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陈晓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能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具体行为。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陈旧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思想在数学课堂上还占有相当的势力。上课“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不顾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现状,盲目追求“高起点、快节奏、大容量”;迷恋“题海战术”,资料横飞,作业成堆。学生疲惫不堪,身体受到摧残,个性被抹杀了、锐气被钝化了、灵气被扼杀了,这样的学生谈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智能,应放手让他们探索、联想、猜测、归纳、发现、论证、争辨,在解题时,特别是解题的“攻坚”时刻,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突破,以至成功。即使走了弯路,也应该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纠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但决不要越俎代庖。例如:特级教师吴亚宪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时,一开始教师就能充分创设情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让学生测量手中的学具——圆的周长,并问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回答:“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如果是一个大的圆形水池,你还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还有什么办法?”学生思考后说:“可以用绳子在圆形水池边绕一周,就能测出圆的周长。”接着老师边演示边提问(把一根线的一端拴上小球,在空中旋转):“你还能用以上方法测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说肯定不行。那么圆周长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个个跃跃欲试,急于探求出一种新的方法。这样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唤醒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二、优化训练,启迪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现代教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会学生掌握前人总结出的书本知识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思维训练途径,以达到启迪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1、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提出者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教学时要鼓励、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冲破思维定势,闪烁出创新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强行将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轨道,而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事实上,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如果潜藏的智能充分挖掘,各异的个性充分展示,那么形成的集体智慧将远远超过教师那“聪颖的大脑。”师生间、同学间智慧的互补、互促、互启对学生的成长,乃至对教师的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譬如这样一道题:有某种三色冰淇淋45g,绿色、红色和咖啡色配料比为1:2:6,这种三色冰淇淋中绿色、红色和咖啡色配料分别是多少?常规就是“比例分配法”,但若提问:“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思维马上就会活跃起来,开动脑筋,纷纷举手抢答,肯定会说出列方程法、分数乘法等,有的学生列式子可能还更独特,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2、激活想象力康德说过:“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再认识功能”。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开想象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启发他们合理的想象,从新的角度灵活地解决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P是BC上任意一点,PE⊥AC交CA的延长线于点E,PF⊥AB,垂足为F。求证:PE+PF=CD。”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类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通常用“截长补短”法,问题即可求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模式,我借助图形特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渐渐地有同学提出“利用锐角三角函数”,PE=PBsinB、PF=PCsin∠ACB、CD=BCsinB,PE+PF=PBsinB+PCsin∠ACB=(PB+PC)sinB=BCsinB=CD,方法独特,值得表扬。因此,只有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提出如此独特的思路。3、鼓励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假设、猜想,去探求知识规律,以培养学生直觉思维。数学中常由此及彼进行类比联想,然后进行大胆猜测,实现认知上的突破。许多数学理论的起源往往是猜想,正如波利亚所说“:我要向所有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提出:的确,我们应该学习证明法,但我们也应该学习猜想法。”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数学猜想,对于他们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敢于探索、善于探索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例如:在教学“等腰梯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示图形:有的学生看到图形后稍加思索就说出答案。问他为什么能迅速说出结果时,他说:“过去学过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把等ABCDEFP腰梯形两腰延长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可见两底的垂直平分线是等腰梯形的对称轴。”这样,先直觉猜想判断,再分析验证,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三、体验成功,享受创造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一个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任何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探求成功的勇气。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就一定能够激发他们再次创造的强烈欲望。因此,教师要设法“引渡”,使他们能够成功地到达知识的彼岸。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课前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b、c的正方形。上课时要求把它们像下图那样拼成两个正方形,并动脑思考a、b、c三边具有什么关系,看谁能最快发现其中规律?ANMBC等腰三角形MNABC对比、联想猜测、归纳aaaabbbbccccaaaabbbbbaccba面积相等S1=4×ab+a2+b2S2=4×(ab+c2)几分钟后许多同学都表述了自己的发现:a2+b2=c2,而且有些同学利用了更独特的拼图方法。我立即鼓掌称赞:“这是一个新的发现,有创见性。”并告诉学生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记载,可见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而且称同学们都是当代的“小数学家”。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充满了成功的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并为他们进一步探索、创造奠定了基础。总之,我们的学生面临着社会及世界的挑战和竞争,他们必须学会创新。正如一位哲人说过:“学校应使每一个学生从中学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创造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灭。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