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我国金融监管格局金融行业一直以高风险特点著称,金融监管是全球经济的基础。为了规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经营、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在逐步加强金融监管改革的力度。继英国、日本之后,美国于1999年正式出台并实施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开始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我国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加快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步伐,在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法制、改进监管手段的基础上,对金融监管的组织框架进行了重大调整,分别于1992、1998和2003年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形成了证券、保险和银行分业监管的格局。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入世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机构多元化、国际化经营趋势的日益增强,使我国分业监管格局下的金融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虽然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监管,但是银行、证券与保险等业务之间已经出现了相互渗透的现象,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随着混业经营的出现及不断的加剧,使得分业监管体制所隐含的矛盾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交叉使原有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抑制了金融创新;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如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控股公司)缺乏有效监管;数据与信息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等。我国金融监管的应对策略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阶段来看,虽然我国出现了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也出现了金融控股公司,但金融机构的主业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机构无论在资金还是在业务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界限,因此,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情况,就短期而言,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正式契约安排,通过加强监管者之间的协调合作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分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例如:①法制建设与制度安排:将联合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化,考虑建立分级联席会议制度等;②成立金融协调委员会,对各监管机构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协调,防止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出现,提高监管效率;③信息共享:完善监管协调的人事制度;建立日常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机制等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加速发展,综合监管和统一监管将成为金融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将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因此从长远来讲,对分业监管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建立统一的综合性监管体制,进行功能性监管和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将是势在必行。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color=00000][color=00000]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论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m3jK;e!F+]第一为单一目标论:认为我国中央银行只应选择稳定通货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其理由是:中央银行是独占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防止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如果赋予中央银行多重目标的使命,就可能在目标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忽视稳定通货的目标,难以保证币值的稳定。;s#}'z;\'V*~7x第二是双重目标论: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是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发展经济是最根本、最中心的问题,不能把发展经济排除在最终目标之外,但同时稳定币值是发展经济的前提,一国如果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可能在短期产生经济超常增长的效应,但由于物价上涨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最终要制约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是稳定货币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效供给增加了,货币才能真正持久地保持稳定。两大政策目标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3I)W6X,l-{+M+g第三是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信贷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货币政策及货币流通的状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部过程。因此,制定货币政策,不能仅仅着眼于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等目标,而应当考虑社会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标。本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社会人员的充分就业;而币值稳定是经济收支平衡(包括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保障之一。币值不稳、必然影响经济的收支平衡;经济收支不平衡、必然影响社会人员的充分就业;社会人员不能充分就业、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要高速发展,要求币值需稳定。二、我国独特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6Qb.O1`4GD+_)_&P%Y20世纪8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沿用了改革开放前的做法,即以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把贷款规模作为中介指标的理论依据是:货币都是通过贷款渠道供应的,“贷款=存款+现金”,只要控制住贷款,就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随着市场化金融体制运行机制的确立,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和环境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逐渐失去了两个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是资金配置由计划转向市场;二是国家银行的存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迅速提高。因此,中央银行指令性的贷款规模不宜再作为中介指标,而是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变量,中国人民银行按月进行统计监测,以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监控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监测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三、我国货币政策手段的使用及其原因0M0}.w0i0X$a!Q*r近期我国货币政策手段的使用,特别是应否采取加息的手段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从世界经济实践活动来看,货币政策手段特别是利率手段一般被视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运用广泛,见效最明显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进程,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成为检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同时也是关系到宏观调控能否打破回归旧体制质疑的一个关键性指针。但是,正如我们在有关研究中所指出的,此轮投资过热主要反映的仍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即未能摆脱行政主导的过度投资增长方式。从对症下药的角度,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好土地、看紧信贷”仍是当前实施宏观调控切中要害的做法。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总体上仍带有转轨经济的特征。以增量促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二元结构(增量的市场经济特征和存量的计划经济残余并存)的现实环境。使得货币政策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制约,阻扰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从根本上提升货币政策手段效用的不二选择。*i8I/PT2l%a货币政策手段虽然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关于其有效性在理论上却备受争议。从考察中国货币政策手段的有效性来看,不仅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内在矛盾和关联,更要放到中国现实的运行环境中加以分析。当前较突出的制约货币政策手段有效性发挥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手段的目标冲突。2.银行体系的传导机制有待完善。3.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尚未形成。4.汇率政策和外汇占款的干扰作用。|%?5q7[8U7|/g;l-x四、近期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n'O&k,l6[2007年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需要货币政策调控加以缓解。但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进一步突出,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v6p-U0N2M现阶段,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导致基础货币被动增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下降。为了保持国内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中央银行需要对冲外汇占款,保持基础货币的平衡增长。而中央银行在对冲外汇占款时,经常会面临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冲突问题当。当中央银行收回流动性导致利率上升,或直接提高利率以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时,会使国内利率水平相对国外来说上升,吸引资本流入,反而加大本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外汇占款进一步增加。前一段时期,由于美国持续加息,美国的利率水平高于我国,因此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冲突问题相对缓和。近期,随着美国经济趋缓,美联储停止加息,而我国由于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市场利率逐步回升,这使得美国与我国之间的利差逐步缩小,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利率调节的空间。面对2007年的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需要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保持价格稳定;继续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多方面采取着眼于中长期的综合性措施.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实现向以内需为主导、内外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我的论文]关于我国2009宏观经济态势与货币政策调控(2010-07-2317:43:50)标签:财经by居民消费宏观经济中国分类:我的作品摘要: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严峻。本文主要通过讨论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与物价的关系,进而比较近几年来经济形势与居民消费的相关联系,再通过居民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得出货币政策对经济和居民消费的byicedin小冰影响。关键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影响一、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回顾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经济是持续增长的,根据任建雄教授上课提供的资料来看国家统计局在2009年1月14日公布最byicedin小冰终核实的2007年GDP比初步核实数增加了7776亿元人民币,现价总量为257306亿元。比初步核实数提高1.1个百分点至13.0%,这也是1994年以来中国GDP最高增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本轮经济周期在2007年达到顶峰后,2008年的回落态势比原先预期的要更加显著,这也更好的说明了我国经济在2007年度过火的程度。而在1月22日公布的2008年GDP指数中增幅为9%,这相当于较2007年回落多达4个百分点。当然,2007年GDbyicedin小冰P增速过快,可能会凸显2008年的经济回落的态势在加快。因此我们要着重于提高宏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提供适宜的环境,具体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上增强建设。当然,原因是不是唯一的,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调整结构的同事还必须深化经济改革。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从课堂上的任教授提供的图中,我byicedin小冰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自80年代以来发生了五次通货膨胀。而物价回落却各自用了不同的时间。其中1985到1986年经历的一次通货膨胀,价格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12个月,1987到1990的通货膨胀中价格从8%以上控制到5%以内却用了29个月,比前一次所花的时间更长,到了1992到1997的通货膨胀,价格从8%以上控制到5%以内用了52个月,物价高涨水平持续的时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是在2008年的2月,物价回落到5%以内却只用了短短的6个月时间。2007年byicedin小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上涨4.8%,2007年CPI总体呈上升趋势,而2008年全年CPI上涨5.9%,涨幅比2007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三、货币政策调整后居民储蓄对消费的影响从任教授上课提供的“1992-2007年中国储蓄率变化”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也随之提高,但储蓄的增长势头过于猛烈,导致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而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过快。从1993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