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室内配电线路布线系统一般规定:(1)布线系统的敷设方法应根据建筑物构造特征、使用要求、用电设备分布等条件及所选用的导体类型等因素综合确定(2)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外部热源、浸水、灰尘聚集及腐蚀性或污染物质等外部影响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并应防止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受撞击、振动、电线或电缆自重和建筑物的变形等各种机械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3)金属导管、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刚性塑料导管(槽)及金属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在同一根导管或线槽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均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4)布线用塑料导管、线槽及附件应采用非火焰蔓延类制品。(5)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导管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0(6)布线系统中的所有金属导管、金属构架的接地要求,应符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s-2oo8)第12章的有关规定。(7)布线用各种电缆、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及封闭式母线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时,其空隙应采用相当于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配管的一般规定(1)当线路暗敷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2)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制楼板内的电线管,其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3)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4)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如果必须穿过,则应采取保护措施(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6)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①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之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4倍。②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7)当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①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②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③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两个弯曲。④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8)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①储内导线截面为50mm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②管内导线截面为70-90mm,长度每超过20m。③管内导线截面为,120-240mm,长度每超过18m(9)电线保护用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及塑料线槽必须是阻燃型的。线槽布线的基本规定(1)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的出线口应位置正确、光滑。(2)塑料线槽必须经过阻燃处理,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记(3}金属线槽应经过防腐处理。(4)线槽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②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固定。③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④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⑤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千分之二,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5}线槽内导线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②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不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竖井内布线的一般规定(1)竖井内布线一般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干线的敷设,可采用金属线槽、电缆、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等布线方式。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电负荷性质、供电半径、建筑物的沉降缝设置和防火分区等因素来确定。选择竖井位置时,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①尽量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以减少干线电缆沟道的长度。②避免邻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③在条件允许时,宜避免与电梯井及楼梯间相邻。(2)竖井大小除了应满足布线间隔及端子箱、配电箱布置所必需的尺寸之外,还应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80m的操作、维护距离。竖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竖井在每层楼均应设置维护检修门并应开向公共走廊,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丙级。楼层间应做防火密封隔离,可采用以下隔离措施:①封闭式母线、电缆桥架及金属线槽在穿过楼板处应采用防火隔板及防火堵料隔离。②电缆和绝缘电线穿钢管布线时,应在楼层间预埋钢管,布线后两端管口空隙应做密封隔离。(3)竖井内垂直布线时,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①顶部最大变位和层间变位对干线产生的影响。②电线、电缆及金属保护管、罩等的自重所带来的荷重影响及其固定方式。③垂直干线与分支干线所采用的连接方法。(4)竖井内内高压、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应保持0,30m及以上的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而且高压线路还应设有明显标志。强电与弱电线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竖井内。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强电与弱电线路则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或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强电对弱电产生干扰。竖井内垂直布线采用大容量单芯电缆、大容量母线作为干线时,应满足以下条件:①载流量要留有一定的裕度。②分支容易、安全可靠、安装及维修方便,并且造价经济。(5)竖井内的同一配电干线,宜采用等截面导体,当截面需要变化时不宜超过二级,并应符合保护规定。竖井内应敷有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并且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等通过。管路垂及以下、长度大于30m时或导线截面在50mm2以上、长度大于20m时,应装设导线固定盒,并在盒内用线夹将导线固定。电缆桥架布线一般规定(1)电缆桥架布线适用于电缆数量较多或较集中的场所。(2)在有腐或特别潮湿的场所采用电缆桥架布线时,应根据腐蚀介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宜选用塑料护套电缆。(3)电缆桥架(梯架、托盘)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50m,垂直敷设时距地1.80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内时除外(4)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一般为1.50-3m。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5)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控制电缆间不应小于0.20m;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30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50m,如有屏蔽盖板可减少到0.30m;(6)几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考虑维护、检修距离。(7)在电缆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电缆,电缆在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8)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①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②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③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④强电和弱电电缆。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上时,应用隔板隔开。(9)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10)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13的规定。(11)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值。各种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5.9的规戈(12)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下列部位进行固定①垂直敷设时.电缆的上端及每隔1.0一1.5m处。②水平敷设时,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③大于45“倾斜敷设时,电缆的上端及每隔2m处。(13)电缆桥架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壁处进行连接。(14)钢质电缆桥架直线段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质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m时.宜设置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15)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首端、末端、分支处及每隔50m处,设有编号、型号及起、止点等标记。(16)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电缆的金属导管应可靠接地,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PE)相连。电缆防火措施设计(1)进行电缆敷设设计时,防止因电缆本体短路或由外界火源造成电缆引燃,沿电缆延燃而使火灾事故扩大,应对电缆、电缆构筑物采取有效的防火封堵分隔措施。(2)对不同机组、控制中心、重要车间、电缆通道的进出口,应进行有效分隔,把火灾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3)电缆防火措施,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火灾发生的概率和范围及经济上的合理性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电缆防火措施。(4)对电缆本体易着火的接头部位,电缆通过高温、易爆、易燃、危险品仓库、油箱、油管道、热管道以及其他等易引发电缆火灾的区域,应重点采取各种电缆防火措施,以保证电缆能够安全运行。(5)电缆敷设设计中,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的有关规定。封闭式母线布线的基本要求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7c7/zis-zoo8}的要求,封闭式母线布线应遵循以下规定:(1)封闭式母线布线适用于干燥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场所。(2)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时,底边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20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1.80m以下部分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如配电室、电机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时除外。(3)封闭式母线不宜敷设在腐蚀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4)封闭式母线布线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16的规定·(5)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的支持点间距不宜大于2m。用专用附件支承.并以支架沿墙支持,支持点间距不大于2m。垂直敷设的封闭式母线,当进线盒及末端悬空时.应采用支架固定。(6)封闭式母线终端无引出、引人线时,端头应封闭。(7)当封闭式母线直线敷设长度超过80m时,每50-60m宜设置膨胀节。在封闭式母线水瓶跨越建筑物的变形缝处,也宜采取适当措施。(8)封闭式母线的插接分支点应设在安全及安装维护方便的地方。(9)封闭式母线的连接不应在穿过楼板或墙壁处进行。(10)根封闭式母线并列水平或垂直敷设时,各相邻封闭母线间应考虑维护、检修距离。(11)封闭式母线外壳及支架应可靠接地,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PE)相连。(12)封闭式母线随线路长度的增加和承载负荷的减少,当符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7.6.5条4款1)项的要求时,可进行变径。变径应采用变容连接头。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