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历史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A、夏B、商C、周D、秦2、《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杜威B、梅伊曼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3、人文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B、斯宾塞C、卢梭D、洛克4、认为教育能够影响社会的变化,这是()课程论的观点。A、学科中心B、人文主义C、社会再造主义D、建构主义5、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潜在课程D、外显课程6、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A、《论语》B、《论演说家的培养》C、《理想国》D、《学记》7、“文以载道,教书育人”,表明教学要遵循()原则。A、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B、直观性C、巩固性D、启发性8、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讨论法C、讲授法D、谈话法9、以“知识即道德”的假设为基础的教学理论是()教学理论。A、哲学取向的B、行为主义的C、情感D、认知10、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称之为()。A、科尔伯格效应B、布莱特效应C、体谅模式D、劳顿效应填空:1、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之分。2、东西方的古代教育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象征性功能等共同特征。3、孔子认为,“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4、学校教育的目的有三个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和课程或教学的。5、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划分为和两个层次。6、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是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概论或教育通论。8、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学是情感教学理论的代表。9、德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三种类型。判断:1、教育是在奴隶社会产生的。()2、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是壬戌学制。()3、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由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转化。()5、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6、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7、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为重点。()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9、新时期学校德育必须采用疏导原则,如果用“堵”、“压”的办法只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对抗。()10、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名词:1、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3、课程4、德育简答1、当代世界教育有哪些特征和发展趋势?(7分)2、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分)3、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7分)论述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职业应接受哪些专业训练。分析有位教师在教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时,先拿出了一个瘪了的乒乓球问:“怎样才能使它鼓起来?”一个学生回答:“放在热水里烫。”“是什么力量使它鼓起来的?”“热水。”然后,老师把乒乓球戳破并捏瘪,放在热水里说:“大家看,热水流进球内,但并没有使它鼓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刚才的瘪球鼓起来的呢?”接着老师演示了书本上的三个实验。这时学生站起来回答:“是乒乓球里的空气被热水烫热,膨胀起来了。”老师乘机追问:“那么戳破的乒乓球为什么鼓不起来呢?”学生自信地回答:“因为热空气从洞口跑掉了。”请分析这位教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D3、C4、C5、B6、D7、A8、C9、A10、B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1、私学2、道统性;刻板性3、启发诱导4、培养目标;教学目标5、做人;成才6、授受;平等7、《大教学论》8、非指导性9、私德;公德;职业道德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2、教育目的: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3、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4、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五、简答题(共19分)1、当代世界教育有哪些特征和发展趋势?答:特征:①规模迅速增长。②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③内涵逐渐扩大。发展趋势:①教育全民化。②教育终身化。③教育民主化。④教育信息化。2、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分)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④个体的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部分地也是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3、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①明确教学目的。②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⑤组织好教学活动。⑥布置好课外作业。六、论述题(14分)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职业应接受哪些专业训练。答案要点:①专业意识。形成对教师职业意义、价值和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②专业态度。对待教育: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同事,精诚合作、协同施教;对待自己:严于律已、为人师表。③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渊博的知识面。④专业技能。备课、撰写教案、课堂组织管理、板书、辅导等技能。⑤专业品质。兴趣、爱心、童心、自制、公正等品质。展开论述及联系实际说明。七、案例分析(16分)答案要点:贯彻启发性原则,和直观性原则,运用了谈话法、实验法。分折:①教师由浅到深的提问和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是了贯彻启发性原则和运用了谈话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教师戳破并捏瘪乒乓球和课本的实验的演示,贯彻了直观性原则和运用了实验法,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是因为是乒乓球里的空气被热水烫热,而被戳破的乒乓球之所以鼓不起来是因为热空气从洞口跑掉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结合案例具体分析说明。回答其它原则和方法并能结合案例分析说明的酌情打分。二1、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制订了通称为“六三三学制”的()。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学制D、壬寅学制2、《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该书对20世纪的教育学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杜威B、梅伊曼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3、学科中心课程论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是()。A、泰勒B、斯宾塞C、福禄倍尔D、洛克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发现儿童”,把儿童的发展放在首位,代表着()课程论的观点。A、学科中心B、社会再造主义C、人文主义D、建构主义5、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学者是()。A、洪堡B、华生C、培根D、康德6、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论语》D、《学记》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教学要贯彻()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启发性8、()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9、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为代表的教学理论是()教学理论。A、哲学取向的B、行为主义的C、情感D、认知10、教师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阶段。A、求生期B、巩固期C、更新期D、成熟期1、我国古代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2、个体的发展包括发展和发展两个方面。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4、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制,中国开始了现代教育。5、解放初期,前苏联教育理论对我国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凯洛夫主编的《》。6、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7、教师职业的特点体现在和两方面。8、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罗杰斯的“”的学说为代表。9、潜在课程一词是由在年提出来的。10、新课程改革以为宗旨,以培养精神和能力为重点。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共有的现象。()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的《关于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3、唐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4、教育信息化被人们誉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5、教育的价值决定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活动。()6、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7、小学阶段以学科课程为主,高中阶段以活动课程为主。()8、在学生面前,教师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桩是细小的、无关重要的。()9、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10、教师应该热爱、尊重、理解学生,不应严格要求学生。(1、教育学2、素质教育3、教育全民化4、体谅模式1、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2、教师在社会中主要扮演哪些职业角色?(6分)3、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有哪些方面?(6分)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2、某班上语文课,课文内容是讲沙漠中的骆驼。当教师讲到“骆驼的嗅觉很灵敏,几十里外的水源,它都能嗅到……”时,小颜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骆驼怎么能‘嗅到’呢?”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起来,……如果是你执教,你会怎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呢?请按照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做法。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B4、C5、D6、A7、C8、B9、B10、D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1、六艺教育2、身体;心理3、理想国4、19055、教育学6、全面提高学生素质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职业训练的专业化8、以学习者为中心性9、杰克逊;196810、提高国民素质;创新;实践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3、教育全民化: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4、体谅模式:假定人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五、简答题(共20分)1、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②教育即挖掘人的潜能。③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④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2、教师在社会中主要扮演哪些职业角色?答:①“授业、解惑者角色”。②示范者角色。③管理者角色。④“传道者”角色。⑤父母与朋友角色。⑥研究者角色。3、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有哪些方面?答:①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②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③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⑥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六、论述题(14分)结合实际谈谈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答案要点:①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②师生在教育内容是授受关系。③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④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展开论述及联系实际说明。七、案例分析(15分)答案要点: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谈话法和讨论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认识水在太阳照射下蒸发为水蒸汽随风飘浮,有水汽的空气要比沙漠中干燥的空气要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