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1.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教学的初步形成。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C.洛克《教育漫话》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提出新的教学制度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合作学习3.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A.分析B.综合C.明了D.统合4.教学过程是实现现代教学目的、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A.任务B.内容C.方法D.策略5.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B.交互主体性C.学生主体性D.教师主体性6.教学活动既要有动力来发动和维持,又要有一定的程序、方法、来具体操作。A.形式B.策略C.模式D.内容7.在教学活动中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是。A.教学原则B.教学策略C.教学设计D.教学模式8.设计教学评价时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的基本准则。A.平等B.民主C.合理D.及时9.先行组织的设计是针对教授内容之间的联系,起着教学的作用。A.辅导B.定向C.目标D.方式10.教学管理是指对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组织、规划、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A.设计B.协调C.评价D.反馈二、多项选择题1.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有()。A.叙述教学法B.分析教学法C.综合教学法D.直观教学法2.狭义的教学特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一切学习活动。其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使其获得发展。A.技能B.情感C.态度D.能力3.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A.合作的B.动态的C.平等的D.民主的4.教学动力的主要特征是()。A.方向性B.转化性C.强度性D.多样性5.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A.指导性B.系统性C.操作性D.预演性6.现代教学策略具有的特点是()。A.指向性B.灵活性C.多样性D.创造性7.教学目标一般分为()。A.认知领域B.心理动作领域C.情感态度领域D.人际交往领域8.教学监控策略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控制和调节嗦采用的教学谋略或措施。A.计划B.检查C.评价D.反馈9.师生互动策略指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的诸多教学策略的统称,主要有()。A.规范约束策略B.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策略2C.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策略D.行为矫正策略10.教学活动中,反悔方式一般分为()。A.现场言语反馈B.专家反馈C.摄像反馈D.测验反馈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2.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育者指导学习者所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3.从教学的存在形态上看,教学是以交往为一般形态存在的,所以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般交往形式。()4.现代教学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温故知新等教学原则都是对传统教学原则的继承和发展。()5.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6.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客体地位。()7.教学动力来源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本身和社会系统。()8.史密斯和瑞根把教学设计模式划分为分析、策略、实施和评价阶段。()9.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只需在教学完结的时候进行评价。()10.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综合教学过程的诸要素,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方法。()四、辨析题1.现代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2.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五、论述题1.试论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基本关系。2.试析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3.试论现代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策略。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CAB6-10ACDBB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D3、BCD4、ABCD5、ABCD6、ABC7、ABCD8、ABCD9、ABCD10、A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辨析题1、答案要点:长期以来,我们将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遵从“知识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倡导“教师权威”的价值取向。整个教学注重科学世界的教育,是教学和生活相分离,人和自然相分离,培养的是知识化、理性化的人才,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剥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追问。批判和反思的资格和权利,剥夺了学生创造未来社会文化的资格和权利,最终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这种交往在教学实践中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话构成了新的师生关系-“我-你”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师生双方并不把对方看作一个对象,而是一个跟“我”讨论共同“文本”的对话的“你”,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存在的。现代教学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2、答案要点:这是以为中国教育界对“教学”一词较为普遍的观点。王策三先生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李秉德先生也认为,教学就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现代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这种关系更多地体3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师生关系是对话交往的关系,是双向和交互作用的,是互惠式的。(2)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平等的、民主的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现代教学需要对知识进行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留有适当的余地,并且能够规范和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主动的学习,促进他们去积极地形成概念,发现规律,总结法则等。在这样的过程中,真正将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起来。(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现代教学应努力克服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割裂开来的偏向,在强调从书本中系统掌握间接经验的同时,给予学生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验掌握直接经验的乐趣,以实现现代教学的目的。(5)动力与操作的关系。现代教学的良性循环需要教学动力和教学操作的良性协作,以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6、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现代教学发展观应建立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将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教育需要融合在现代教学中。2、答案要点: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2)进行教学分析;(3)确定起点行为;(4)编写教学具体目标;(5)设计标准参照试题;(6)开发教学策略;(7)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8)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9)进行教学调整;(10)设计与实施终结性评价。3、答案要点:(1)准备策略:这一阶段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之前所做的有关各项准备工作的策略。教师需要从学生、教学目标、检测及候课几方面做准备。(2)实施策略:是指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及结束等过程的不断调控,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成预定教学目标。常用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联想导入、设疑导入等;课中策略主要有先行组织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反思教学策略、联系策略等;结束的方法主要有系统归纳、比较异同、巩固练习等。(3)管理策略:指对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主要策略有指导及诱导策略。(4)监控策略:是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所采用的教学谋略或措施。包括应付课堂偶发事件的策略、主体自控策略、课堂互动策略、教学反馈策略等。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胡塞尔C.杰特D.惠勒2.科学教育与人本主义走向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学会生存B.学会关心C.学会学习D.学会做事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生态观的本质:()A.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有机统一;B.强调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自然即课程C.强调同社会融为一体生活即课程;D.强调向自我开放自我即课程4.课程实际的目标模式最初源于:()A.泰勒的目标模式B.惠勒的过程模式C.塔巴模式D.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A.课程实施者“忠实”地落实课程设计者的意图;B.课程实施者忠于自己的教育观念来实施课程;C.课程实施者以社会目标为依据来实施课程;D.课程实施者以教参为依据来实施课程4.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阿特金C.杜威D.斯基尔贝克六、课程设计的取向即:()4A.课程设计的方向B.课程设计的标准C.课程设计的模式D.制约课程设计活动的价值准则B.课程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课程设计B.课程实施C.课程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D.课程管理体制9.《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以______为中心内容:()A.终身学习B.全民教育C.和平文化D.人文文化10.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______:()A.皮亚杰B.布鲁纳C.杜威D.泰勒二、多项选择题1.自然设计模式的要素有:()A.目的B.立场C.慎思D.设计2.要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3.课程从本质上讲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4.课程是系统知识、经验体系的计划,还是一种目标体系5.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结论性的6.课程是有意的、客观的,还是无意的、主观理解的3.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有:()A.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观B.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C.回归生活的课堂生态观D.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E.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F.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4.课程目标一般包括:()A.认知类B.技能类C.情感类D.价值类E.应用类5.课程要素一般包括:()A.目的B.教材C.教与学的方法D.教学评估E.内容6.生态主义课程的表现形式有:()A.多元文化教育课程B.生态政治课程观C.国际理解教育D.开发教育E.后现代课程观7.泰勒认为课程资源的类型有:()A.目标资源B.素材性资源C.教学活动资源D.组织教学活动资源E.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8.现代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有:()A.共享策略B.需求导向策略C.增强特性策略D.因地制宜策略E.全员参与策略9.现代课程实施的取向有:()A.忠实取向B.创生取向C.相互调适取向D.缔造取向10.兰德变革模式的阶段有:()A.启动B.实施C.合并D.评价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课程与作为客体的学生之间需要关系的反映。()2.美国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3.科学主义是科学文化发挥极致的表现,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4.人本主义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5.科学人文性就是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结合成一个整体。()6.自我即课程,意味着以我为中心设计课程,关注自我的知识和文化。()7.课程设计主要是一个理论研究过程,以理念来统领实践。()8.课程结构主要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与配合,它涉及课程的基本学习范畴的确定。()9.在从事课程设计时,教师是最主要的资源开发主体,学生应该服从并顺应教师资源开发的要求。()10.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策略。()四、材料分析题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