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的人员、流程风险研究姓名:毛崑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慕刘伟20050501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的人员、流程风险研究作者:毛崑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潘全胜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2009操作风险带来的巨大损失引起了国内外银行业的关注。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业三大风险之一,并将操作风险纳入到最低资本监管要求,推动了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由于我国对操作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管理水平相对低下,导致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如何在提高操作风险度量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防范操作风险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我国大多数银行还处于向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内控机制和运营管理尚不成熟,面临着比国际同行更大的操作风险,事实上发生的操作风险损失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本文将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了测度和分析。据此提出商业银行规避操作风险的策略性建议。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包括产权制度的缺陷导致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不健全引发操作风险,监控机制存在漏洞从而产生操作风险,银行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造成的操作风险等,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证分析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比国有商业银行少得多,反映出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控制方面要明显优于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当中。必须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加强对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整理,突出对操作风险的量化研究。美、英、德等国商业银行在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证明,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科学相得益彰;实行信贷管理和授权管理相结合;建立惩戒和激励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实行事前引导和事后督导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方法,突出事前管理。发达国家这些成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为我国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认为现阶段必须从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和外部管理两大方面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体有:设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准备金账户;建立内部损失数据库,开发研究新计量模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外部管理措施;加强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其工作程序;银监会发挥自身职能;鼓励银行积极采用操作风险的转移措施;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法律法规。2.会议论文陆静基于损失于分布法的操作风险相关性研究2006本文在新马塞尔协议关于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的基本框架下,讨论了高级计量法下不同产品条线/风险损失种类的操作风险之间相关性的存在性问题,并运用损失分布模型阐明了不同操作风险累计损失之间的相关系数应该小于损失频率的相关系数,讨论了计算多种产品条线/风险损失种类操作风险计损失相关性的Copula算法。3.学位论文王立萍量化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法研究2007损失分布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操作风险高级量化方法的一种,是以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为基础的风险量化方法。作为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的重要手段,损失分布法能够充分描述个体银行的操作风险特点,同时其运用的VaR方法与银行在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和广泛应用,顺应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趋势。而国际和国内的监管以及风险管理环境也对我国活跃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风险量化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无论是从提高自身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的角度,还是从积极应对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竞争的角度,运用损失分布法这种风险量化的高级方法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都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而如何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建立先进、科学、有效的损失分布法以及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则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所面临的艰巨挑战,探讨与研究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实施损失分布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现状,并对全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章,通过对操作风险的量化方法进行综述以及国际国内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应该采用损失分布法来管理操作风险。第三章,对损失分布法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针对每个环节分别提出了在实施损失分布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损失分布法的重要基石就是银行内部的损失数据,损失分布法的一切分析和模拟都从数据开始;而损失频率和强度模型的选择则决定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分布特征;通过vaR方法对总的风险损失进行分析模拟,就可以获得在一定置信水平上的风险资本要求;最后对风险资本要求的压力测试是对损失分布法的可靠性以及预测能力调整,使得最终计算出的风险资本更加合理可靠。第四章,首先对于损失分布法在中国商业银行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利用媒体的公开数据对利用损失分布法管理操作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操作风险数据的敏感性和机密性,同时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积累上的缺陷,导致无法获得银行的内部损失数据,这对实证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只能从总体上对于操作风险的数据特征以及损失频率分布、强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囿于数据的限制,这部分内容只能提供方法上的帮助,无法进一步分析损失分布法对于风险资本的影响。最后对损失分布法方法的实施前提进行了讨论。第五章,再次借助管理生态理论,分析了损失分布法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机构以及内部控制必须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顺应国际和国内风险管理环境提出的要求,提高我国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使我国银行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在风险管理流程以及内部控制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这些风险管理系统的改进,同时也就是损失分布法得以在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顺利实施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同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4.学位论文赵丽秀建行吉林省分行操作风险及对策研究2007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和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操作风险问题也日渐凸现。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震惊金融界的风险损失事件,促使商业银行重视和强化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为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并规定为操作风险分配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操作风险的防范。国内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也不容乐观,中国银行业爆出多起操作风险大案,数额之大、频率之高、涉案人员之广可谓触目惊心,造成的巨额不良资产更成为银行发展的沉重包袱。如何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不仅是商业银行内部的要务,而且关乎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稳健运行。本文主要以建行吉林省分行发生的操作风险案例为基础进行研究。首先,从人的因素、内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和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四个方面原因出发,指出该行操作风险症结所在。并在借鉴国外先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构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行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从加强人的管理、全面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过程、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加强量化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构建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达到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以提高该银行的综合性市场竞争力。5.期刊论文吴建友.雷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困境与实施问题-生产力研究2007,(14)文章分析了操作风险成为全球银行监管机制关键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从而指出操作风险更多地将自我监管的理念推向前台,它实际上要求商业银行一方面具有高级技术模型,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它的三个核心领域(定义、数据收集和量化)仍然存在理论和实施的困境.实际上,操作风险的三个核心领域体现了金融、会计及审计领域相关理论与实务的融合.6.学位论文郭媛媛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和管理研究2008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风险的防范、管理和化解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在全球范围内,商业银行因为操作风险导致巨额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操作风险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银行界的重视。国际银行业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国际活跃银行和操作风险大的银行已经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准备更进一步为操作风分配监管资本。与此相比,中国商业银行虽然已经认识到操作风险的重要性和重大危害性,但与国外的商业银行比起来,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数据缺乏、管理框架不完善、监管不力、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等,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论文旨在探讨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在借鉴国外领先成果的同时,结合自身实情,控制和管理操作风险.论文首先阐述了操作风险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接着对操作风险管理理论进行概述,解释了操作风险的定义、类型、特征及成因,然后从识别、度量、控制管理三方面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对待操作风险的先进方法,详细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案例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存在着认识误区和管理缺陷,最后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利用内部审计以及加强外部监管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操作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对策建议。7.学位论文王修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2003巴塞尔委员会于2003年4月发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三稿).该协议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为三大支柱,提供了处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一揽子方案,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最新成果以及监管实践的最新变化,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作为国际银行业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原则和方法,它的实施必然会对国际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已加入WTO,新协议迟早会约束中国整个银行业,加强和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基于此,该文以新协议为出发点,探讨其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结合其要求对中国商业银行三大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首先是对新协议本身的研究,介绍了巴塞尔协议的逻辑演进、新协议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其次从最低资本要求、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三大支柱入手,分析新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分析了新协议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思路:信用风险部分从对其的识别分析入手,介绍了中国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评级法的必然性,最后从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良好信用管理文化的建立、信用风险的信息披露改进、信用管理工具创新和提高资本充足率、构建统一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六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途径;市场风险部分介绍了全球以及中国加强其管理的原因,对当前市场风险管理的主流方法——VaR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进而对VaR方法应用于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操作风险部分在正确界定其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种计量方法,并指出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紧迫性,最后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8.期刊论文陈博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及方法研究-天府新论2007,(z1)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一向和风险密切相关,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的入侵,需要提高的不仅是服务顾客的能力和充足的资本,更需要的是自我风险管理的能力.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环境入手,可以对现在银行面临的三种主要风险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这三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