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宝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坚持·胜利﹚∞·∞·∞·∞·∞·∞·∞·∞·∞·∞·∞··∞·∞·∞·∞·∞·∞·∞·∞·∞·∞·∞﹙···1···﹚∞·∞·∞·∞·∞·∞·∞·∞·∞·∞·∞·▲■★第一部分教育学◇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P.S: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P.S:1.从内容上说,教育媒介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2.从形式上说,教育媒介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教育三要素的关系: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教育的基本规律:1.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2.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的起源学说:1.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2.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3.劳动起源说:前苏联教育家,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P.S:1.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均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2.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3.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教育的形态:1.以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分: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2.以教育的正规程度分:正规教育【制度化教育】、非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关于教育发展的历史:1.古代中国: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重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一个里程碑。2.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其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3.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前者强调和谐发展,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后者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培养军人。4.中世纪的西欧: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P.S:1.教育民主化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2.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是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3.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教师素质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育学: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P.S: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P.S:1.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著作。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3.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首创私学,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坚持·胜利﹚∞·∞·∞·∞·∞·∞·∞·∞·∞·∞·∞··∞·∞·∞·∞·∞·∞·∞·∞·∞·∞·∞﹙···2···﹚∞·∞·∞·∞·∞·∞·∞·∞·∞·∞·∞·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过程机会均等,注重学习与思考的结合,主张“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起点机会均等,最早使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学记》:春秋战国时期,收入《礼记》,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开始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思想有:1.“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3.“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苏格拉底法【问答法】: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做到“自知其无知”;第二步是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是助产术,也称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代表作是《雄辩术原理》,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探讨,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培根:英国,“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的鼻祖,《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神学教育目的论,提出“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主张把教育建立在感觉活动基础上,提出班级授课制及“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卢梭:法国,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爱弥儿》,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康德:德国,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特拉普:德国,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教育学研究》,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基本形成。◆裴斯泰洛奇:瑞士,《林哈德和葛笃德》,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第一人,认为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或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洛克:英国,《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反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儿童中心”,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从做中学”的方法,开创“现代教育派”,是现代教育学派代言人。◆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认为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应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文化教育学:也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它与实验教育学和赫尔巴特式的教育学相对立,主张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认为教育研究应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强调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格。◆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主张“启蒙”,“批判”,解放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主张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坚持·胜利﹚∞·∞·∞·∞·∞·∞·∞·∞·∞·∞·∞··∞·∞·∞·∞·∞·∞·∞·∞·∞·∞·∞﹙···3···﹚∞·∞·∞·∞·∞·∞·∞·∞·∞·∞·∞·◆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倡导“重视理论知识在认识中的指导作用”,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认为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是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沙塔洛夫:前苏联,创立“纲要信号法”,核心是“纲要信号”,直观性很强,是教学辅助的根据。◆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布卢姆:美国,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要求学生掌握80%-90%的测验项目才能学习下一单元,认为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对学校里的科目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P.S:1.学派代表:传统学派的赫尔巴特,现代学派的杜威。2.传统学派的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3.现代学派的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P.S:1.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论。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3.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4.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关于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王国维: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目的是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多方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较早提出美育应列为学校的正式科目的见解。2.蔡元培: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强调“五育”并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教育。3.陈鹤琴:主张“活教育论”,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观念,“活教育”的课程,即儿童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活动,“活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4.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论”,其三大基石,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P.S:1.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2.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的指导方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P.S: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选择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1.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2.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P.S:1.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是教育无目的论。2.斯宾塞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是生活本位论。◆培养目标: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教学目标: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P.S: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五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P.S:1.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坚持·胜利﹚∞·∞·∞·∞·∞·∞·∞·∞·∞·∞·∞··∞·∞·∞·∞·∞·∞·∞·∞·∞·∞·∞﹙···4···﹚∞·∞·∞·∞·∞·∞·∞·∞·∞·∞·∞·2.学校美育实施的注意方面: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教育美育。P.S:1.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2.智育:是指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五育的相互关系:1.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他各育起着保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