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八章课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课程教育目的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词源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宋年间。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南宋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西方,课程(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语race-course,意为“跑马道”.歧义:a、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轨道b、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认识事物2、课程的定义广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学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指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理解:课程是精心设计的;课程存在于整个学校教育环境;不仅包括课堂环境中的学科课程,而且包括学校的各种有目的性活动和环境性影响因素狭义:课程,仅指某一门教学科目。(二)、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1、社会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指出:“任何给定时期的科学都并非建立在一切事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经过选择的事实基础上。”例:就“阿以冲突”这一历史事实,以色列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它的相关插图就体现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和特定的政治信念。特拉维夫大学的丹尼尔研究表明:以色列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充斥宣扬以色列牺牲主义信仰和讽刺阿拉伯人消极陈规的知识,认为阿拉伯人是极端主义者,自己是温和主义者。在埃及、约旦、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国家的教科书中绝对不存在倡导“阿以共存”的思想。埃及的历史教科书里面根本就没有以色列国家地图和国名,约旦国家历史教科书里面也包含反犹主义思想。文革时期的教科书简单轴对称图形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让我们怀着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深厚感情。剪个“忠”字代表衷心。我们剪“忠”字时,可以把纸对折起来剪。因为这个图形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起来,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一般地,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种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能够重合在一起的点叫做对称点……工农兵常用的几种修辞方法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的词汇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亿万工农兵群众写的一首首诗歌,一篇篇致电文,用最美好的语汇、最完美的形式,表达最美好的愿望,抒发了工农兵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深情,一字字、一句句都凝结着无产阶级的激情。工农兵的语汇最丰富、最生动、最切实、最有力。下面介绍工农兵常用的几种修辞方法。1、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2、舵手来了!救星来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到安源来了。3、敬爱的毛主席!您的革命路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您的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扎根,人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无产阶级专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气腾腾。我国20世纪80年代数学教材:“敌我相距28公里,得知敌军1小时以前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逃走,现在我军以每小时14公里的速度追击敌军,问需几小时可以追上。”“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消失了“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笔者认为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2、知识3、儿童以食品主题为例:小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参观、制作、品尝等形式实现。如参观水果、食品超市,制作各种食品,开办食品品尝会,创设小食品超市,开办食品品尝会,创设小食品超市等,让幼儿喜欢吃各种食物,少吃甜食;中班则以分析“肯德基”食品为例,运用讨论、家园合作和设计食物金字塔等活动完成目标;大班从建立食物金字塔入手,家园一起设计儿童营养食谱,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家园问卷和天天厨房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三)课程的分类1、分类标准(1)、依据正式程度正式课程(显性课程)非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正式课程:是正式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并通过正规教育教学实施的课程。它包括学科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70,我国80年代开始关注隐性课程是指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隐性课程涵盖的范围很广在物质层面上,包括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在制度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一是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显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二是在计划性上,显性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三是在学习环境上,显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而隐性课程则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2)、依据课程的开设方式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国家或学校规定统一开设的所有学生必须学习并达到相应基本要求的课程选修课:允许学校和学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需要有选择地开设和学习的课程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高等教育)国家必修课、地方必修课、学校必修课(基础教育)(3)、依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指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可简单地解释为以学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资源及社区资源为载体的课程①校本课程产生的原因: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在推广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第一,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第二,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第三,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第四,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②校本课程的优势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③校本课程的负面效应:第一,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第三,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第四,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4)、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中国古代“六艺”,西方的“七艺”。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域: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社会学科课程由一系列的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①学科课程的优点:首先,易教易学。经过长期不断的筛选、改编,学科较好地反映了相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地学好学科可以较有效地接受科学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能较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遗产。其次,易于编制修订,也易于考核。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一般都是某一门科学的专家,能有效地编写教材和教授相应的学科。②对学科中心课程的批评第一,由于学科是按照各门科学的类别组织的,很容易把相关的知识割裂开来。第二,学科往往同社会上关心的问题及发生的事件相脱节。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也不能直接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三,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学习这些学科的意义,就会拒绝学习。即使在强力的压迫下,学生被动地学了这些知识也是没有用的。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注重学生本身的经验,要求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组织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解决和体验面临的各种问题反思和重构自己的经验。所以,这种课程又叫做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崇尚学生的自发性。这种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为基本着眼点的课程,有助于培养丰富主体的个性,发展主体的内在价值。③对活动课程的评价活动课程具有照顾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密切学习同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能力,以及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长处。缺陷: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由于过分强调直接经验的作用,造成内容上的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内在联系性,忽视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5)、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综合课程综合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①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综合学科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的逻辑的课程。②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源于社会生活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③经验本位综合课程(综合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促进儿童的经验生长和人格发展。2、课程设置的要求(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指课程结构应包容各种类型的课程,而且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应合理(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二、课程的表现形式(一)、课程计划1、概念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计划设计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1)、确定培养目标(2)、确定课程设置(3)、规定课程开设顺序(4)、设计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设计1、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2、设计课程标准须特别重视的几个问题(1)、分科目标的研究(2)、课程内容的选择(3)、课程内容的组织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教学建议(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四、评价建议(三)教材的设计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1、态勒的目标模式第一,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第二,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第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第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四、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一)、改革的背景1、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情况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