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概论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代小说之始:从时间上当代小说的基点(从主题学出发)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梁启超:小说可以“兴国安邦”称为“小说界革命”文学研究社:文学写人生了,称为“人生小说“创造社:为艺术的小说(风花雪月,优雅脱俗)而后更看重小说的社会功能。1940年初,《讲话》发表,文学成为政治工具,影响到70年代初。抗战时期:国统区和敌占区盛行小型文艺,解放区盛行赵树理等人的小说,李季诗歌红极一时,其实是对传统原味陕北民歌的粗暴改编,失去原貌。十七年(1949-1966)文艺充满虚假,但作家认为自己很认真,富有生活气息(统一化,政治性,革命性)反思文学主题一.揭示左倾思想的根源:古华《芙蓉镇》张一弓《犯人李狗的故事》王蒙《布礼》《蝴蝶》二.反思普通人的历史责任问题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控诉左倾思想对人性的毁灭,歌颂人性和人情: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刘心武《如意》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戴厚英《人啊,人》小说的特点:形式上,从短篇进入长篇,作家急不可待的心情发泄。作家特点:多为中年人,经历过反右运动,小说主角多为年轻人。旷了节课之后二.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人的关注1981,汪曾祺《受戒》:对生活、自然生机的热爱1982,刘心武、冯骥才、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讨论小说的样式。1982-83《离离原上草》1984-85文化寻根代表:阿城(1949年生)《棋王》、《孩子王》、《树王》(三王)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郑义《远村》三.感觉、意绪、心理和性寻根文学的新变化(情绪小说)刘索拉.表现现代人的普通感受和心理《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寻找歌王》毕淑敏《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恐惧》1988年陈思和、王安忆《两个69届初中生的对话》张贤亮.最早涉性《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之恋》——三恋、《我爱比尔》、《长恨歌》刘恒《白涡》、《黑的雪》、《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白涡》:揭示中国知识分子传流的文化心理、性心理和躁动心态,审视了知识分子的多重性。《伏羲伏羲》:从民族文化视角,具体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渴望、性行为及性体验和悲剧性的结局。四.生存与死亡的主题演变路线1987-1988马原《上下都平坦》洪峰《极地之侧》余华《活着》格非《迷舟》(《收获》1987.6期)主题:生是艰难的,死是容易的多元主题1988-89年,小说主题有出现综合倾向王春波《神吹》(《收获》1988.1期)江灏《纸床》价值:不自觉地写出了传统人格的人无法改变自己境遇的悲剧池莉《烦恼人生》关注人生,并以充分原色化的笔调表现出来。1990年代的小说:数量大,但大手笔、大制作缺乏,发人深思的作品寥寥无几。21世纪以来的小说新现象:网络小说,新人类小说,另类小说,美女小说等。另类小说的意义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上。《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对典雅、尊贵仰慕等价值的主动抛弃。结语:当代小说已从当纯追求意义价值中走出,进入语言学的审美局面。第三讲.中国当代新潮小说家专论新潮小说(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大胆创新和激进实验。1985年下半年出现两个倾向:纪实小说大量出现,新潮小说1.莫言1955年生.山东高密《莫言文集》1-5卷篇目:透明的红萝卜》(《中国作家》19852期)《红高粱》《红煌》《环状闪电》《欢乐》《狗道》《枯河》《复仇记》《金发婴儿》《丰乳肥臀》莫言小说特点:1.奇异的童性感受能力。2.内在的犯罪感和压抑感。2.残雪女1953年生原名邓小华河南长篇《突围表演》《思想汇报》《苍老的浮云》《黄泥街》《五香街》《山间小屋》3.史铁生1953年生北京1959年赴延安插队务农1972年瘫痪《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苦琴弦》《插队的故事》文集《病隙碎笔》后期新潮小说家1.洪峰原名赵洪峰男1951年生东北师大《奔表》1986超越了现代观念小说《朝海》1987超越了文化寻根小说《极地之侧》1987超越了对马原形式小说的认同长篇:《东八时区》《当代英雄》《终年底线》2.余华1960年山东高唐北师大中文系《余华作品》三卷长篇:《活着》1995中短篇小说:《世事如烟》《现实一种》《十八岁出远门》《偶然事件》《河边的错误》《难逃劫数》《许三观卖血记》特点:冷峻宁静,叙述空旷深邃高远3.苏童男1963《1934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红粉》《南方的堕落》《米》《离婚指南》《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对妇女的残害)苏童与莫言:一条线但二者不同莫言:张扬野性,崇敬祖辈放荡不羁的生命意志,渲染红色苏童:批判地审视传统力量,偏爱白色,人物虚弱无力苍白。