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南师附中高一14宋鼎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长三角地区现存的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和由其演变而来的海派文化的特点特征,并对其在地区发展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进行剖析。标签:吴越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基本步入小康社会之后,人们的生活日趋开始关注于更高层侧的文化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因此,研究长三角的文化发展以及对地域发展的作用就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进行介绍和对其前途的展望,来分析文化对长三角地区的作用。1.吴文化1.1.吴文化概述吴文化,又称吴越文化、江南文化。顾名思义,吴文化以春秋时期的吴国为中心,即现在的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东地区为土壤发展而来的文化。吴文化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期就不断发展,大抵包含有语言、经学、史学、文学、美学、戏曲、建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多元文化体系。下面就作者的了解,浅谈其中的几项。1.1.1.吴语根据资料显示:在吴越通行非汉语的古越语的上古时代,我国南方汉语系统唯有楚语。自吴越归人楚的版图列为东楚之后,楚语就东传至吴越地区,并在古越语的底层上发展。秦汉以降,又受南下的军人士宦带来的中原汉语影响,逐渐发展形成江东汉语方言——江东语,即吴语的祖语[1]。随着中国历史进程中南北方不断的交流,汉代以后吴语受到南下北方语言的影响,尤其是晋室南渡大量移民的涌人,吴语也随之发展变化。但是吴方言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地域特点,正如自居易所云“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在唐代吴语仍然与中原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2]。在今吴语中还可看到与普通话差异较大,而与侗台语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语音、语法、词汇上都有所表现,应该是吴方言的底层,即古吴越语的遗存成分。它们当是古吴越人在学得汉语后,遗留在新学语言中的旧语言的沉淀和化石[3]。1.1.2.吴戏曲江南水乡,素来是我国文化盛产之地,其中繁衍出的各类剧中,大多以地方命名,包括昆剧、锡剧、沪剧、甬剧、湖剧、姚剧、扬剧、淮剧、越剧和苏州评弹等。吴越戏曲历史悠久,现在大多已经声名远扬至海外,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标杆。根据秦榆编撰的《中国文化性格》一书,唐时,越州即有参军戏,皆当时文士所作。南宋,主要演出诸宫调及杂剧,曲艺则数鼓词。当时,已有本地的“村伶”,村伶还组班演出。戏文人元,与北曲元杂剧对称而名为南戏。明嘉靖、隆庆年间,昆腔由吴中一带迅速传播到江浙各地。万历年间,昆腔大见流行,越中士大夫纷纷组成家班、女戏,声势颇盛。以后家班几经更迭,有的演员在脱离家班后,加人民间班社。其时,演出重视伴奏及服饰、化妆,且部分使用灯彩布景。明末,兴调腔,其时,目连戏自成一系。由于各种原因,吴越两地的很多剧种也已失传,现在流传较广的是昆剧,越剧,绍剧和莲花落等四个剧种。吴越文化博大精深,吴越风土人情丰富多样,在这里我们不是作简单罗列,而是想做出这样一种味道,一种读者喜欢的感觉:这里并不是资源库,而是一个文化的驿站[4]。1.1.2.吴建筑江南水网密布,吴地的民居大多依水而建,并且在构建过程中充分利用近水的优势,形成中国别具特色的江南建筑体系,该建筑体系分为集镇、村落和民居三大类别。根据资料显示,集镇通常表现一些固有特性:沿河流湖泊一面或两面发展,重点集中于河流交叉处,围绕多条河流交织发展……即择水而存,充分依靠水路的便利进行航运工作。吴越地区除了分布较广的水乡村镇之外,在浙南的山地、丘陵地带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在选址、布局方面深受风水与血缘宗法观念所影响,往往讲究山势和水体的“形”、“势”,形成了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方式,民居的建构则体现了较强的封建等级、伦理秩序。吴越文化所影响的区域较广,其间历史、社会、气候与地理环境各异,各地传统民居形式风格也丰富多样,各具地方特色。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以太湖为中心的水乡民居,浙中南的东阳民居与温州民居呈现的却是另一种民居风格。而苏北的泰州民居既与水乡民居有共通之处,又别有特色[5]。2.海派文化2.1.海派文化概述海派文化,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在时代的变迁中吸收外来因素发展而来的文化派系,主要以上海为源地,与“京派”属于一种对立层次,然而其在新中国的土壤上蓬勃发展的潜力却不可忽视。2.1.1.海派文学从进入近代开始,海派文学的发展波澜起伏,在无数的坎坷与辉煌之间交织发展。上海自开埠以来,中西文化的冲撞一直激荡不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殖民话语为主导的所谓“现代性”的文化特征。这一文化特征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构成了早期海派文学的最大特色——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来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在“五四”精神的鼓动下,海派文学形成了海派文学发展的两种面向:一种是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姑且称其为突出现代性的传统;另一种是以左翼文化立场揭示出现代都市文化的阶级分野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姑且称其为突出批判性的传统。上海沦陷其间,精英知识分子力量受到严重打击,都市民间文化又被有意突兀而现,还原出一个民间都市的空问。而张爱玲正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存在体,她的文学创作正是“孤岛”文学的主要代表。张爱玲对都市现代性的奢靡性既不迷醉也不批判,她用市民精神超越并消解了两种海派的传统,独创了以都市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海派小说的美学,从而开创了女性化的海派文学。新中国成立后,海派文学因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成为那个时代被遗忘的文学形式。直到80年代,当“海派”被再一次提起讨论时,海派文学才终于从沉睡多年之后苏醒过来,开始了它新的历程,涌现出叶辛、赵丽宏、王安忆等海派作家。2.1.2.海派绘画从一般意义上讲,“海派绘画”是指鸦片战争(1840)以后,上海作为开埠通商的重要港口之一,吸引了周边地区的画家与上海本土的画家一起形成的画家群。他们的特点是:在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在传统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一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宣扬个性自由:另一方面又结合现时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技法的创新方面,主要是把西洋绘画中的某些技法要素与中国传统的水墨设色相结合。在绘画的观念方面,主要是适合商业社会的世俗化倾向,如民间趣味、雅俗共赏等。海派画家范围主要指在上海的本土画家和在上海居住过一段时间的画家,早期的代表性画家有改琦、费丹旭、钱慧安、赵之谦、任熊、张熊、任颐、朱熊、虚谷、蒲华等。其中改琦、费丹旭等以人物仕女画为专长,画风柔丽,人物形象纤弱,明显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受这一路画风影响的早期画家还有包栋、潘振镛、钱慧安、沈心海、曹华等[6]。3.文化的影响3.1.吴越文化的影响3.1.1.