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姓名:李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龙海明20050411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作者:李莎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参考文献(52条)1.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20022.王自力民营银行准入:目前还宜缓行——兼与部分呼吁开放民营银行的同志商榷[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2(11)3.姚耀军.和丕禅对民营银行概念、市场定位及其产生本质的再认识[期刊论文]-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3)4.王硕平.蓝波.丘海明存量改革:民营银行准入的现实选择2003(06)5.曾康霖民营银行:敏感而需要讨论的金融热点话题[期刊论文]-财经论丛2003(1)6.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期刊论文]-经济研究2001(1)7.钟伟宽容看待民营金融[期刊论文]-市场经济研究2003(2)8.裴红卫.张毅关于民营银行认识几个误区的解释2003(07)9.丘兆祥发展民营银行应该慎之又慎2003(10)10.杨晓光.卢授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结构改造还是产权改造2002(11)11.林毅夫民营银行势在必行[期刊论文]-财经界2001(4)12.徐滇庆金融改革:试试民营银行又何妨2003(10)13.罗纳德·I·麦金农.卢骢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199814.米什金.李扬货币金融学200015.张庆亮体制转轨中的中国民有金融研究200316.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199817.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199618.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19961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20.高鸿业.刘文忻.冯金华.尹伯成.吴汉洪西方经济学200321.熊继洲民营银行--台湾的实践与内地的探索200322.董红蕾台湾金融自由化中的银行民营化改革[期刊论文]-台湾研究集刊2003(1)23.董红蕾台湾银行民营化进程的借鉴与启示[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2003(1)24.查看详情200425.中国民生银行年报200326.侯群生重视民生银行经验2001(01)27.李庆旗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体系问题探索2003(09)28.周红梅对我国开放民营银行的法律思考[期刊论文]-南方金融2003(11)29.郭雳.思在录金融法律问题研究200130.文森特·P·普利查托谨慎性规管与对银行业的监督200031.彭兴韵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200232.江其务金融结构调整和民营金融的市场准入2001(06)33.左柏云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与途径[期刊论文]-海南金融2003(8)34.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兼论发展民营金融的定位与对策[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3(2)35.BanerjeeAbhijitTimothyTheneighbor'skeeper:thedesignofacreditcooperativewiththeoryandatest1994(109)36.ArnottRichard.JosephEStiglitzMoralhazardandnonmarketinstitutions:dysfunctionalcrowdingbutorpeermonitoring1990(181)37.StiglizweissCreditRationinginMarketwithImperfectInformation1998(03)38.谢平.焦瑾璞中国商业银行改革200239.Barry.Muscarella.PeavyTheroleofventurecapitalinthecreationofpubliccompanies:Evidencefromthegoingpublicprocess1990(27)40.LinJAnEconomicTheoryofInstitutionalChange:InducedandImposedChange1990(28)41.郑泽华试析中国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与风险防范[期刊论文]-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2.JithJayaratne.JohnWolkenHowimportantaresmallbankstosmallbusinesslending?Newevidencefromasurveyofsmallfirms1999(23)43.沙虎居区域性民营银行的发展200344.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期刊论文]-经济研究1999(8)45.曹凤歧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国际化199946.王华庆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研究199647.戴相龙依法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五周年[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0(4)48.BoydPrescott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delegatedmonitoring199449.DeYongRobert.DeniseDuffyTheChanllengersFacingCommunityBanks:IsThereOwnWords,EconomicPerspectives200250.HannaDPIndonesianExperiencewithFinancialSectorReform199451.龙海明.李莎从金融制度的变迁看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2004(12)5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1999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唐文琳.肖崎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银行:金融制度的创新-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弥补了我国正式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融资不足.本文从民间借贷的角度出发,认为从金融制度结构变迁角度看,只有内生于民营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才是有意义的.鉴于民间借贷的高风险性,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的融资需求,以及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紧迫性,有必要从制度上给予民间借贷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民间借贷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2.期刊论文龙海明.李莎金融制度变迁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观察,不难发现,当前增加民营银行这一新的金融制度供给内生于金融制度变迁的逻辑要求,又外生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压力.因此,应遵循市场规则,加快配套金融制度创新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3.期刊论文黄湃.HUANGPai论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问题-经济经纬2006,(5)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问题.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的形成机理在于:决策层顾虑发展民营银行会削弱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降低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等.