆就用大段的篇幅写到上海的弄堂景观。这不是闲墨,因为在作家看来,上海的城市精神正体现在这弄堂和其间流动的流言之中。第一部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王琦瑶毋庸置疑,王琦瑶是聪明的,她将一生的智慧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些琐琐碎碎之中,但这是以无生存之忧为前提的。男权为女性分配了宁静之隅,但并非每一位女性都包含在内。事实上,只有得到了男性欣赏的女性才可免除生活的压力。美貌就是男权用来衡量女性的标准,因而他们就制造出选美的游戏。王琦瑶在当选了“上海小姐”之后,即被权力象征的李主任看中,美貌为她赢得了富裕的生活以及金条。正是凭着这些金条,她一生过着小康生活,在巨大的政治风暴中,还悄悄地搓麻将,精心地制作点心,盘算聚会的花样。看来,女性并不需要自己取,男权社会的怜香惜玉就是她们的通行证,但这就决定了女性的被动性。女性宁静的空间掌握在男性手中,他们随时都可能撤消女性的空间。当上了“上海小姐”之后,王琦瑶就被有权有势的李主任看中并住进了爱丽丝公寓。在李主任看来,“……女人还是那么不重要,给人轻松的心情,与生死沉浮无关,是人生的风景”。王琦瑶完全被李主任征服了,他的威武,他的权势,已经紧紧地“攫住了她”,她等待着他“将她的命运拿过去,一一给予不同的负责”。王琦瑶要的就是这个负责,她渴望在李主任的庇护下生活。王琦瑶是拒绝虚渺爱情的,在爱情和夫妻恩义之间她宁择后者,后者代表的是稳定的可靠的保障。她依附于李主任,并非仅仅贪慕荣华,她求的是一个真实的落定,是像孩子对父母一样的全盘交付.可好景不长,所有的荣华富贵,随着它的给予者的消逝,也都云消烟散了。李主任的爱使得王琦瑶在人生的道路上走歪了方向,以致于她的一生都不得不在这条歪路上抗争。王琦瑶的生命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些男人。他们是阿二,康明逊,萨沙,老克腊和长脚。阿二是王琦瑶转瞬即逝的梦想,表明在李主任之后王琦瑶要再回到平常人的生7活已是绝无可能.王琦瑶在邬桥外婆家的一段生活,场景的迅速转换也让人感到有些突兀,但其中却是大有深意存焉。阿二的远走南京而不是上海,彻底断了王琦瑶的念想,她最终还是只能回到上海,回到平安里。平安里来了一个康明逊,一个聪明而“善解人意”的男人。康明逊从前是一个大家庭里庶出的孩子,所以他一见到王琦瑶,就看出了她孤立无握的处境。因为他自己痛苦,所以他便强烈地感受到了王琦瑶的痛苦。他’同情’,但是他无法“帮忙”,因为“想帮忙也帮忙不上’.他知道他和王琦瑶之间没有未来可言,结局只是个泡影,但是他又实在’舍不得放下”,因为王琦瑶是那么美丽——更重要的是,王琦瑶是那么“迎合他的旧情”。王琦瑶怀上了康明逊的孩子,她也没有想要他承担责任,而是自己去找了一个“替罪羊”萨沙。王琦瑶一生也许只爱一个男人,这就是康明逊。而康明逊却离她而去,连她和康明逊生的女儿,后来也去了美国。这时候,王琦瑶的路其实已经走到了尽头,老克腊不过是她最后的挣扎,是她被命运的潮水吞没之前所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老克腊比她年轻20多岁,她和老克腊之间的畸型恋,是王琦瑶一生悲剧的最高潮。做人一向不肯吃亏的王琦瑶,并未丧失女性母爱的天性和掘和的人情味,她因为爱而变得宽容,作者赋予王琦瑶一丝悲悯和忍辱负重的情怀,王琦瑶的性格因此而厚重了一分。尽管王琦瑶一帮人在源源不绝的政治运动中没有受到多少直接的冲击(程先生例外),我们仍然感觉到投射在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边缘生活上的浓重阴影。但在这种历史背景与政治阴影中,《长恨歌》却徐徐展开的一幅声色各异的弄堂生活画卷。王安忆在意的便是日常生活的这种细密韧劲。她认为只有日常生活空间的存在才避免了人们成为潮流所裹胁的被动的介入者。”在上海浮光掠影的那些东西都是泡沫,就是因为底下这么一种扎扎实实的,非常琐细日常的人生,才可能使他们的生活蒸腾出这样的奇光异彩。”王安忆所书写的王琦瑶的一生,尽管浸淫着深刻地切肤之痛,但她仍然力图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展示潜藏于王琦瑶身上的顽强的生命力。《长恨歌》在都市与政治的大背景下人世近俗地对人生进行关怀,所以放笔于饮食男女,吃穿用度,身边琐细,这便决定了写作风格上的琐屑。作家通过对这个城市一笔——划的勾勒,不断地创造小感觉,细致入微。“上海屋檐下的日子都有着仔细和用心的面目。倘8若不是这样专心致志,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最具体最琐碎的细节上,也许就很难将日子过到底。”作者不厌其烦地写片厂的场景,照相的姿势,选美的前前后后;爱丽丝公寓等待的生活,大伏天打开衣服箱子晒霉,平安里不平静的情爱,写服装的颜色与式样,点心的花样,绣花的帷幔和桌围,牛尾汤和洋葱汤。于是,40多年沧桑的人生仿佛历历如在目前,就像是亲身经历一样,于是,40多年城市的时代变迁无言却不可阻碍地发生着,并撞击着人的命运。《长恨歌》从小处着笔,东拉拉西扯扯,左右盘旋。作者的用心处其实不在故事,她更醉心于故事后面的情态。在小说中,作为上海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