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乐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曾在历史上出现过“文景之治”的盛世,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性的时代。在汉代,让人瞩目的不仅是他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发展,在文化方面,两汉乐府诗作为一种新的诗体显现出了它独有的旺盛生命力,活跃于中国文学史的舞台之上。与中国古代其他的文学样式相同,两汉乐府诗也有其特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由于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所以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相当广泛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现实生活,表达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暴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首先,在思想内容方面,汉乐府很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由于汉代是沿袭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土地兼并严重,阶级剥削和压迫又极其惨重,农民生活异常困苦、悲惨,所以汉乐府民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的悲苦和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病妇行》、《孤儿行》表现的都是平民百姓的疾苦,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呻吟呼号。又如《艳歌行》中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有的在地主家干活,终年劳动,却仍然是衣不蔽体。他们都从实质上揭露了剥削阶级凶恶残忍的本来面目,并使我们看到财产私有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冷漠、无情,怎样把人变得禽兽不如。而在《鸡鸣》、《长安有狭斜行》二诗中,作者则是用欣赏的笔调极尽渲染富贵之家,这些一切都充分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悬殊,揭露汉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欺压百姓的暴行。汉乐府诗还对男女之间的爱与恨做了直接的袒露和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两汉乐府诗对男女爱情间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的抗议。典型例如《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东汉末建安年间,讲述的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残酷迫害,热情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和他们为反抗封建礼教而宁死不屈斗争精神,并寄托了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和战胜封建礼教的愿望。《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在叙述这一婚姻悲剧时,爱男女主人公之所爱,恨他们之所恨,倾向是非常鲜明的。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两汉乐府诗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在《薤露》和《蒿里》两首丧歌中,全诗都在诉说人的生命短暂,而死亡后的世界是痛苦和凄惨的。又如《战城南》对队阵亡将士的哀悼,对变成墓场的战场的描写,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以上几首诗中极力表现对死亡的厌恶,两汉乐府诗又有《日出入》、《长歌行》等诗来表达对生的喜爱,将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或是表达对长生的幻想与追求,如《练时日》、《上陵》,通过对神国仙乡的描写,人与神的彼此亲近,来展现当时人们对生的向往。而在艺术成就方面,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和促进中国古代诗歌诗体的演变是我们学习两汉乐府诗应该重点学习的部分。两汉乐府诗歌中既有叙事诗又有抒情诗,但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它的叙事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叙事诗的成熟。两汉乐府诗擅长选取富有诗意的生活镜头来展现人民大众的生活,叙事题材有明显的尚奇现象,选择常见的生活情景也都别具慧眼,对于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也很有新意。对人物的刻画方面将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绝无雷同。叙事方面两汉乐府诗叙事诗大多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当中大多数叙事诗多具有完整的情节,不局限于一两个生活片段,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描述的一般都是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例如:《孤儿行》通过行贾、行汲、收瓜、运瓜等诸多劳役,突出了孤儿苦难的命运。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情节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通篇分三条线索进行讲述,一条是刘兰芝与婆婆、兄长的矛盾及冲突;一条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相互同情和日益加深的过程,这两条线索纠结在一起,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无形中去关注矛盾的发展和男女主人公的命运。而在有头有尾的故事中叙事又是详略得当,繁简有法的。汉乐府诗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作者都具有比较自觉的叙事意识,在创作实践中将叙事诗和抒情诗分开来,使二者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差距。而在篇幅上,则是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在刻画人物时,则习惯于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另外两汉乐府诗的一项艺术成就就是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向四言诗向杂言诗歌和五言诗的过渡。相继出现了五言歌谣、乐府五言诗和文人五言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样式的变革往往和流行乐曲的声调有关。两汉乐府诗最初是配乐演唱的,它之所以在诗体形式上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句,既是诗歌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乐曲的因素发挥作用。汉乐府用楚声演唱的诗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三言句和七言句,从而导致诗体的演变,这种迹象在汉初就已经出现,例如《安世房中歌》就是用楚声演唱的,其中第六章是七言和三言相杂:“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大山崖,百卉殖,民何贵?贵有德”。这首诗是用楚声演唱的三言七言相杂之诗,是对骚体诗歌的改造。汉代楚声的流行,对三言和七言诗句的大量出现起了催化作用。除了楚声外,另外在北狄西域乐和中土流行的五言歌谣这两种乐声的催化作用下,对乐府诗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东汉开始就有较多的文人五言诗。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早期文人五言诗基本形成。总的来说,汉乐府民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日益成熟的艺术手法,为汉代诗坛带来了活力,也给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分。汉乐府民歌以承前启后的历史功绩和成熟的叙事艺术,而成为我国古典民歌史上不朽的丰碑,值得现今的人们不断进行研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