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尊重意识塑造友善品格尊重教育作为基础道德教育的切人点,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实施多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德育作为基础德育的合理延伸,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尊重教育的实施,巩固尊重教育的成果,使受教育者成为懂得尊重并力行尊重的现代型人才。这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要求。尊重是对人或物采取的尊敬与重视的态度,体现为观念和行为的统一。尊重什么,如何尊重,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的尊重教育不能仅仅止于“尊敬老师”、“尊重老人”等规范层面,而应该进一步深人到意义层面,使大学生真正从价值观念上理解、认同、接受并遵从尊重教育。第一节尊重的含义一、尊重的内涵(一)什么是尊重?尊重指敬重、重视。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生活中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友情。尊重教育作为基础道德教育的切人点,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实施多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德育作为基础德育的合理延伸,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尊重教育的实施,巩固尊重教育的成果,使受教育者成为懂得尊重并力行尊重的现代型人才。这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要求。尊重是对人或物采取的尊敬与重视的态度,体现为观念和行为的统一。尊重什么,如何尊重,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的尊重教育不能仅仅止于“尊敬老师”、“尊重老人”等规范层面,而应该进一步深人到意义层面,使大学生真正从价值观念上理解、认同、接受并遵从尊重教育。从意义层面论,大学生的尊重教育不仅仅有政治意义的尊重教育,也有法律意义的尊重教育,还有道德意义的尊重教育,三者分别体现着相应的政治价值观、法律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并共同构筑了高校大德育的思想内涵。(二)尊重教育道德尊重即道德意义的尊重,是一种内涵着道德期许的道德态度。相较于政治尊重和法律尊重,道德尊重的客体主要是人,并且主要是个体的人。因此,道德尊重的思想实质就是建立在真实平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它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存在、能力和选择,理解并关爱他人,富于同情心,反对以任何借口侮辱人、强加于人甚至践踏人的尊严的行为。这个意义上的道德尊重普遍地发生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大学生的品行养成和心质状态影响尤为直接和深刻。以往高校德育所作的尊重教育,通常是立足于道德尊重,主要涉及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尊重自然诸方面,其中尊重社会和尊重自然是尊重自我和尊重他人的变换形式。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都只是大学生道德尊重的外在表现,尊重作为观念和行为的统一,支撑这些外在表现的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真实平等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德育的尊重教育,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就是要从源头做起,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明确什么是以及为什么需要道德尊重,以此避免尊重教育的礼仪化、表面化、低幼化的倾向。真正的尊重必须以真实平等为条件。维护等级制度的封建道德、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道德,都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没有真实平等可言,因此这些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无论以何种形式和面目倡导人权、尊重人的价值,都不具有普遍意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从经济、政治和法律上保障了劳动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平等,为真实意义上的道德尊重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条件和途径。然而,观念性的变革总是迟滞于结构性的变革,由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残余影响,当代大学生仍然存在诸多与现代文明的真实平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协调的观念。比如部分大学生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奉,就与道德尊重的基本要求大相径庭,它所导引的往往是占有、攻击、暴力、贬损、伤害等负性心质与行为。因此,大学生的“人中人”教育,对多样性的肯定,对高下性的鄙弃,应该成为大学生道德尊重教育的重点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惟其如此,才能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单一化、片面性的成功追求,宽容并允许失败、宽容并尊重自我、他的多样性人生选择。这样一种价值观念的树立,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当前的“就业难”并不是真正的无业可就,而是源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对不同“业”的等级歧视。(三)传统文化中尊重生命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贵生”观念,首先表现在对人之生命的珍视上。西周时期,周武王提出“惟人万物之灵”的主张。人为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是最为尊贵的。马厩失火时,孔子“问人不问马”,把人的生命看作第一位。孔子反对轻易剥夺人的生存权利。《论语·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孔子认为,即使对“无道”之人,也不能轻易言杀,要通过加强道德教化使其改过。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贵生”思想,主张“仁政”,极力反对滥杀无辜。他说:“杀一无罪,非仁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认为只有“不嗜杀人”的君主才具有统一天下的资格。战围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苟子也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家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贵生”思想。老子反复强调生命的重要性,谆谆教导世人“修身”、“存身”、“保身”。他反对世人于外在名利的追逐而主张全身葆真,认为:与生命相比,名利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连“天下”也不足论。他说:“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他认为,君主贵天下而轻身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存身”就是“贵生”。老子反复倡导“摄生”、“益生”、“长生”、“贵生”。老子企慕长生,并提出自己独特的“长生久视”之道:“治人事天,莫若啬。”[5]2昭这里,“啬”指爱惜、保养生命力,使生命之根深固。基于对生命的珍视,老子强烈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不祥之器”,并说“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贵生”理论。他在《骈姆》中批评人世间的生命异化现象说:他认为,名利、天下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本身才是人之最为重要者,他劝告世人要善待生命,以“终其天年”。秦汉新道家禀承了先秦老庄道家的“贵生”思想。《吕氏春秋》说:“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提出以“贵生”作为判断行为得失的标准。《淮南子》也提出“大己而小天下”、“生尊于天下”、“身得则万物备”等观点。诞生于东汉的道教,更加重视人之自然生命的延长,明确提出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为其宗旨。在道教思想体系中,一切教理、教义都是围绕生命而展开的。可以说,对生命的渴望与对人世间的挚爱,是道教最重要的精神。佛教于两汉之际传人中国。从踏上中土的那天起,佛教就开始了其中国化历程,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印度原始佛教中的无生、厌世思想被注入了贵生、乐生的情愫。中国佛教虽然也宣扬“四大皆空”思想,但并不否定生命的意义。如《因缘义》说:“凡含灵之性,莫不乐生,求生之路,参差不一。⋯⋯好生之性,万品斯同。”“乐生”是有情识、有灵性之物的自然本性,尽管求生之路各不相同,但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是没有区别的。基于这种生命观,中国佛教坚决反对轻生行为。明代高僧紫柏真可说:“故有志于养生者,生不可轻。如果重生,先养其主。主者谁?主乎生者也。”中国佛教孜孜于现世解脱之路的探求,提倡人间净土,禅宗甚至提出“快乐无忧,故名为佛”命题(牛头法融语),把印度佛教所宣扬的彼岸世界的佛国,落实到了此岸世界,佛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神秘的、外在力量,而是一种内在于每个人心中,只要抛开外来的烦恼,回归自己的本心,就能达到的愉悦境界。综上所述,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在理论内涵与表现形式上都有实质性差异,但在“贵生”、“乐生”问题上三家思想是一致的,三家共同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大厦。当代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应该凸显这些“贵生”、“乐生”思想,帮助大学生们体认生命的神圣性,从而增强抵御各种挫折、困难及悲观、厌生情绪影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