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名称:建筑环境学课程编号:03242081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学分2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践(实验)学时: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专业课,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本专业由以往单纯的建筑环境设计和设备选型转向对整个建筑环境系统进行研究的产物,包含有热湿、声学、光学、色彩学、生理卫生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关内容。建筑环境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人机环境是主要研究目的,需求、健康、功能、舒适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主线,在向学生阐述建筑室内外环境的温度、湿度、辐射、气流组织、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色彩、噪声、音响效果等物理刺激对人体产生的各种效应的同时,还从热物理、生理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来综合分析周围环境对健康、舒适造成的影响,并做出客观科学评价,为设计营造适宜的建筑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需求、健康、功能、舒适”是《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主线。人同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物理刺激与效应。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人机环境是《建筑环境学》主要研究目的。鉴于《建筑环境学》教材中每个子环境系统都自成一体,概念、图表、公式、符号众多,彼此之间又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形成“信息孤岛”,为加深学生对学科的全面了解,本课程拟逐步应用模型化、信息化的教学方法。面向对象及智能网络方法论基础比较接近人认识问题的思路,对解决人与环境信息之间的隔阂,扩展系统信息的功能具有较大潜力。在授课中适当穿插介绍一些学科前沿热点、难点,不断地强调所学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尽可能的与实际挂钩,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准备过程中,不断积累,更加主动的掌握本门知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为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后修课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调工程、制冷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建筑室外环境的气温、湿度、风、降水、城市气候及我国气候分区的特点;室内环境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人对热湿环境的生理、心理反应;建筑室内光环境;建筑室内声环境。2.尽量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多方位、多角度掌握所学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暖通空调专业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五、课程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三个层次标明主讲内容应达到的要求。)2第一章绪论(2学时)主要知识点:建筑的功能、满足的要求;建筑环境学定义、课程内容重点:建筑环境学的定义、作用与地位;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难点: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主要研究内容第一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第二节人类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理解第二章建筑外环境(4学时)主要知识点:对建筑密切相关的室外气候要素: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的计算;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建筑物的布置、外形与日照的关系;室外环境的气温、湿度、风、降水;城市气候及我国气候分区的特点重点:室外环境的气温、湿度、风、降水;城市气候及我国气候分区的特点难点:城市气候及我国气候分区的特点;室外环境与建筑物的布置、外形与日照的关系第一节地球绕日运行的规律了解第二节太阳辐射理解第三节室外气候理解第四节城市微气候掌握应用第五节我国气候分区特点掌握应用第三章建筑热湿环境(4学时)主要知识点:围护结构热惯性、室内潜热显热得热、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室内环境冷热负荷、典型的负荷计算方法等重点:典型的负荷计算方法难点:典型的负荷计算方法第一节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了解第二节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得热掌握应用第三节以其它形式进入室内热量和湿量掌握应用第四节冷负荷与热负荷掌握应用第五节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理解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6学时)主要知识点:人体生理热反应数学模型、人体热舒适方程、体温热调节系统、室内热环境热舒适评价指标;简单介绍人体在动态热环境中的生理、心理热反应。重点:室内热环境热舒适的评价指标;了解人体在动态热环境中的生理、心理热反应。难点:室内热环境热舒适的评价指标第一节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掌握应用第二节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描述理解第三节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理解第四节其它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理解3第五节热环境与劳动效率理解第六节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型了解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6学时)主要知识点: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种类;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污染控制方法。重点: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评价、标准;空气污染物种类;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难点: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评价、标准第一节室内空气品质简介理解第二节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掌握应用第三节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掌握应用第四节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掌握应用第五节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理解第六节室内材料和家具的污染源散发特性了解第六章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6学时)主要知识点:确定室内换气量与换气次数;全面通风系统的稀释方程;通风与气流分布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重点:确定室内换气量与换气次数;通风与气流分布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难点:全面通风系统的稀释方程第一节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概述掌握应用第二节自然通风掌握应用第三节稀释法与置换法掌握应用第四节局部保障法掌握应用第五节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理解第六节主要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了解第七章建筑声环境(4学时)主要知识点:声源和声波、声音计量、声源的方向性和频率特性、声音的传播规律等声音的基本物理性质;室内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控制途径、基本原理重点:声源和声波、声音计量、声音的传播规律;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室内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控制途径难点:声源和声波、声音计量、声音的传播规律等声音的基本物理性质第一节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掌握应用了解第二节人体对声环境反应原理与噪声评价理解第三节声音传播与衰减原理理解第四节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掌握应用第五节噪声控制与治理方法掌握应用第八章建筑光环境(6学时)主要知识点: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物理及主观亮度等基本光度单位;光的定向4反射和透射材料;颜色的度量方法、心理效果;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重点: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等基本光度单位;自然采光原理难点:自然采光原理与光气候分区第一节光的性质与度量掌握应用第二节视觉与光环境理解第三节天然采光掌握应用第四节人工照明掌握应用第五节天然采光的数学模型了解第六节光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了解第九章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2学时)主要知识点:棉纺织工业、半导体器件、胶片、制药工业、医学应用、宇航工业室内环境设计指标重点:室内环境对典型工艺过程影响机理难点:典型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指标第一节室内环境对典型工艺过程影响机理理解第二节典型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指标理解六、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的同时,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重点内容的精讲多练,务求达到学生深刻理解,灵活应用。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课堂教授(学时)实验课(学时)习题课(学时)上机实训(学时)小计第一章22第二章44第三章44第四章66第五章66第六章66第七章44第八章66第九章22总计40405八、作业安排与要求本课程作业的形式:课后习题;布置10次;批改次数:10次;批改质量:批改每个学生每一道题第1次作业:课后2-1、2-2、2-3第2次作业:课后2-4、2-5、2-6、3-3、3-4、3-5第3次作业:课后3-6、3-7、3-8、4-1第4次作业:课后4-2、4-3第5次作业:课后5-1第6次作业:课后5-3、6-1第7次作业:课后6-6第8次作业:课后7-1、7-2、7-3第9次作业:课后8-1第10次作业:课后8-2九、第二课堂安排与要求(说明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内容、与第一课堂教学的关系、时间安排与具体要求、成绩评定与考核办法。)十、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查、考核方式:答卷式(闭卷)、成绩构成(试卷成绩70%+过程成绩30%)。十一、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建筑环境学》(第三版)朱颖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0月参考书:《建筑环境学》连之伟、李念平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建筑环境学》黄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