戏曲的发展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的戏曲,包括昆剧、越剧、评弹等等,进入了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中。目前,江浙地区的各个城市早已有了专门观剧的剧院戏院,供市民看戏;而与此同时,吴越戏曲也走出了江浙地带,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的一种剧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著名片段《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以及外国剧本改编的《夕鹤》《哈姆雷特》等等,早已迈出国门,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作者曾在苏州拙政园游历,其中便有一间供给人说评弹以吸引游客,成为往来游客的注意所向。评弹采用的皆是较通俗的吴地方言,细腻婉转,大多是自弹自唱,包括一些传统民间故事和新编剧本。可见准确把握地方文化特点,对于地方人民生活的丰富和旅游业皆有好处。关于戏曲等“非遗”的保护,作者找到一段资料:文化遗产今后发展的趋势是朝着文化产业转化,一旦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效应,将能推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作为有形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精髓,无形文化遗产具有的文化承载意义、广泛的表达形式和传承百年乃至千年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一种更具价值的财富。因此,旅游开发如果能从无形和有形两方面人手,不仅能使该有形资源的内涵更生动、更具有层次性,同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十分有利[7]。3.1.2.建筑带来的影响上文曾经提到过江南的民居,中国的民居建设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其因地制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古典风格建筑。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会徽上,就有化用江南民居的字母,然而这些建筑不仅仅是我国历史上璀璨的一笔、人类生活的居所,也是潜藏的旅游资源。江南地带人杰地灵,曾经建造的古文物建筑如今数不胜数。作者查资料所得:文物资源既是可供观赏的对象,同时又为旅游者提供了参与性活动的场所,例如每年岁末的子夜,大批旅游者来到寒山寺,聆听可以消灾解忧的108下“夜半钟声”。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仅供观赏的旅游资源往往是一次性旅游资源,而可参与的旅游资源常常能够吸引“回头客”,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8]。而且不仅仅是文物,即便是普通的民居群落,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旅游卖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水乡。长三角地带水乡颇多,每一位文人墨客走入水乡,都难免留下隽永清新的笔墨,古时数不胜数,而今也为数不少,水乡对于文学的影响,丰富了自身在大众心中的影响,也大大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内涵。然而最为人所熟悉的水乡,如周庄、乌镇,也就是以旅游业闻名的。以上提供一张表格[8],旅游景点之多,可见江南水乡的发展之繁盛,而水乡旅游以及相关产业每年带给长三角地区的收入,也是不菲的。3.2.海派文化的影响海派文化,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标志,因此在交流甚密的长三角地区,海派文化也拥有更佳的拓展向国际发展的良好平台。因此,如何利用海派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和国际影响力,就成为海派文化发展的关键。资料中有海派文化交流会议中的一段发言稿:“扩大海派文化对国内及国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力,就可以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也让世界进一步地了解中国。只有在西方能认识并接受我们的文化后才能拓展我国的软实力。海派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作出了榜样。然而海派文化作为在上海地区自发形成的区域文化,其国际影响力与国内的影响力还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社会发展对软实力的需求。我们应该从国内国外两方面人手扩大海派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贡献[9]。”因为海派文化,促进中外的交流,而中外的交流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促使着长三角地区成为新兴的工业基地,发展的经济迅速给文化的心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国际地位、经济发展和海派文化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最终推动了长三角地带的综合发展。3.3.海派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促进发展不同的文化存在于同一个地区,必定会发生交流、沟通、冲突与不断发展。而两者碰撞产生的火花,也必然可以使地区文化得到更加的丰富。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员王立人先生写道:吴文化与上海的海派文化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海派文化虽然是一种与传统的吴文化有着一定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形式,但是海派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创新,又从来没有离开过吴文化这一母体。它不但依靠着吴文化的孕育而获得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而且也同样依靠着吴文化的扶植与推动而产生了强大的生命活力。通过这种对于吴文化与海派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的考察,或许能够使我们更为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一番都市文明的洗礼与现代精神的涂抹后,由一个小家碧玉变成为一个大家闺秀的历史现实[10]。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源远流长并且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不管是对于其地区经济的刺激、文化的健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国家地位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考资料:[1]王志邦著.浙江通史第3卷秦汉六朝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2.[2]景遐东著.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09月第1版.[3]董楚平金永平等撰.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2-018)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4]秦榆编著.中国文化性格.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06月第1版.[5]戴志坚,李华珍,潘莹编著.中国民族建筑概览华东卷.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6]何鸿著.艺术品市场管理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