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铍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它的电子组态为()(A)2s2s(B)2s2p(C)1s2s(D)1s2p2.()原子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A)氢(B)钾(C)钙(D)锂3.()原子不会出现反常塞曼效应.(A)氢(B)钾(C)镉(D)钠4.若原子处于P1/2和S1/2状态,它们的朗德因子g的值分别为()(A)1和2/3(B)2和1/3(C)1和4/3(D)2/3和25.若原子处于D2和S1/2状态,它们的朗德因子g的值分别为:()(A)1和2/3(B)2和2/3(C)1和4/3(D)1和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B)钾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C)钙原子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D)锂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7.下面的表述中()是正确的(A)为便于描述,光谱学用希腊字母作电矢量平行于磁场的谱线的标记(B)为便于描述,光谱学用希腊字母作电矢量平行于磁场的谱线的标记(C)为便于描述,光谱学用希腊字母作电矢量平行于磁场的谱线的标记(D)为便于描述,光谱学用希腊字母作电矢量垂直于磁场的谱线的标记8.电子的自旋磁矩s和自旋角动量ps的关系为()mm2m2m9.若原子D2和S1/2状态,它们的朗德因子g的值分别为1和2,则相应的能级的重数()(A)分别为单重和三重(B)均为单重(C)均为双重(D)分别为单重和双重1.钾原子的第十九个电子不进入3d态而填补在4s态,其原因是()(A)3d轨道有贯穿(B)4S态能量低于3d态能量(C)4s是圆形轨道(D)3d轨道极化作用大2.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中各壳层和次壳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A)n1)(B)n,1(C)2n,1)(D)2n,13.原子M壳层最多可容纳电子数()2212eeee(A)p(B)p(C)p(D)p1222(A)2(B)18(C)4(D)84.原子K壳层最多可容纳电子数()(A)1(B)2(C)4(D)65.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A)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B)碳原子有4个2P电子(C)3d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6(D)碱金属元素的电离能最小1.关于氦原子光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激发态是亚稳态;(B)第一激发态与基态能量相差很大(C)1S2PP2,1,0能级是正常顺序;(D)三重态与单态之间没有跃迁2.某原子的两个等效d电子组成原子态为G4,D2,S0,F4,3,2和P2,1,0,则该原子基态为()(A)S0(B)G4(C)F2(D)F43.设氦原子(He)只存在状态1s2pp2,1,0和1s2ss0,可观察到谱线为()条(A)1(B)0(C)2(D)34.LS耦合中关于J的选择定则为J0,1(00除外),其中00除外的原因是由于()(A)宇称守恒;(B)轨道角动量守恒(C)泡利原理限制(D)总角动量守恒5.同科电子是指()的电子(A)n,l都相同(B)n同而l不同(C)l相同(D)n相同6.在LS耦合下,两个等价p电子能形成的原子态是()(A)D,D;(B)P,D,P,D;(C)D,P,S;(D)D,D,P,P,S,S7.镁原子(Z=12)处于基态时价电子的电子组态及基态原子态应是()(A)2s2sS0(B)2s2pP0(C)3s3sS0(D)3s3pP08.处于L=3,S=2原子态的原子,其总角动量量子数J的可能取值()(A)3,2,1;(B)5,4,3,2,1;(C)6,5,4,3;(D)5/2,4/2,3/2,2/2,1/22据是()(A)泡利原理;(B)朗德间隔定则;(C)洪特定则;(D)能级的位移律10.设氦原子(He)只存在状态1s2pp2,1,0和1s2ss0,观察不到谱线的原因是()3111331133311311331311313131313111339.某原子的两个等效d电子组成原子态为G,D,S,F和P,确定该原子基态为F的依31(A)P能级与S能级之间不能跃迁;(B)单重态与三重态之间不能跃迁;(C)1s2p组态不能耦合成p2,1,0态;(D)1s2s组态不能耦合成s0态11.LS耦合下,关于J的选择定则为J0,1(00除外),其中遵循总角动量守恒的是()(A)J0;(B)J1;(C)J1;(D)00除外12.(A)电子(B)质子(C)中子(D)光子13.镁原子(Z=12)处于基态时价电子的电子组态应是()(A)2s2s;(B)2s2p;(C)3s3s;(D)3s3p14.处于L=2,S=2原子态的原子,其总角动量量子数J的可能取值()(A)3,2,1;(B)4,3,2,1,0;(C)6,5,4,3;(D)5/2,4/2,3/2,2/2,1/215.单个f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A)j=3,2,1,0;(B)j=3,-3;(C)j=7/2,-7/2,5/2,-5/2;(D)j=5/2,7/216.单个P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A)j=3,2,1,0;(B)j=3,-3;(C)j=7/2,-7/2,5/2,-5/2(D)j=1/2,3/21.证明电子具有自旋的实验是()(A)粒子散射实验(B)夫兰克-赫兹实验(C)史特恩-盖拉赫实验(D)戴维孙-革末实验2.