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蓝色海洋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与蓝色海洋战略早在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文末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那时的我还不甚理解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直到后来高中,大学时期接触到的史料越来越多,才逐渐认识到大国崛起的步伐往往是从海洋之路上兴起的,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洋之路也是我们必须发展的道路。历史之鉴,大国崛起从海洋之路开始在央视大国崛起系列片中详细讲述了,对于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最先征服世界的居然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小国,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5月,经过四年的生死考验,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的船队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港,这也正是七十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展示天国德威的地方。与郑和不同,葡萄牙人这次带来的不只是友好的问候,当印度人问他们到来的目的时,达·伽马很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传教和商贸,这正是葡萄牙孜孜以求的目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探索,恩里克王子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欧洲航海家几十年知识和勇气的积累开始转化为耀眼的财富。大英帝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之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取得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36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大国兴衰的历史证明,在海洋贸易日渐兴盛的世界里,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国家富强的道路。最开始的航海大发现主要是想通过开辟航运路线打通亚洲和欧洲的连接。陆地上的丝绸之路经过战乱繁多的中东地区,贸易往来经常中断。但是航海大发现除了开辟了新航道之外,更拉近了世界各地区人民的距离,使地球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从此海上航运日益兴盛,给开辟航路的国家源源不断的带来黄金、香料、资源甚至人力。在今天的世界地理版图上,这种航海大发现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仍含清晰可见。葡萄牙语区除了传统的葡萄牙地区外,还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安哥拉、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佛得角,南美洲的巴西,亚洲的东帝汶等国家广泛使用。西班牙语是拉丁美洲第一语言。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中有墨西哥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在新墨西哥州具有事实上的官方语言地位。中美洲除伯利兹外的所有国家都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南美除巴西、圭亚那和苏里南外的所有国家都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英语更是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在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等全球性组织和协会中广泛运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海洋之路是大国崛起必须要走的道路,中国要实现国家腾飞和民族崛起,只依靠陆地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重视海权,拓展海洋道路迫在眉睫。海洋权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从历史上说中国是一个并不重视海权的国家,我们的黄河文明发源于内陆,具有发达的农耕文明体系,稳固的封建社会制度延续了几千年。自从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之后,近代中国再也没有类似强有力的海外拓展运动。到了清朝时期甚至闭关锁国,主动切断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因此对于海洋的利用和重视是显然不够的。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我国还拥有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3。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在经济方面,海洋是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空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陆地资源不断被消耗,因此海洋资源显得特别重要。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对海上通道有控制权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潜力和势头强劲。中国也不例外,海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地位上升。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GDP5%以上,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还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进口的主要通道。我国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不论是传统的渔业资源,还是现代工业日益依赖的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海下能源资源都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政治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领水附随于领陆。海洋属于领海,坚决捍卫海权,是捍卫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体现。领土完整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为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海洋战略,致力于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从而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军事安全方面,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只有捍卫我国合法的海权,才能保卫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才能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只有维护我国正当的海权才能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如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才能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国家复杂现实环境下的海洋发展之路我国处理与海洋周边国家的关系,遵循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共同开发”的本意是搁置争议、缩小分歧、互利合作,从而取得双赢的举措。但是现在现实情况的发展已经完全背离了这个原则。演变成我们国家搁置争议,别的国家共同开发。我国正面临严峻的海上挑战。东海问题: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线的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388海里,日本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但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台海问题: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现实情况是美国在二战后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管辖,美军撤走后日本接管了这一区域。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挑战,对此问题我们唯有以事实和历史为依据,严格捍卫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其中牵扯到各方面政治力量的斡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虎视眈眈,以日本为首的国际势力浑水摸鱼,对此我们必须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争取和平统一的大业。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也绝不畏惧战争。台海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但是重视海权的发展道路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南海问题:近代史上中国的南海九段线一直没有太大的争议,直到七八十年代后,南海地区探明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南海各个国家分别开始占岛划地,国家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现在南海各方面势力混杂,“九段线”名存实亡,好岛屿已被瓜分殆尽。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西太平洋与南印度洋的远洋局势:一直以来中国海洋力量担负的是防御性的任务,是一直不折不扣的近水海上力量。但是现代航运的发展急需一支可以投送到蓝色大洋的海上力量。着眼现在与未来,西太平洋和南印度洋是国家海洋力量的重点发展方向。虽然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仔细观察世界版图可以发现,我国并不具有直接进入大洋的便捷通道。进入西太平洋我们要越过三大岛链的重重封锁,而这里早已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势力范围。进入南印度洋,我们需要穿越南海、马六甲海峡,这里分布着美国与印度的海洋力量。虽然发展远洋海上力量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我们却要清醒地认识到,近海浅滩只是眼下迫在眉睫的任务,更广阔的远海大洋才是发展海上道路的目的与意义。个人情怀与国家道路的结合作为一名材料人,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得更加具体和现实。现代工业技术和国防力量的瓶颈中很多方面就是因为我们制备和利用先进材料的科技不够强大。在军用技术领域,我们还有较多的科技瓶颈需要突破。比如最新进的四代战斗机歼—20,其上面运用的先进复合材料占整机比重的50%以上。机身表面涂装的隐身材料使战机可以躲过敌方雷达的探测,高强度金属材料的运用使机体力学性能和气动性能上升一个新的台阶,超音速巡航也不再是梦想。但是歼—20身上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自主研发的喷气发动机性能一直达不到要求,具体到材料设计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高温合金的研发没有达到要求。现代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和燃油效率与发动机内部高温气体的温度有非常大的关系,简言之就是更高的燃烧温度可以获得更大的推重比和更高的燃油效率。这就需要超高温合金的开发。另一个方面是航母特种钢的开发和研制。航母甲板用钢具有极高的要求,耐受飞机高温尾气的侵蚀,耐受海水的高盐高碱腐蚀,耐受战机不断起飞降落的冲击,甚至要求具有一定的抗导弹轰击能力。能够满足这样的使用性能的特种钢技术现在只有日美欧等极少数国家,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有很多的路要走。在民用技术方面,我们材料人也有很多的领域需要突破。中南大学的黄伯云教授研究的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片,成功应用于民航客机的制动系统,打破了欧美的垄断,并因此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进步一等奖。LNG(LiquefiedNaturalGas)船是在零下163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LNG船的储罐是独立于船体的特殊构造。在该船舶的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能适应低温介质的材料,对易挥发或易燃物的处理。殷瓦钢是一种常用的低温防护材料,其开发利用和焊接问题都有较大的困难。总的来说,国内LNG船制造技术与韩日等先进LNG船制造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努力突破并掌握LNG船核心技术,才是在日益激烈的全球LNG船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的法宝。总结提出海权理论的美国杰出军事理论家马汉曾说:“不管相邻大陆国家之间的斗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当提出对政治上软弱的相距甚远的地区实施控制时,不管他们是正在崩溃的帝国、无政府主义的共和国政体、殖民地、孤立的军事基地或是小于某种规模的岛屿,最后必须取决于海军力量,取决于海上有组织的军事力量,他们象征着所有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交通线。”“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沿海地区长期保持一支优势海军,这样就会立即使敌人处于一种困难的守势。”同样,对于中国而言,要做到完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也必须拥有一支决定性的海军力量。没有海上力量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就无法搞开发、旅游、管理和执法,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