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学会学习”子课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学会学习”子课题个性之花别样红“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湖北省巴东县小学语文“学会学习”总课题组执笔:崔昌玉宋发伦卢先华向宣玉张立军税承模一、问题的提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勤于观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善于评价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县先后进行了“快速作文”、“作文自改”、“小学作文目标量化教学研究”等州、县级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怕作文,所写文章没有真情实感,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声音、性格说话,抄袭、虚构、概念化、成人化、千篇一律已是一种普遍现象。老师怕教作文,总喜欢以自己的认识、见解给学生的作文加以限制,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要求我们引导学生的作文返朴归真,体现个性化。所以,我们于2004年3月申报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学会学习”子课题——“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的课题实验。进行这个课题研究,能对师生的教与学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能使学生作文放飞心灵:同一题材,有不同的立意;同一中心,有不同的选材;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达。让学生作文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局面,这就是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境界。二、实验目的。21、通过研究和实践,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克服作文虚假空洞、千篇一律的现象。使学生的作文富有自己的个性。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放学生的思维束缚,培养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生能在作文中分别达到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地表达的三级目标。从而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来。3、在研究取得一定经验和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在全县推广,以扩大课题研究的成果。三、理论依据。1、心理学原理: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语文课标》理念:⑴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性目标,都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的,比较全面。⑵《语文课标》要求,低学段重在乐于表达,中学段重在自由表达,高学段重在有个性的表达。⑶“习作教学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件事:一件事是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第二件事是引导阅读,训练学生多读书、善读书,重视积累语言;第三件事是指导构思。学生想明白表达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四、研究原则。1、创新性原则。鼓励学生在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等方面不落俗套,敢于标新立异。唯有创新才有个性,经常创新,作文个性化才能得到发展。2、构建大语文观原则。开阔学生视野,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使语文教育资源成为源源不断的一泓活水。3、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原则。3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但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4、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原则。在研究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而且要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学习现代教育、作文教育、建构主义理论等有关理论,借鉴情景教学等手段,指导研究活动。2、总结经验法。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边学习、边实验边总结,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3、调查对照法。将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作文基本情况通过横向及纵向比较,进行定性分析。六、课题研究的着力点(一)需要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这种表达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没有书面表达的需要,就不可能有书面的表达。过去作文教学中没有表达的需要,只是为作文而作文的现象必须改变。“需要”,可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实际生活中的切实需要;二是创设情境,即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书面表达需要的情境,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某种活动,包括假设的某种需要的情境。(二)自主作文是表达,是书面形式的表达。表达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非得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写出来),这是一种完全主动的表达;第二种是被动中有很大主动因素的表达,如命题作文,参赛作文等等;第三种是完全被动的表达,如代写书信等。“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这里要研究的,自然是完全的表达,“主动”就是自主。没有自主,哪有主动?让学生自主,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要因希望提高学生的4某一篇作文而“拔苗助长”,或者“越俎代庖”。学生也不要怕写不好作文、完不成作业而“找窍门”,指望别人辅导,或者摘抄别人的文章。二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表达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有需要,有兴趣,才能更好地自主。(三)真实真实,说真话,写真话,真心真意,真情实感,这是端正文风的重要的因素。我们反对虚假。真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真实,另一种是想像中的、文学艺术创作的真实。《语文课程标准》十重视学生的想像。小学一、二年级就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三、四年级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五、六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想像中的真实常与创新联系在一起,是十分可贵的,千万不要因为片面理解“真实”而把真实中的“想像”给否定了。(四)创新创新的东西,有新意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个性化的东西。创新,有新意,这是个性化的核心。当然,创新,有新意,也是分不同的情况的,有水平、层次高低之分,有内容、范围大小之分。对于甲是创新的东西,对于乙不一定就是创新的东西,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各方面条件不同,对于创新内容的理解或创新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个性化力求创新,有新意,这一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如何促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需要、自主、真实、创新,我认为应该成为我们这一课题——特别是对“个性化”三个字探索的着力点。七、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2003年11月—2004年3月)1、建立健全组织⑴县教研室成立了小学语文“学会学习”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小学语文“学会学习”课题研究总课题组。