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学习文学史的态度——审美在我们学习文学史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许多需要我们记住和理解的,但这不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除了要有记忆上的收获意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审美的眼光。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可以至今流传,肯定有它的道理。我们感悟这些精彩绝伦的作品的时候,也要用自己理性的介入,通过感受和分析,发现文学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文化现象。对比东西方文化,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令我们迷惑,甚至是费解的东西。中国女人裹小脚,西方女人则大脚板子以及束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这也是文化问题。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中外文学作品在表现各自的文化特点时就有千差万别。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的文学史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将不同空间纬度导致的个性特点凸现出来。比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东方传统文学中将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非常少见,以中国为例。在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中,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只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各个女人聪明伶俐、才色具佳,但是他们的命运的“册子”都在“薄命司”中存贮,为此曹雪芹为她们伤怀感叹。周汝昌先生在他的《曹雪芹小传》中写道:在我们整个文学历史长河中,写及名媛才女,淑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故事的,何啻千百,但有几个作者是抱有这样的严肃态度、崇高情操,而又站在一种“社会意识”的高度来对待“女子”问题的?第二、学习文学史的眼光——怀疑私下认为,怀疑是学人得以特立独行的首要品质,人云亦云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资本了。古希腊的怀疑学派有这样一个典故:老师掉河里了,学生不但不救,还在岸上踱步。他想的是——救老师上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就是哲学。中国也有怀疑论者,比如庄子和他的蝴蝶,但遗憾的是,这么一种精神没有留传下来。总之,学文重在独思,更在于独特的眼光与视点,所以才有三只眼看世界,一只眼看某人等之类的文栏。我们学史更需要这种眼光。之所以开这么一门科,是想让大家多了解外国的文学文化,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得深,才能看得真。文化视野的差异时常令我们一叶障目,比如现在,我们一般的学生老是纳闷儿:西方为什么坚持不懈地上基督教的文化课?而且冒着被有些人骂得狗血喷头的遭遇还是坚持讲?其实是一些人不了解基督教文化。中国文化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督教文化也是推己及人,却是反着来:己所欲,施于人。谁在家偷偷打孩子,我告你。不信的话,请看电影《刮痧》,中西文化冲突尽在其中矣。同理,西方人觉得基督教是个好东西,就一厢情愿不看咱脸色的使劲的往咱手里塞。双方谁也不理解谁,对方觉得自己是做好事,而我们却被弄得一头雾水。咱们看不懂老外,同样,他们更看不懂咱们。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家底,咱们的国人当然不简单了,随便一个中国老太太,哪怕她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她身上的文化色彩也是五光十色,老外看得五迷三道的晃眼儿。举例证明,一个妇人嫁人嫁得不对了,老挨丈夫打,她谁也不埋怨,就怨自己命不好-我命苦啊。儿子没养活,夭折了,她会自我安慰曰:天意啊!天命是谁的思想?孔家老二的。孔二的天命论大家可能都知道,高深莫测谓之天,无可奈何谓之命。这时候,你能看出这女人信儒。可是一旦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忘了娘,或者游手好闲赌搏吸大烟什么的,老太太会拍着膝盖哭诉:报应啊,老天爷,我作了什么孽了,给我这么一个不孝子(或曰败家子),这时候,老太太她好象又信佛了。可是你看她桌2子上供的牌位,分明又是太上老君在此!太上老君是谁?道家创始人老子是也,中国人不只信这么三教,他跟吃火锅似的,逮什么都往里头煮,所以,他到底信仰什么,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呢,害得老外不得不跟着中国的歌星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比中国传统文化,讲西方文学文化精神,希望每一个同学,看五千年历史,观八万里环球,独仗剑,走天涯,三只眼,看天下,天地之间,人为尊!第一章上古外国文学(10课时)第一节古代几大文明概述一、概述从古至今,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犹如一条长江大河,昼夜不息,奔向向前;尽管其间有过曲折,有过险滩,但是始终没有出现断流,没有濒于绝境;而是不断扩展,不断壮大,逐渐由小变大,由窄变宽。(一)在东方文学中,以四大文明古国最为著名。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这四大文明古国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也有其共同点。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1、古埃及一提起古埃及,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与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法老、金字塔、古埃及立法等东西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古埃及这块神奇而又神秘的古老土地上,并非仅仅蕴育了这些东西,还有更加丰富和令人神往的文化以及文学。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除了以上提到的金字塔等,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3此外,古埃及的神话及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如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亡灵书》。2、巴比伦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伦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巴比伦文学在公元前19世纪至前16世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它的体裁就有神话、寓言、故事、歌谣、祷词、箴言、史诗等。乌尔城是世上最早的城市建立者-苏美人最伟大的成就。現在,乌尔城遺址所在之处是伊拉克南部的荒漠地帶。是什么扼殺了這片富饶的大地?为何技能足以创造出运河、廟塔与最早文字的人往北方迁移?毕竟,如果他们未曾北移,可能不會有巴比伦王国的出現。3、古印度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至今已经有大约5000年的历史了。来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侵略了这里;他们与当地人的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Vedicculture)。此后,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纪侵犯了这块土地,随后是12世纪到来的土耳其人,以及15世纪末到达此地的欧洲商人。在击败了当地的莫卧儿帝国后,英国在19世纪成功地获得了印度全境的控制权,只有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而由莫罕达斯·甘地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Nehru)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终于为印度在1947年赢来了完全的独立。这块次大陆最终被分成“世俗”印度以及较小的回教国家巴基斯坦。印度是一个岛国,形状如不规则的倒的三角形,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一只硕大无比的牛乳,并相应地将印度洋上的明珠斯里兰卡比喻这乳房的一滴乳汁,滋养着次大陆广袤的平原,孕育着辉煌灿烂的古印度文明。印度还有一种东西足以令我们费解,那就是种姓制度的存在,它是古印度社会一个独特而又影响十分深远的社会制度,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无处不在,从吠陀的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和印度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比王朝的统治还要坚固。印度文化如同一块坚硬的石头,即没有很大的扩张性,也顽强地抵制任何外来文化的入侵。印度文化的哲学观念认为时间是无限循环的,总是由一个周期转4入另一个周期,无始无终,空间则是有限的。印度人不大关心印度半岛以外的世界,也不关心和记录历史,现在印度的历史学家需要利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希腊人和英国人的记述来了解印度的历史。印度文化认为死亡只是走向下一个轮回,他们不惧怕死亡,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世界具有无比的信心,印度文化反对杀生,和自然相处比较和谐,对任何灾难都不会发生大范围的歇斯底里恐慌,但也不愿意和命运进行暴力抗争,即使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争取独立也是依靠和平方式取得的。(二)除了以上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之外,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的古希腊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1、产生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2、成就古希腊文明在众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如奥运会、古希腊神话、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戏剧等等方面,尤其是古希腊文学,它对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推动力。3、影响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以僧侣和贵族为主)为了摆脱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统治与思想禁锢,开始重新学习逐渐被遗忘的古希腊著作,例如《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一些先古基督教会文章。古希腊的精神遗产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复兴和继承。可是到了18~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学者们不再把《圣经》上写的当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腊的知识归于同类,把前776年第一次奥运会之前的事情统统算为神话,而非历史。1870年HeinrichSchliemann在希腊Troy出土文物,这一考古发现让西方人重新认识到古希腊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而的确经历过灿烂的文明。从此学者开始仔细研究古希腊流传下的著作,区分神话,传说和历史。第三节史诗一、古代世界史诗产生和发展概述。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