4.杨争光1957年陕西乾县山大中文系先写诗歌,后写小说《黑风景》《赌徒》《老旦是一棵树》《从两个蛋开始》《流放》《棺材铺》审美特征:陕北风情揭示出贫瘠地区的人们内心的贫乏和外在行动的麻木。《叛徒刘法郎》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批判《高坎的儿子》《他好像听到了一声狗叫》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转态。美学风格:潇洒,体现出一种哲学抽象意味。第四讲.现代观念小说——体现了现代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构成新潮小说的第二个层面1.生存与批判的主题代表作家:首席刘索拉其次是王朔1.刘索拉音乐作品《蓝调在东方》《缠》等小说见前,特征写作就是一种生活而已《你别无选择》特点及意义: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叙述疯疯癫癫。引起轰动的原因在于它所展示的行为,是一纸宣言,宣告一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确立主题二.表演性主题三.平民性在社会面前保持一个普通人的自尊自爱和自我选择。王朔的小说1958北京现代观念小说的集大成者,坚守此阵地的最后一人。用小说坚守很困难,故转而直间进行干预。“无知者无畏”的目的:像传统的现存的思想正式宣战,唤起或者搅起人们的变革意识和变革的思想涟漪。《空中小姐》《顽主》《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是你爸爸》《永失我爱》《爱你没商量》《看上去很美》主人公特点:形象大致不变(男性青年)。以固定的视角叙述大同小异的故事。人物像是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刘思佳和徐怀中《西线轶事》中的刘毛妹形象的系列延伸。人物大多年纪轻轻,但各个仿佛饱经风霜,熟谙世故,骨子里充满正道。小说的意义:在于使年轻的读者自信起来,并在生活中得到某种确定的启迪。专题五。寻根文化小说85年以后小说三种趋向:社会文学、探索文学、通俗文学。1.探索小说的两种趋向一.向前看:如张辛欣《北京人》关注现实,反思历史,表现现代人的骚动。二.向后看:寻根,主要是寻优根莫言的《红高粱》系列,郑文的《老井》《远村》。努力挖掘支撑着人生存的精神力量。始于《文艺报》文章《他们在寻根》。小说最早寻根的是:李陀《七奶奶》(1984)、贾平凹《商州初录》《北方的河》。作家思考的问题:民族如何富强产生的背景:a.姊妹艺术样式的影响b.拉美爆炸文学的影响c.当时文化热的影响d.全球意识的交融e.反思文学的影响f.寻根倍提高到了理论高度。什么是根:1.民族集体无意识2.名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寻根的方法:1.从原始文化中寻找现代素养2.揭示整个名族在历史积淀下产生的心理,寻找生存的内驱力-李锐的“厚土系列”试图挖掘出吕梁山区劳动者的生态和心态。-《合坟》(死亲)、《眼石》(换亲)揭示了支撑吕梁山百姓生态的深层心理结构-李杭育“葛川江系列”揭示支撑特定地区百姓世世代代生存的精神、生命形态、生存方式(《渔老儿》话剧《北京大爷》)3.从民俗学、风俗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文化传统,寻找名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审美模式-贾平凹的《商州初录》《浮躁》《高老庄》——借田园山水,描摹民情世风-阿城的《棋王》寻找特有的民族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孩子王》山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渴望,《树王》对传统文化“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认同。-韩少功则关注湘西地域文化。三.寻根作家的共同追求1.对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强烈追求试图在深厚文化背景的显现和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取舍中,把握人生。四.寻根文学的不足-王东明《寻根文学从亢奋到虚脱》:其一:寻根的身体力行者理论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其二:存在盲目性和随机心理其三:文化视野狭窄,排斥主流文化,偏爱地域文化和俗文化。(姚霏《旧村杂记》)五.关于后寻根文学后寻根文学的几种形态:1.仍然是寻根文学的一种延续,作者是一群被认为探索中的年轻人。如莫言的《复仇记》张炜的《春天的愤怒》3.从以往的历史生活中揭示艰难的人生,写出人格与历史文化的冲突。代表人物:刘震云《塔铺》1987《新兵连》1988运用一定的想象力和人类学知识,挖掘内心深处的体验,以此对原始状态这种环境做一种超验的验证。如张一功的《猎狐》这类作品出现的意义:对原始洪荒的描写,培养了读者的阅读习惯,既是寻根文学的延续,又使超验这种技法走向成熟。4表现出一种新的历史观和反思历史-乔良《灵旗》-周梅森《国殇》《军歌》都表明了对历史的新思,史铁生对《国殇》的评论:写出了历史的不确定性。5后寻根文学的新特点1985年周介人概括当年文学的变化:-生活已不能用故事来概括-故事已不能用人物来推动-人物已不能用行动来解释-行动已不能用理性来规范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