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开好脑力激荡会议作者:波士顿顾问公司(BCG)BCG智库资深顾问、研究专家LucdeBrabandere,BCG资深全球专家AlanIny,二人曾合著《跳入新框框思考:企业创造力新模式》一书,于2013年出版。很多人对脑力激荡误解了。它不是跳出框框、天马行空的点子大会,而需要定义问题,并建立一个新的框框。想不出好点子时,先不要急着怪脑力激荡不管用,否则就像手指被铁锤敲到,就再也不用铁锤一样。把问题推给工具,永远比质疑自己的技巧容易许多。但一味寻找怪罪的对象,会导致你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许多主管往往以为,只要把团队召集到会议室,提供饮料点心,含糊地说希望大家跳脱框架思考,所有的点子都是好点子之类的话,众人的创意就会大爆发。事实上,这种做法通常只会让所有人经历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时光,而且无法创造实质的成果。其实,这个情况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不过,饮料点心倒是多多益善)。人类的大脑天生就不适合跳脱框架思考。我们需要各种不同的框架(box),也就是各种思考模式、架构与理论,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策略、市场区隔与愿景,以及其他的框架,可以帮助企业领导人理解与简化自己眼前的花花世界。要驱动创意的爆发,领导者要为团队打造新的框架,然后让团队成员在里面,自由而且有效地进行脑力激荡。例如,知名文具品牌BIC跳脱原本的企业定位“我们制造平价原子笔”,转变为“我们制造平价塑胶消费用品”,并因此缔造了数十年的成功与成长。简言之,好的脑力激荡不是随便开个会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根据数十年来帮助客户激发创意的经验,我们提出下列五项建议。只要遵循这五点建议,你就可以透过脑力激荡会议,获得实质而且有价值的洞见。有趣的是,这些建议的重点几乎都是开会前与开会后该做的事,而不是建议你在开会时该怎么做。因为开会本身通常不是问题。真正需要调整的,是人们运用脑力激荡会议的方式。1、有效界定问题是成功的一半据说,爱因斯坦曾说,“假如我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解救全世界,我会花五十九分钟来界定问题,然后花一分钟来解决问题。”这个说法或许有些极端,但清楚点出有效界定问题的重要性。一针见血的问题可以明确界定思考的范畴,奠定成功的基础。脑力激荡时所使用的问题,必须明确而且具体,让参与者立刻知道自己可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典型的问题像是:“我们要如何……?”或是“假如……会如何?”它必须让人出于直觉就能明白。举例来说,问题不要太过广泛,像是“如何在印度市场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就太过广泛,最好把它改成“我们如何让住在孟买的二十五岁女性,积极地向朋友推荐我们的产品?”同样的,航空公司要思考的问题不是“我们该如何想出新的行销概念?”而是“我们该如何让住在洛杉矶和纽约的商务人士,在预订班机时,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公司?”或是“我们该如何让公司的新用户,把我们公司的网站设为浏览器的首页?”2、打造利于激发创意的情境精心规划会议的情境。尽量召集不同观点的人一起开会,甚至是顾客或专家。例如,我们有一次为某儿童用品公司举办脑力激荡会议时,邀请了一位玩具店老板和一位童书作家一起参加。尽量让参与者摆脱他们的日常工作,跳脱原有的观点,抛开平常的压抑与束缚。鼓励所有人全心参与活动,让资深和资浅的成员都能安心分享他们的点子,使他们连看似愚蠢或天马行空的点子,都愿意提出来。确保所有人在活动中保持相同的心态。开会时最怕出现的情况是,会议中有一半的人努力想出新点子,而另一半的人却拼命挑剔这些点子。3、先检视与质疑既有的思考框架所有的重大创见都始于观点的转换。不论探讨的主题是关于企业成长、变革管理、策略规划、降低成本,还是产品或营运模式创新,脑力激荡的第一步,都是界定与质疑所有人既有的思考框架,并且决定哪些框架需要重新评估或换掉。因此在开会时,首先要广泛列出大家对公司既有的看法与假设。然后加以讨论,一同决定哪些框架仍然适用,而哪些需要重新定义。例如,我们最近和某个政府承包商合作。在开会时,我们首先理清,所有人对于如何与不同的政府部门合作,如何进行研发工作、如何销售产品,有哪些共同的想法。4、引进可能适用的新框架,以激发创意人们经常感叹,脑力激荡所产出的点子不是太普通与平庸,就是太天马行空与不切实际。因此,引进新框架可以平衡上述情况。不过在进行时,事先清楚了解自己想达成的目标,会比较有帮助。请先确定脑力激荡的主持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而且能够有效推动会议的进行。请把主持人的角色想成一位公车司机:优秀的公车司机必须受过训练、做好准备、随机应变,而且保持警觉。他必须非常了解交通规则,而且一辆公车上只能有一位司机。