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科学的贡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宗教对科学的贡献摘要宗教与科学作为人类思想中的两大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宗教与科学长期混存,科学家需要宗教为其提供研究的方向和动力,宗教也需要科学的理性为其信仰服务。人们在讨论宗教和科学的关系的时候,往往反映的是宗教对科学的打压和破坏等负面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宗教对科学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消极作用,我们应当看到宗教对科学发展有利的一面,对其所做出的贡献,尽管其作用在科学发展中不起主流作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从宗教中获益匪浅,其实在很多重大环节上在客观上科学发展都得到了宗教的启发和影响。科学的萌芽与古代宗教实践活动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例如,中国道教炼丹术与化学、医药学有不解之缘,而且历史上各种古老的天文历法与宗教都密切相关,西方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与欧洲民间方术及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宗教和科学的定义脱离科学对宗教进行探讨,极其容易陷入迷信和盲目跟从的迷途;同样的,脱离宗教对科学进行研究,也容易误入歧途,迷失自我。因此,正确的理解“宗教”和“科学”的概念和含义,是讨论宗教对科学做出何共贡献的前提条件。1.1本质属性就两者的本质属性而言,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具有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通常口中所说的宗教,主要是指宗教观念的,它是一种精神文化,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一种解释。但这种反映和解释,采取了幻想的、颠倒的、歪曲的形式。正如恩格斯说过:“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是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宗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而科学则是人们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1.2相互关系在两者的关系方面,两者都是交通工具和目的地的关系,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宗教是至始至终都存在的,是恒古不变的存在,是人类科学活动认知的目标之一。而科学则是通过研究从而得以人类逐步认知宇宙真理的过程,它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人类主观能动性对宇宙的客观认识的活动。1.3内容性宗教的内容是永恒的宇宙存在的真相,它是无限发展和延伸的。而科学是人类凭借宇宙自然界赋予其的智慧,用于认识宇宙自然界真相的活动。活动的内容是受人类感官和思维能力所局限。因此,科学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它只能认知宗教的部分内容。这一事实,也证实了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的认知宇宙的真实面目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有限永远无法全面的认知无限。宗教界中常说的“人类永远无法认知上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1.4真实性大至世界,小至在我们的身边,宗教都是真实存在的,真理是宇宙自然客观的存在,因此宗教的真实性无需人类加以验证。科学的真实性则是人类经过反复试验自我检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1.5目的性合法的宗教,是人类传播真理的教育活动。它的目的是启发人类对宇宙自然界真相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从中故弄玄虚和迷信盲从。科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动规律,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简而言之,科学的目的可以综述为:科学是寻求对世间万物变化逻辑上最简单的变化。二.宗教对科学的贡献2.1宗教与科学的起源关于宗教和科学的产生谁先谁后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课题之一,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从两者的产生时间上看,是宗教孕育了科学,宗教形式的产生早于科学。最早的宗教形式可以追溯到人类旧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们就有了原始的宗教观念,比如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神话。而科学则产生的较晚,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知识在公元前约2000多年的四大古国—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古中国中出现。其实,在科学尚未出现之前,一切有关于探究宇宙人生奥秘方面的学术,都归于宗教,所以古时候的宗教比较复杂,也可以说是宗教和科学的混存的一个存在。在科学产生在后,但凡有关寻求宇宙真相和人生的奥秘,便有了宗教和科学之分。医学方面,我们常说“巫医同源”,即指原始宗教中的巫师其实就是最早的医生。古人在进行宗教仪式前往往都会切割某种动物并对其内脏的形态进行观察从而预测上天的旨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了解到动物其实和人类有着共同结构的内脏,并因此逐步积累了对人和动物机体的组织结构的认识。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古埃及人曾对手术做了相关文字记载。我国的道教在古代曾试图炼制长生不老药,把人体比作炉鼎,熔炼体内的精气神,希望获得永生,虽说这种活动的目的就现在的科学看来是虚幻的,没有得到实践的证实,但是教士在炼制丹药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总结的经验其实就是原始医学,对当今的养生保健医药卫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化学方面,道教的炼丹术可以说是近代化学的前身,炼丹师试图通过自然界的一些矿物和植物为原材料进行炼制从而获得仙丹。中国晋代葛洪所写的炼丹术著作中提到的原料共有20多种,对这些原料的属性、作用、化学反应式都作了详尽的说明,被誉为实验化学的先驱。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一直相信并试图通过试验证明巫术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巫术的确可以使人返老还童、呼风唤雨,虽然他并未实现他的初衷,但他确引领了17世界欧洲兴起的近代实验科学,因此他称为近代西方试验科学方法的创始人。这些都为近代化学奠定了基础。天文学方面,占星术可以说是最早的萌芽状态的天文学,因为占星术的基本途径就是对天象进行长期观察和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推算。巴比伦神庙中有许多关于占星术的书,掌管占星的神职人员能推算出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能预测日食、月食,哥白尼、伽利略这样的教徒都曾对天文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等等。中国道教产生了许多科学家,他们都是为了皇室的命运关注天象,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天文学体系,并且拥有领先于时代的各种天文观察技术和仪器。东汉时期的张衡制作并改进浑天仪,用以观察天上众星的出没。