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催生的金融问题日益凸现.在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金融调控和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的条件下,逐步解除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压抑,应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4.期刊论文巴曙松.徐滇庆民营银行——金融制度的创新-财经界2001,(4)开放民营银行并不是一场概念上的炒作.如果在经营机制上没有创新之处,仅仅打出个民营银行的旗号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就是简单地改换个旗号的话,那还不容易?在股市上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弄虚作假的本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瞒天过海,借尸还魂,换汤不换药,种种花样防不胜防.如果不搞清楚民营银行的定义就对内开放金融的话,很可能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5.期刊论文吴晓芬.WUXiao-fen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开放-科技和产业2007,7(5)从我国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开放我国民营银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台湾地区银行民营化的实践,指出了我国民营银行在开放之初应在市场准入和银行退出机制方面有所借鉴,以促进民营银行稳健成长.6.学位论文肖娇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台湾的经验与启示2004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是目前国内理论界与银行的实际工作者十分关注和热衷研究的问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在国内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而且从理论和一般意义上讲,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一直是一国金融制度的核心和组成部分。本论文所研究的民营银行主要是指我国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现有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现有银行制度和产业结构的必要补充,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由民营资本控股或完全所有、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与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市场化机制运作的企业法人组织。2001年民营银行占全球银行资产的比例已经接近了70%,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民营银行占100%;在意大利、日本等国占80%以上。在最近20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营银行的比重都在稳步上升,国有银行的比重则持续下降。发达国家中国有银行的比重从40%左右下降到20%以下,发展中国家从60%下降到40%以下。因此,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本文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指出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缓和加入WTO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民营银行作为国有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可以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开放民营银行可以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通过民营银行的兴办把民间信用资金纳入银行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能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减少社会风险。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逻辑推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辅以必要的量表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谋求确定预期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一旦行为人发现制度的不均衡和外在利润的存在,就会产生新的制度需求。这一部分正是在结合制度经济学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产权制度变迁以及民营金融制度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民营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阐述了我国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之后,指出我国银行制度的民营化改革,是由于制度不均衡的因素引起的,是制度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金融制度发展到今天的内在要求,而不是某种行政性的指令所要求的。通过比较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缺陷和民营银行的制度优势,可以看出民营银行体制健全,没有历史包袱,即没有国有商业银行那样大量的不良债权,容易吸收外资机构的优点与长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可能具备在中国金融市场上与外国金融机构竞争的能力。因此政府应该在坚持制度变迁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银行形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第三部分是对台湾民营银行发展及经验教训的相关论述。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在改革过程中借鉴其他经济体的经验也尤为重要。由于台湾在开放民营银行之前的金融状况和内地目前的金融状况非常相似,加上台湾很多经营者的行为、政府的观念、监管部门的想法与内地相似,因此第三部分重点以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为例来探讨对内地银行业民营化的若干启示。通过对台湾银行业变革的经济发展背景和金融发展背景分析,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状态、经济的金融货币化程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状况将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银行制度的性质和结构状况。随着台湾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制度所依存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也在不断地变化,民营银行的产生和公营银行民营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的。1989年7月台湾银行法修正案开放了民间设立银行,行政院又于1990年3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设立标准》,对银行资本额、负责人资格以及设立的审核方式都作了详细的规定,1991年6月26日,当局开放了第一批共15家银行的设立,这是40多年来台湾当局首次全面开放民间企业和个人投资创办银行。它结束了长期以来公营银行几乎垄断银行业的局面,也显示了当局积极促进台湾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从而使台湾逐渐向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方向发展。台湾在开放民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