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试述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步入改革开放,进入当代中国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重要方面的转变:一是社会结构的转变,即从农业的、乡土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的、城市化的、开放的现代社会的转变,这种社会转变是一个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现代化作为世界潮流,其影响几乎波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发展问题;二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生产、交换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社会特殊的进程,与整个现代化进程相比,其转变的时间不是太长,其目标体制的确立将在21世纪中期完成。这是改革问题。这两种转变同时并进,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呈现出结构冲突和体制摩擦交织在一起的态势,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所处阶段作了这样的描述:“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转型是指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是指中国正从不发达状态迈向现代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具有以下几大特征:1、出现了以政府为主向以市场、社会为主的三大结构分化的新格局。2、会组织类型多样化、功能专门化的新格局逐渐形成。3、社会人群出现结构性的群体分化。4、社会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是由以往的亲情关系、熟人关系,向业缘关系、法理关系转变。二、试述当前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建议?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正是体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1.贫富差距拉大。对分配不公,2对不正当支付,社会心理及社会舆论表现出强烈不满情绪。贫富差距过大损坏了社会公正原则,引起社会摩擦。2.社会转型中群体利益的损失。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必然会触及特定群体的利益,体质的转换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3.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负责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利益和价值观念由单一趋于多元。一些人政治观念经济化、宗旨观念利己化、记录观念自由化,对党和政府不信任。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不善于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群众心里存在着“小事化大,大事闹事”的造势心里。认为闹事是唯一解决问题、获取实际利益的办法。5.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策:1.及时掌握社会动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群体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矛盾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得到重视,及早决策,予以防范,努力将群体事件消灭在酝酿阶段。2.建立社会预警体系。从根本上、源头上消除事件发生的土壤和诱因,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3.拓宽并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一是完善信访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如工会等党领导下群众组织的作用,三是开辟网络利益表达渠道。4.稳定局势,谨慎行事。在群体事件的聚集形成阶段,要设法确保事态局面的稳定和秩序的尽量平静,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5.及时反思,公平科学。公安机关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对发生的每一起群体事件都要剖析事件全过程,查明发生事件的原因、形成的过程、组织形式、持续事件、群众提出的要求以及事件造成的危害。客观公正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处置方案。3三、联系实际,试述如何做好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的文化建设可从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入口。1.环境文化。社区环境是社区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它是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维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是社区精神物质化、对象化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社区容貌、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通过社区环境,可以感知社区成员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如社区中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设施可以充分体现社区关怀、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社区理念。2.行为文化。这是社区成员在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这些活动实际上反映出社区的社区风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范式等文化特征,它如社区之“手”,动态地勾勒出社区精神、社区理想等。社区可组织广场交响音乐会、元旦千人舞会、重阳节文艺汇演、趣味家庭运动会、游泳比赛、新春长跑等。3.制度文化。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娱乐、交往、学习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与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理想等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如奖罚分明可以体现出社区的严谨风格,规劝有加可以体现出社区的人性感悟,条分缕析可以反映出社区的细腻规矩等。4.精神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社区独具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等。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如社区举行升旗仪式、评选文明户、学雷锋演讲等。由于精神文化具有明显的社区特点,所以往往要多年积累,逐步形成。四、根具“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这一研究主题,设计出你拟研究4的子课题并写出主要研究内容?子课题为:城市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管理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选择。城市流动人口因城市房价过高、流动人口工资偏低及工作不稳定等因素,获取住房的选择面不多。制造业就业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部分流动人口以未婚女青年居多;建筑业也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行业,以男性劳动力为主,这个行业有较大的流动性。而商业、服务业就业的流动人口比较分散,集中度也低。因而整个城市流动人口住房的选择可能有:一是雇佣单位提供;二是自己租房解决;三是居住在亲戚中;四是集体租赁居住。2.住房设施的配套。从住房的人均住房面积调查;住房中是否拥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的比例调查;住房中的基本家电配置调查,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淋浴设施、空调、网络等。3.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需求。有的流动人口认为城市只是暂时的栖身地,对于住房的要求主要是满足其休息和基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离工作单位近,对住处没有什么奢望。只想有个能挡风避雨、存放少量物件的地方就满足了。4.流动人口的交通工具调查。流动人口的上下班交通方式可能以步行、公交车和自行车为主,对城市步行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影响流动人口出行方式的因素不外有三:出行距离、出行费用和公交服务水平。从而从多方面掌握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和居住意愿情况,是积极探索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切实有效途径。五、试从单位制、街居制、社区制三个阶段阐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但5是我们党没有城市社会管理的经验。面对如何将广大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我们党只有从自己过去的军事组织经验中去寻找。要使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步入正常轨道,首要的工作是将全社会组织起来,构筑有效的组织体系,因而单位制度成为当时选择的最佳方式。单位制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以行政性、封闭性、单一性为特征。单位制在发挥历史作用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后果,形成了总体性社会和依赖性人格。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在从传统的封闭的农耕社会向现代的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变化,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取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些都使得单位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得不走向崩溃瓦解的地步。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公布了城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机构和职能得以恢复。此后,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都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阶段。街道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宽,拓展到社区的方方面面;二是居民自治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在已经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始了居委会直选的试点;三是居委会动员居民和辖区单位普遍开展了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我国城市基层管理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街居制面临着不少现实难题,主要表现为职能超载、职权有限和角色尴尬。进而社区制浮出水面,社区制是对单位制、街居制的一种超越和重整。主要体现在1.从管6理理念上来说,面向全体居民,以居民为主,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2.从管理形式上来说,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强调居民参与。3.从管理目标来说,改变政府管理的唯一主体地位,加强政府与社区的合作,达至善治(即良好的治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大中城市掀起了社区建设的热潮,民政部首先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青岛等城市设立了26个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和经验概括,形成了几种代表性的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有上海模式、沈阳模式和江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