5⑵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全县共有县民族实验小学、信陵镇荷花小学、东瀼口镇中心小学、野三关民族中心小学、官渡口小学、等五个子课题组,55个教师(含教研室教研员)、2000多学生(35个教学班)参加课题研究。2、调查摸底、制定方案本课题于2004年3月正式立项,在立项之前,课题组制订了《小学生作文兴趣问卷调查表》,在实验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小学生作文兴趣”问卷调查表学校(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时间:03年12月年级(70人)稍有兴趣比较有兴趣特有兴趣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二年级4655.9%2130%34.1%三年级4970%1928.7%23.6%四年级5071%1623.6%45.4%五年级4869%1734%57%六年级4453%1835%812%“小学生作文兴趣”问卷调查表学校(巴东县野三关小学)时间:03年12月年级(55人)稍有兴趣一般兴趣特有兴趣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二年级1527%3666%47%三年级1326%4071.1%23.5%四年级2037%3054%59%五年级1629%3462%59%六年级1021%4172%47%……通过上表在各个学校的各个实验班级抽样调查,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多数学生缺乏作文兴趣。我们用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学生生活体验单一,情感积累少;学生课外喜欢看电视,不喜欢阅读书籍,好词佳句储备不足……写作文时是“无米之炊”,当然就没有写作兴趣。对作文有兴趣的学生是因为他们积极参加6校内外活动,特别爱看课外书籍,还乐于表达……因此,我们把组织语文活动作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创造一切条件,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完成了研究前测报告,编制出实验方案。3、学习理论,提升素质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始终注意了对《语文课标》和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把理论学习纳入课题研究集中学习例会时间。在集中学习过程中,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研讨,统一评价。在集中学习的同时,我们还根据课题组成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督促研究教师利用网络学习教育专家论述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章。用以提高老师们的课题研究能力,为实验研究作好充分准备。4、落实活动,记载翔实为使课题研究有序地进行,课题组制定了相关的统计表册,翔实地记载课题研究活动:(二)实施阶段(2004年3月—2005年12月)1、注入“源头活水”。作文是有字的生活,生活是无字的作文。丰富学生生活,是解决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五所学校的个性化作文课题组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县民族实验小学个性化作文课题组,主要是把语文活动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学校、家庭、社会三线齐上,通过阅读、欣赏、参观、实践等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生活。在学校举办运动会,利用“6.1”、“7.1”“9.10”、“10.1”等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歌咏、演讲比赛,手工制作、书画展览,文艺汇演、综合实践活动汇报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又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学校的阅览室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便利条件。学校还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水利厂等厂矿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加从宜昌到重庆的“知三峡、爱三峡、赞三峡”作文采风活动。在这次作文采风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观了秭归7新县城、三峡大坝的五级船闸、泄洪闸、三峡工程模型陈列馆、神农溪风景区、白帝城、丰都鬼城、石宝寨,还到重庆的渣滓洞、白公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野三关小学个性化作文课题组凭借家乡独有的风情,引导学生参观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工地的活动,让学生畅想家乡的巨大变化,把家乡的变化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观赏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撒依尔荷”等社会生活采风活动,以此来了解家乡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文化,来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并鼓励学生当好小记者,到农村采访更多的民间歌舞、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姊妹歌、花鼓舞、邓玉麟将军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有更多的了解,用更生动的语言去表达,用更丰富的情感去抒发。官渡口小学个性化作文课题组经常根据时令特点,带领同学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经常组织学生到村组农户家中去调查农民的生活情况,调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象……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投入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了情感,储备了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注入了源头活水。学生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有作文,作文处处皆生活。2、理论引领,课例探讨。课题组通过学习一系列理论,积极深入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大家反复评议,反复研究,直至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县民族实验小学课题组的崔昌玉老师,主讲了三年级个性化作文研究课《我是老师最喜欢的小东西》。讲台上,崔老师放了一个用黄绸布盖着装饰精美的盒子,以“盒子里面装着什么”设疑激趣,,由于老师创设了神秘的情景,又用“谁想看的愿望最强烈,谁能把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最好,谁就可以上台揭开小盒子装着什么的‘谜底’”等话语来调动学生观察、表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动说出来。整个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异常集中,表达欲望异常强烈。学8生感觉好像是在做游戏,但在游戏中又明白了:同样是“想看”的心理活动,却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表达……课后,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议,认为这节课是“个性化作文”的典型案例。根据个人的课后反思和老师们的建议,崔昌玉老师修改这节课教案后用另一个班的学生又讲了一次,学生的观察和个性化的表达较上一节课更好。这节课的录像参加中央教科所举行的全国作文录像课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该课题组的曾凡玲老师,上三年级口头作文研究课《我来想办法》,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这节课的录像光盘在中央教科所举行的全国作文录像课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曾凡玲老师受课堂教学启发,欣然写下了《从“将军”到“伙伴”》的反思文章,分别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方法报》等小学语文权威刊物上……野三关民族小学课题组,由组长邓秀晖老师率先主讲研究课,所授班级是五年级,教师以“春天来了”为题材指导学生作文。教师仅作了这样简单的指导:怎样知道春天来了?在这样美丽的春天里同学们发现了些什么?哪些事物对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