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培养的途径管理学院工程管理1241苗馨予【摘要】环境道德既是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环境道德的培育主要在于内化,体现为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外部道德调控,另一方面要培养个体道德的接受和加强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关键词】环境道德培育可持续发展途径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由于人口剧增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长,超过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调节和净化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走人口、经济、资源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问题的解决当然要依靠完善的制度、严密的法律及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但更重要、更持久的还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人们内心的信念。因此,探讨培养环境道德的必要性、机制和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环境道德培育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是指人们在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对自己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和所持的态度,是人在思考与处理环境问题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当我们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时,加强环境道德培育,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十分必要的。环境道德是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所谓个人自我完善是指个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所采取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和过程。中国历代先哲特别强调道德修养在自我完善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关心自然、热爱生命则是人格完善和人性提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高的“道”和“德”。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儒家将这种仁爱之心从人的领域扩展到一切生命和整个自然界,从而显示出一种博爱的情怀。儒道两家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殊途同归。从“道”的普遍有效性的角度出发,道家提出了“物无贵贱”的命题,认为天下万物在“道德”面前的地位和作用是均一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马克思不认为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是相通的,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存在物”,但这种社会关系却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所拥有的一切价值都是自然界给的。因此,培育环境道德便成为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环境道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前提和保障。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发展保驾护航,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而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最终要依靠于扎根于人们内心的生态良知和道德信念。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自觉地用生态的观点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真切地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与权利,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从这种意义上,环境道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灵魂。环境道德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认识,树立“人与自然互动”的观念。因此,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规划时,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就是尊重、保护人类自身的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以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体系以及节约资源、重视环境、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要吸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教训,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此相适应,环境道德建设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摒弃人类是自然主宰的观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二、环境道德培育的机制环境道德内化的内涵。道德内化可以理解为个体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通过筛选与接纳,将其纳入自己道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信念,成为支配与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对于环境道德而言,内化也就是道德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的道德教化,将环境道德的要求、观念和目标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性的过程。环境道德内化的必然性。环境道德的内化具有必然性,这是由人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首先,环境道德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相对性,它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分阶段逐步实现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环境污染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资源的短缺也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现代化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从过去主要注重人的能力的发展扩展为既包括能力、个性的发展,也包括人的健康与和谐发展。因此,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环境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个性特征上表现为,情感丰富、身心活泼、道德情操良好,对艺术美、社会生活美以及自然美充分追求并且有理解、鉴赏能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在地包含了对自然善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欣赏自然、善待自然、遵循自然,塑造“生态人格”,乃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环境道德内化的过程。环境道德的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2.1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道德主体通过对环境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环境道德观念和概念并加以巩固,最终完成对环境问题和环境道德的理性认识。2.2评判阶段。这个阶段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环境道德要求、环境行为的真假、善恶、美丑提出一定的看法,表现出一定的态度。2.3顺从阶段。这是主体尚未深刻认识和接受环境道德要求时,迫于外在压力不得不遵守和执行环境道德规范,具有明显的他律性。2.4选择阶段。道德主体在评判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或拒斥以及改造和组合,作出弃恶从善的选择,并在认识、情感、意志上自觉地接受环境道德的规范与要求,表出自律的特点。2.5良心阶段。在这一阶段,主体已确立起这样一种道德信念:人不只是全社会的一分子,还是全宇宙的一分子,人有关心动物、爱护生命的义务,因此,道德主体对保护环境有一种超功利的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并自觉自愿地履行环境道德要求,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环境道德相一致能够做出自我评价。至此,环境道德转化为主体良心的一部分,成为道德主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他律与自律达到了统一,环境道德的内化宣告完成。三、环境道德培育的路径加强外部道德调控。外部道德调控主要是指社会道德调控,是培育环境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3.1加强外部道德调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1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使环境道德规范深入人心的有效途径,使道德调控转化为行为主体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动。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借助各种利益机制,以他律性的外在手段引导和诱导道德主体遵守和践行环境道德原则,形成共同的环境道德规范。外部道德调控能够强化人们在实践中对环境道德规范接受和践行的程度,是环境道德内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3.1.2加强法律监管力度。市场经济是一个法治社会和契约社会,单纯依靠道德准则和道德调控并不能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况且道德调控也不是在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内自我运行,必须借助法律的强制性功能和社会组织的制度保障来强化。3.2培育个体的道德接受机制。环境道德的内化过程,是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外部道德调控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于社会个体的道德接受能力。正是有了道德接受机制这个中介,才使得反映客观社会道德关系、道德要求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能为道德主体所认识与理解、吸收与接纳,从而真正地转化为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环境道德教育,应当做到“因人而异”。在个体道德接受机制的培育中,既要考虑个体的需要与心理,又要考虑个体的接受程度与差异,尤其要重视个体道德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道德能力高的个体,往往能够深刻地领悟环境道德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更容易认同和接受它,并很好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3.3加强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培育环境道德的根本途径。道德主体应通过不断地反省,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和习惯并加以克服。尤其重要的是,道德主体还应当把环境道德的培养跟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只有人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才能营造起培育环境道德的社会氛围,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