原始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是想证明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后来结果证明的是()(A)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B)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C)轨道和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D)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不成立3.有关锂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主线系是由各高能态向2S能级跃迁产生的;(B)锐线系双线结构的间隔是相等的(C)主线系双线结构的谱线间隔不相等;(D)第一辅线系有两个线系限4.有关锂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主线系是由各p能级向2S能级跃迁产生的(B)锐线系双线结构的间隔是相等的(C)主线系双线结构的谱线间隔不相等31n,l(D)第二辅线系有一个线系限5.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A)2条(B)3条(C)5条(D)不分裂6.碱金属原子的能级与氢原子的能级相比较,则正确说法()(A)相同n,碱金属的能级略高,随n和ι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减少(B)相同n,碱金属的能级略低,随n和ι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增加(C)相同n,碱金属的能级略低,随n和ι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减少(D)在不考虑精细结构时,两者能级基本上重叠7.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产生是由于()(A)相对论效应(B)原子实的极化(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8.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产生缘于相对论效应(B)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产生是缘于原子实的极化(C)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产生是缘于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产生是缘于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n(n)nnnn10.氢原子分别处于3D3/2,3P3/2和3P1/2状态,这些状态对应的能级()是相同(不考虑兰姆位移)(A)都不同;(B)3P3/2和3P1/2相同;(C)都相同;(D)3D3/2和3P3/2相同11.对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中不存在原子实极化现象;(B)氢原子中存在原子实极化现象(C)氢原子中存在轨道贯穿现象;(D)以上说法均不对a米)(A)13.6eV(B)136eV(C)13600eV(D)1.64keV13.6*121/9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与碱金属原子的选择定则不相同*2ZR9.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可以表达为以下三种形式:T、T以及()2R(A)T;(B)T;(C)T;(D)T222222222-348712.(Z=11)的电离能为()(h=6.63x10焦耳.秒,c=3x10米/秒,R=1.097x10-1(B)氢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与碱金属原子的选择定则相同(C)氢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与碱金属原子的选择定则的l相同,j不同(D)氢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与碱金属原子的选择定则的l不同,j相同14.碱金属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为l1;j0,1,对于氢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与上述选择定则()(A)不同(B)相同(C)l相同,j不同(D)l不同,j相同1.某原子的能量En与n的关系是()nRhcn2.氢原子光谱项T(n)的表达式为()nnRn3.处于第三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玻尔轨道半径(设r1为氢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为()(A)16r1(B)r1(C)4r1(D)9r14.由玻尔-索末菲理论,氢原子主量子数n=4,则电子的圆形轨道为()种(A)3(B)6(C)5(D)15.证明了原子空间取向量子化的实验是()(A)粒子散射实验(B)夫兰克-赫兹实验(C)史特恩-盖拉赫实验(D)戴维孙-革末实验6.氢原子赖曼系第一条谱线波长为1216埃,12次电离的铝离子赖曼系第一条谱线波长约()埃(A)11(B)12(C)9(D)7.222RhcnZRhc(A)E(B)E(C)ERhc(D)E222RRnR(A)T(B)T(C)T(D)T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