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西部地区中小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郭润奇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资源整合、利用率、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校园概念的介绍,结合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状况,根据现有的条件,给出了一套可行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作者通过从基础网络的建设、数字资源的整合以及融合信息领域新技术三方面进行介绍,深入阐述了方案细节。文章最后指出了该方案尚存在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一、引言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早提出了“数字地球”概念,并从此引出了“数字校园”、“数字城市”等各种概念。数字化校园的理念最早用于世界上各大著名高校,后来逐渐形成一套概念,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从而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而目前数字化校园已经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有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实例,作者所要介绍的是如何在西部较落后地区如何在引入先进理念的同时,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寻找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信息技术正在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这对教育形成了严峻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数字化校园则是教育信息化的理想选择。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校园网基础上的,在我国,在中小学中应用计算机首先是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教育,其次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而现在就是要建立数字化校园,把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机变成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类似,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数字化校园构成的主要系统有校园一卡通系统、电子备课系统、人事/财务办公系统、资源库、校长办公系统、数字化图书馆、自主学习系统以及远程教学系统,如下图1所示。作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仅从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数字化校园,认为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来讲,最主要的有资源库、电子备课系统、远程教学系统以及自主学习系统这几部分。图1校园网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服务的,是一种学习工具。它不但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校园网也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的,可以提供教学资源、辅助教师备课和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对于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而言,尤其从教学的角度看,首先要保证网络基础,也就是应有的硬件条件,其次网络教学资源是核心内容,还有就是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来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西部中小学教育中数字化校园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将会做出总结并指出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二、基础网络建设基础网络建设主要是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的一些硬件条件,例如网络布线,服务器(包括网络、网页等)的架设,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在我国各大高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校园网以及网络中心,专门维护学校的服务器,保证网络的通畅,而我们作为西部较落后地区的中学,资金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如果让每个学校都购置一套完整的硬件设备,也许一些学校拿不出相应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这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是一种浪费。我们可以参考教育网络节点的方法,来布置我们中小学的网络,以下作者举出一个理论上可行的简单例子。可以在当地市区挑选几所龙头中学或者在本县区挑选一至两所学校作为我们数字校园网的“节点”,在“节点”上布置服务器,同时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即我们将“节点”学校作为一个大学数字校园网的缩影,而我们是连接在这些“节点”上的用户,这样全市成千上百的学校只需要布置数十个“节点”,如图2所示。这样做首先降低了硬件成本,其次不需要每个学校都配备系统维护人员,因为大家都清楚要维护这样的一套系统,需要有较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员,这对各个学校而言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节约了硬件资源和人力成本后,将原来对落后地区而言只是概念上的数字化校园网落到了实处,加上上级教育部门的统筹管理和通信部门的配合工作,数十家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来。图2有人很快会提出问题,这样的“节点”对信息的安全性没有保障,这个问题也在本文有所考虑。在建立起校园网络后可同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即在软件层面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首先实行实名制,因为校园网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老师和学生可以用真实姓名来注册,即方便大家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的老师,也为网络内用户的管理给予了方便;其次可以设置访问权限,例如可以给作者所在的学校给予一个权限,所有在本校注册的老师均可以访问本校老师提供的资料,然后可以将一部分教学心得或者觉得比较有用的资料设置共享,这样在该网络内的其它学校老师也可以分享,加强了老师间的联系,也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在有效利用了现有的硬件资源并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后,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网络就可以建立,这种发射式的校园网络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三、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远程教学本来的理念是教师通过网络或者其它媒介在远程进行授课,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反馈信息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信息量巨大,交流也非常频繁。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教师,每个学科也有权威的领军人物,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的理解到位,对考试的趋势判断准确,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建议在校园网内定期从北京四中、黄冈中学以及各大名校下载名师的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资源。现在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辅导课视频与讲义,与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类似,鱼龙混杂,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这庞大的网络资源里进行提取,择优选择。作为学生,他们的学业任务很重,每天除了按时上课,还有不少的习题要做,他们面对庞大的资源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也没有精力和时间一部部去看,去选择,这项任务可以交给我们教师队伍。教师们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更能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也许教师推荐的一两本教辅材料,一两部系统的教学视频就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不仅节省了学生的时间,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大的提高。当然,不排除有少数精力旺盛而且对知识掌握比较充分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到这个资源库里自己再去选择更好的资源。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既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基本需求,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兼顾少数对学习把握比较灵活的同学,做到了资源的最大优化,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针对一些教师对制作幻灯片或者教学课件有困难的现状,可以在校园网的共享区域开设一个教学课件模板专区,挑选一部分制作精美的幻灯片让教师们参考。教师们也可以将一些有自己独到心得的内容上传到共享区域,供大家学习,同时方便保存和查阅。毕竟计算机只是一件工具,它要做的就是辅助教师们更好地授课,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例,由于制作数学课件需要用到很多专业的符号以及公式等,使得很多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上面,这就本末倒置了,毕竟这是数学课程的课件,教师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的细节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才能完成这个课件。教学课件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它要和黑板和粉笔一样简单,为广大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四、融入新的信息技术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数字化其实质就是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网络走进寻常老百姓的家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网络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很多方面。在Web2.0盛行的今天,网络并不再单单是资源的提供者,更重要的是加强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交互。这种便利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契机,目前作者有以下几个想法,感觉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到来,加强学生的学习系统以及学生与老师间通过网络渠道交互是一种发展趋势。首先,作者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用户组,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让教师单独为自己的学科建立一个用户组,将学生加入到用户组中来,每当有教师有需要大家都了解的内容时,可以在公告板上进行通知。其次随着Web2.0的发展,微博,这个新名词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有许多人每天都在更新着自己的微博,记录着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微博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很方便地更新自己的状态,包括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当然它也就可以更新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生们可以用实名建立自己的微博,然后将他们的老师加关注,同样老师们也在微博上关注自己的学生,这样在节假日或者周末的时候,学生不方便联系到老师的时候,可以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状态,将自己不会的问题或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新在微博上,老师可以通过微博反馈或者在课堂上将针对性的问题做个总结。微博的好处还可以让一些内向的学生能够反映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面对老师时候的紧张,同样可以邀请一些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参与互动,这样老师,学生,家长通过这么一个平台联系在一起,这比在网站上留言更具有实时性,而且操作起来要简单的多。五、总结通过对数字化校园的简单介绍,引入本文的主题内容,将这个理论与西部较落后的教育,经济状况相联系,作者寻求一种切实可行,而且能有效利用资源的途径。仅从教学的角度入手,从基础网络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利用新技术来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具体方案,尽管这些想法还并不是很成熟,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着各种的问题。在本文提出的方案中,如何完成对教师队伍信息化知识的培训以及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本身而不是热衷于了解新技术,不至于舍本逐末,这都是未来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完善理论知识,并灵活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后,相信数字化校园的理念能更早地走进西部地区的中小学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