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主持人,你可以先自行演练,提出你准备好的问题,再运用一些带领脑力激荡的技巧,包括改变观点或是类比法。这个练习可以让你更加清楚,哪些议题适合在活动中讨论,而哪些不适合,以及成功的活动应该如何进行。此外,你也可以透过这个练习,发展一些范例,与大家分享。5、脑力激荡会议结束以后人们有时候会说,脑力激荡会议确实激发了许多好点子,但却无法驱动后续的行动或改变。你可以在会议结束前,让大家对所有的点子加以表决,做出结论,但不可强迫所有人必须得到共识。给与会者一点时间,让想法持续发酵,有些人甚至会在会议结束后,想到更多的点子。将大家发想的点子排定优先顺序,并明确规划执行方式,然后把这些结果告知所有的与会成员。“我们是什么?”任天堂(Nintendo)在1889年成立时,是一家游戏卡公司。但它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动游戏机与游戏软件制造商。任天堂领导人对公司的基本想法,必须经过什么样的转变,才能让公司变成现今的样貌?假如公司领导人问:“我们应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让公司得到成长,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展开典型的脑力激荡,努力跳脱框架,激发创意。或许,他们真的可以想出一些新点子。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在既有的框架里打转,陷入“我们是一家游戏卡公司”的思维,然后发想出新型态的游戏卡,并且持续被困在对任天堂的既有想法与假设里。事实上,真正的情况很可能是,他们开始质疑自己既有的核心思维:“任天堂是什么?”“我们的顾客是谁?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谁?”然后跳脱既有框架,发想出极受欢迎的Wii和玛利欧兄弟(MarioBros)。请切记,为了激发创意所进行的脑力激荡活动,并不是毫无目标、随意进行的活动。你需要花时间界定问题,检视并质疑既有的思考模式与假设,然后才可以开始运用脑力激荡工具与原则,最后得到有意义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坦然接受,任何创意活动中必然附带的模糊地带。你无法让创意工作坊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你的规划进行;也无法预期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只因为你的时间有限,或是情况危急。请你预留一些空间给意料之外的事物,随时保持怀疑的态度,允许自己和团队成员,在不同的框架里思考。■附文:“头脑风暴”不能带来好创意现实中关于“框架外创新”的最普遍的实践,是“头脑风暴”。BBDO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于1953年发明了“头脑风暴”这个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沟通和团队合作来激发员工的创意。他认为,在一个畅所欲言、不加评判的氛围里,人的创造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他坚信,一群人的集思广益远比每个人各自为政更能激发创造力,人们在群体中提出的建议越多——哪怕这些建议与主题毫不相关,产生好创意的概率就越高。大浪淘沙后,总会留下闪光的金子。“头脑风暴”这种方法便于操作,易于普及,且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所以深受欢迎,并以迅猛之势席卷各类商业或非商业组织:广告公司利用它寻找创意,制定新的广告策略;工程人员利用它解决研发过程中的难题;许多管理者也经常邀请各级员工共商大计,以推进公司的发展。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术界便开始质疑和研究奥斯本“头脑风暴”的有效性,研究问题包括:团队的最佳人数?“头脑风暴”进行的最佳时长?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进行“头脑风暴”与各自解决问题相比有哪些优势?最后这个问题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头脑风暴”小组提供的建议数少于以个人形式提出的建议,在创新性上也次于以个人形式提出的建议;最佳参与人数为四人,与“人越多越好”这一普遍观念相矛盾。最终研究人员得出一个结论:“头脑风暴”法并不会催生更多创意。对这个结果的解释是:首先,在“头脑风暴”小组,人多,干扰多,个人的思维会受影响;其次,部分人只会作壁上观,贡献较少;最后,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这可能是更主要的原因:人们害怕受到否定,尽管这个场合鼓励畅所欲言,但没人愿意做被攻击的靶子。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方面,用好“头脑风暴”,破出事物表象,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