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姓名:田杨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统计学指导教师:许鹏20090511我国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作者:田杨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相似文献(6条)1.学位论文李全刚农业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系统研究——以X市农业发展银行为例2005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强化内部管理、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课题。近年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我国庞大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系统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业务范围的逐步拓展和业务量的增加,建立一套适合农发行经营特点的、科学有效并且易于操作的绩效评价系统已成为各级农发行共同关注的课题。目前,农发行对下属分支机构经营绩效的评价和控制一直沿用传统的等级行指标考核办法,并作为衡量下属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标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狭隘的,有时甚至与农发行的经营战略相背离,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基层分支机构不良资产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为此,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加强基础管理,调动各级行的经营管理积极性,逐步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业务经营机制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农发行自身经营和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有效发挥。本文对农发行绩效考核的系统研究,必将对农发行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必将对我国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案。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银行机构绩效评价系统研究。本章对中外银行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比较和分析,为构建国有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提供依据和借鉴。第二章:平衡计分卡与银行机构绩效评价系统优化。本章详细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产生、基本原理和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为建立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农发行绩效评价系统设计。本章全面分析了农发行的经营战略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对农发行的绩效评价系统进行了全新设计。第四章:对X市农发行绩效的实证分析。本章将利用所建立的农发行绩效评价系统对X市下属的8个分支机构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1、系统总结银行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2、农发行的发展战略和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关键因素分析;3、为农发行提供一个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系统。2.期刊论文田杨.罗瑞敏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商场现代化2009,(4)针对国内银行业普遍采用单一的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的不足之处,运用平衡记分卡构建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银行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评测指标,尖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为政策性银行进行绩效评价提供新思路.3.学位论文李星宇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思考2006客户经理是伴随着银行业市场竞争发展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变。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中最具技术性和综合性的职位之一,它承担了商业银行绝大多数的经营指标任务,这些指标涉及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创新业务等。客户经理部是商业银行所有服务产品最主要的销售部门、风险控制部门和盈利部门。因此,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绩效评价和管理的理论及著作众多,但大都是框架性研究,对于具体职位工作的绩效研究甚少。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尚处于变革进程之中,使得客户经理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也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同时,正是由于现行绩效评价理论的宽泛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较差,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绩效评价工作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文则主要研究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问题。文章首先反思了客户经理职位设立和推广的历史源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银行业改革提速:首先,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离,三大政策性银行先后设立;其次,民营资本开始试水金融业,成立了为数众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了市场竞争;再者,对外资银行实行了有条件的开放,允许在部分城市开设办事处和分支机构。市场竞争必然要求国内商业银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客户经理这一具有市场化特征的职位也随之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文章接着分析了现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的模式和特点。四大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绩效评价具有政治性、多维度、设计复杂、导向不明、操作形式化等特点。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评价体系,较多选取高弹性薪酬模式,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与客户部门共同完成评价,绩效标准和流程操作统一。对比国内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四大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设计和操作,可以看出国内现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总体还比较落后,各银行间发展不平衡,而中资商业银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模式,缺乏民主参与和科学合理的衡量尺度。究其原因有五:客户满意度陷阱、工作业绩的可见度不够、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评价困境、客户资源的先天性因素和风险的精确度量难题。文章回顾了现有绩效研究理论情况。指出财务评价模式、价值评价模式、平衡评价模式是绩效研究的三大分支,其中平衡评价模式代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文章具体阐述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职位绩效评价的设计体系。绩效评价应具有匹配薪酬、甄别员工、营造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等四重目标,应坚持人本、发展、共赢的理念,秉持目标明确、民主参与、科学考核、讲求激励、协调配合、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阐述了客户经理一职应有的绩效标准,包括活动准备、业务活动、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等具体内容。