教育学方面,中世纪时期,欧洲许多著名的教育科研机构,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其实最早都是由基督教会兴办的,这些欧洲大学在自然科学的传承中起了核心作用。近代的宗教也十分重视科学方面的研究,虽然宗教的出发点是使科学为宗教所用,但是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与宗教浑然一体,即使在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时代,科学依然被包含在宗教体制之中,在当时许多科学家的著作中往往同时包含着宗教和科学的思想,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知识氛围。因此,宗教是教育的基石,也是西方科学革命的发源地。2.2宗教与科学的发展医学方面,我国古代“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道士陶弘景著有《养性延命录》,这些著作中的养生思想和对症处方都极其宝贵。道教内丹术中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炼术和印度的瑜伽术,则对人体的内在生理功能和精神功能进行进一步的锻炼。古埃及人出于宗教的某些目的形成了用香料保存尸体、把尸体制成木乃伊的风俗,因此他们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掌握了粗浅的解剖学知识。由此可见,宗教对近代的医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方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并进行相关研究从而发明而来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相传则是在类似宗教状态下的睡梦中得到指点,因此得以发明出元素周期表。宗教在化学研究上的指点使得近代化学的发展更上了一个台阶。天文学方面,身为宗教僧侣的哥白尼为了认识神的智慧而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在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一书,阐述了他最主要的贡献—日心说,结果引发了一场有关宇宙观的革命;曾经十分迷恋神学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行的三大规律,并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力就是通过开普勒三大定律证明而来的;曾经当过修道士的布鲁诺不仅完善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且对其进一步延伸,认为宇宙中根本没有所谓的中心。宗教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地质学方面,2000多年前,我国齐景公时的太卜,通过占卜观测星象的结果预测地震,开创了世界地震研究的先河,而后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用于测报地震则非常精巧,在地震测报方面比西方现代地震学(1848年)早了将近2000年。科学知识的传播方面,我国唐代佛教僧人鉴真东渡日本,宣传佛教普度众生,也为那里带去了艺术、医药、建筑等方面的人才和书籍并普及相关知识;基督教传教士利玛窦远渡东方,把主的观念带到了东方,同样把欧式几何学、格里高利历法、世界地图等带到中国,促进中国的文化知识的发展。宗教的宣传间接的实现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科学的发展。2.3宗教与科学研究的动力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为了一些目的开始对一些事物进行科学研究,这里的目的有些指的是人们对宗教信仰对象进行求证,有些指的是对宗教信仰持怀疑否定的态度从而求证,还有些则是两者的结合,宗教活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开拓了新的科学领域,因此科学研究的动力往往都与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宗教为人们提供对宇宙万物的解释,往往只是一种单方面的臆测,这种猜测有可能是真理,但也有可能是谬论,所以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对其求证,从而证明这种猜测是真理还是谬论。一般来说,宗教的基本精神并非人们所想的那么绝对化,用信仰绝对反对科学,只是希望科学的理性可以为其非理性服务,让科学成为其信仰的“下属”。因此,在非理性的宗教信仰所能容忍和允许的范围内,理性的科学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自由。在这种情况下,科学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得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科学研究的动力,推动科学为了宇宙的真相而去探讨现实的存在。早期原始时期的巫术的流行,促进了人类交流语言符号的发达和完善,也促进了人们对自身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两者之间的联系的思考,最终推进了人类自己将从自然对象中分离独立出来的进程。在宗教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不仅人类培养了忠于信仰的热情和合理解释世界的愿望,同时宗教也发展了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的逻辑存在,对认识对象与过程的分析详细而周密。恩格斯曾指出:“辩证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才是可能的,而其充分的发展还晚得多,在现代哲学中才达到”,从此可见宗教对事物进行的思考和说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类思维的能力,而这也正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神秘主义、炼金术、占星术和自然法术的所产生的兴趣和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宗教活动,推进近代科学萌芽的形成。这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艾伦·G狄博斯曾说:“有一些学者,他们的工作对我们现在的科学时代作出了贡献,但他们也发现,法术、炼金术和占星术与对数学抽象、观察和实验的新兴趣一样令人激动。今天,我们发现把‘科学’从神秘的兴趣中分离出来是很容易的——也是必要的,但在当时,许多人还不能做到这一点。艾萨克·牛顿和约翰内斯·开普勒的著作,同帕拉塞尔苏斯、罗伯特·弗拉德和约翰·狄的著作一样,都表现出对嬗变的真正兴趣和对宇宙和谐的探究。”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有意隐瞒自己的信仰或者出于其他的一些出发点,中世纪的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都会强调自己的宗教信仰,可见宗教情结对科学家有着不可估计的影响和作用。许多欧洲著名的科学家不仅信仰宗教而且本人就是宗教僧侣,他们对宗教信仰的忠诚促使他们积极地去研究上帝的创造物—宇宙自然万物。因此,宗教信念会转化为其深刻的内在动力,驱使他们日以夜继地从事科学研究: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了认识神的智慧而潜心研究宇宙星体运动的规律,从而得出了他的代表作—日心说,即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他指出人们每天所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在移动,天上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这在当时基督教所支持的“地心说”绝对是对权威的挑战,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宇宙观,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自然科学便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牛顿,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