文章接着详细描述了绩效评价框架体系的内容。指出绩效评价要充分吸引客户经理民主参与、专家修订和因果关系检验,在客户营销评价、内部流程及团队合作、业务技能、其它评价项目四大评价项目中筛选出关键的十项评价指标作为核心。在薪酬模式上,以宽带薪酬为主体、选取调和型薪酬模式,合理确定对内公平,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文章也探讨了奖惩规定、评价信息来源、处理方式、对定性指标的量化考核、评价频次、评价结果的沟通反馈、客户经理申诉,以及对绩效评价的评估和其它应引起管理者重视的若干问题。最后,文章在探讨了绩效评价所具有的缺陷和不足,指出未来发展趋势将是:客户经理的绩效评价会更多地与市场接轨,不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将逐渐同化、更注重中长期激励效果、与IT技术、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的进一步融合。本文立足于对国内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实践的观察,将现行绩效评价研究理论成果实际运用于商业银行具体职位评价,解决了现有理论和研究对商业银行具体职位应用和指导的不足,提出了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的设计思路,筛选了十项关键性的评价指标,并对绩效评价本身所具有的不足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对客户经理这一新兴职位的绩效评价实践发展。但是本文所列举的关键性评价指标仅是反映了对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的一般性要求,在具体适用时还应该根据具体机构的实际情况和战略要求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4.学位论文王艳我国银行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2005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银行发展的需要,加快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和健全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银行业的当务之急,在银行业应用和推广旨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是推进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步骤。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就管理会计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现状、管理会计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内容、银行实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建议等我国银行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一个世纪以来,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连续的四个阶段,即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管理会计反思时代和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四个阶段。从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改革开放后,我国会计界大胆引进了西方管理会计中的一些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但理论同实践的结合还不能令人满意,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管理会计在银行业的应用现状。首先分析了国际银行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实践。其次,重点介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管理会计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银行扮演的主要角色是财政的“出纳”,其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此管理会计在我国专业化银行时期的应用几乎是空白。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1993年我国银行业实行商业化改革方案,银行开始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和独立的市场主体。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节约开支,提高效益,各银行开始重视和加强经营和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引进和应用管理会计等科学管理方法。目前,我国银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与应用、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内部转移价格、责任会计、业绩考核和决策分析等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均在不断探索如何应用管理会计之路,尝试构建自己的管理会计系统。第三部分是管理会计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首先指出我国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推行管理会计,是商业银行转轨的需要;二是推行管理会计,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其次分析管理会计在我国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管理会计实施有助于银行实现全过程、多环节共同管理成本的目的;二是管理会计实施能够促进银行集约化经营目标的实现;三是管理会计为银行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管理会计实施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制度。第四部分是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基本内容。银行管理会计的一般内容主要有预算与预测、责任中心、资金转移价格、成本分摊(作业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分析等六个方面。(一)责任中心的建立。建立责任中心是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前提条件。建立责任中心就是把银行所属于的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以及个人,按照各自目标的大小和责任层次高低划分为若干个单位,按责任中心视同于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核算单位,这些责任单位就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应对其所能控制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承担责任。(二)资金转移价格。作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资金转移定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为部门和产品的盈利性分析提供必要的计量基础以及为银行高级管理层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有效激励银行分支机构及控制业务成本的有力战略管理工具。(三)成本分摊。成本分摊的目的是实现对各部门、业务分部、产品和客户完整而科学的成本核算,建立一个有效的业务分析框架以协助银行的成本控制管理。在分行的管理会计体系中,进行成本分摊的对象主要有分支机构、部门、产品、业务单元、客户等。(四)风险管理。风险资本与暴露的管理对银行来说非常重要,应该与风险量相匹配。银行管理会计建立全面量化的风险管理,针对各种风险类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银行的资产特征,利用各种可能的风险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最终制定经济资本的分配步骤及方法。(五)预算与预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中的预算与预测是集企业战略、执行计划与反馈控制与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既解决银行稳健、中长期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解决快速市场反映的要求。(六)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支持管理决算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管理会计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