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伤痕文学一、什么是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揭露“文革”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害的文学作品。它控诉“文革”的罪恶,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是新时期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创作潮流。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二、伤痕文学的基本内容1、揭示文革对青少年的毒害:《班主任》2、揭示文革对人性的扭曲:《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3、揭示文革对人与人关系的破坏:《伤痕》(1978)、《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邢老汉只得向畜类——狗寻求心灵慰藉)、《枫》(武斗把相爱的人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对手)、《大墙下的红玉兰》、《芙蓉镇》。三、对伤痕文学的认识评价1、伤痕文学是政治性很强的文学,服务与政治,一类承袭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歌颂英雄人物、弘扬革命理念,如王蒙《最宝贵的》、陆文夫《献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另一类则是表现平民百姓的遭遇,如《我该怎么办》、《在小河的那一边》。2、伤痕文学有突出的情感宣泄特征,它强烈发泄了对文革的愤慨与不满,但是还不够理性,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清算文革、拒绝遗忘。3、从艺术审美来看,是回归了批判现实主义,但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不高。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4、“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不够深刻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5、历史局限:政治束缚和感情宣泄;总是有光明的结尾,“噩梦醒来是光明”的基调。(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划清责任,究竟谁为历史负责?作品:卢新华伤痕人民文学刘心武班主任第二节:反思文学一、什么是反思文学?七八十年之交开始出现的对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1957年以来)的社会发展中的迂回曲折、民赶紧退的原因前院进行冷静的思考、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eg:繁育扩大化、大跃进、四清、文革等。)二、反思文学的深化:1、写文革→重写整个当代。2、从情感宣泄→理性思考3、从揭露展示伤痕→追问原因。4、单一政治批判→文化、历史全方位反省。(话语权扩大)2三、分类:1、反极“左”思潮:(反右扩大化,对于新中国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反思)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2、反官僚主义:(重新审视官与民的关系)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月食》王蒙:《悠悠寸草心》《蝴蝶》3、反封建残余:(封建对于人民的残害)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挣不断的红丝线》4、批判国民性: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陆文夫:《美食家》四、创作群体:复出作家群:特指建国以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尤其是57年反右扩大化)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而在新时期重新登上文坛的作家。如:王蒙、邓友梅、高晓声、陆文夫、张贤亮等。归来诗人:艾青、曾卓和牛汉、绿原、流沙河等。五、反思文学的意义:1、理性批判与启蒙深化2、视野扩展、题材丰富(批左、反官僚、批国民性的)3、多种多样的现代手法(王蒙《蝴蝶》的东方意识流,张贤亮的自传性小说;中篇小说热)六、局限:1、创作有些受制于“归来者”的身份意识,也就是控诉的太多了,难免会有失去理性的部分。2、反思深度受限于“断裂的”历史叙述。作家作品:第三节:改革文学一、改革文学七八十年代之交兴起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其标志是:蒋子龙发表于1979年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改革文学的代表作。3改革文学主题:1、热忱呼唤改革,展现艰难历程2、塑造英雄式的改革者的形象2、展现改革对普通民众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作家作品:农村改革题材: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浮躁》、王润滋《鲁班的子孙》、张炜《古船》……城市工业题材: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柯云路《新星》、张贤亮《男人的风格》……《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1979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七期,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主要人物:乔光朴、童贞、霍大道、石敢;意义:开拓者家族,推动国企改革。局限: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情节化的模式;完成改革是靠铁腕人物和权力;图解国家证词,理想、浪漫化改革进程。《机电局长的一天》:1976年,歌颂改革。《平凡的世界》,路遥,主要人物:孙少平、孙少安、贺秀莲、田晓霞、田润叶。三个主题:农村改革、农村青年人生抉择、上下级干部的政治生活。《陈奂生系列》:高晓声,主要人物:陈奂生。高晓声小说有两个传统:一个是鲁迅的国民性、另一个是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并且高晓声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两重身份:农民的代言人和知识分子的启蒙批判立场。其他小说还有《李顺打造屋》、《周华英求职》、《捡珍珠》、《种田大户》、《漏斗户主》。第四节:知青文学一、知青文学概述知青和“知青文学”的概念:知青,指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大批的城市中学毕业生或自愿、或被迫下放到农村(或军队的生产建设兵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奔赴黑龙江、云南、海南等地的农村,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生活,直到1979年政策允许“知青大返城”后才返回城市。这就是当时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青文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知青文学,一般指的是知青作家创作的以知青生活(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及其知青后来返城后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作品。“知青文学”包括各类体裁,如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其中小说创作最为丰富而且影响较大。主要的知青作家:知青作家主要有梁晓声、史铁生、张承志、张抗抗、孔捷生、王安忆、李杭育、叶辛、竹林、陈建功、卢新华、铁凝等。二、知青文学的类型1、回归型:是以一种回忆的姿态去描写青春无悔和对英雄主义的赞颂;以及向往、眷恋乡村。比较著名的有梁晓声“知青小说系列”、张承志的长篇小说《金牧场》、史铁生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等。42、伤痕型:写知青生活中的苦难和伤痕,揭示出冷酷甚至丑恶的“知青”生活的另一面。孔捷生的长篇小说《在小河那边》(1979)、《大林莽》、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1980年底,叶辛发表《蹉跎岁月》)等。这些知青小说着力暴露那场上山下乡的革命运动,给一代青年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调子显得低沉灰暗。3、反思型:当知青们结束下乡生活、千方百计奔回城市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似乎是被现代生活遗弃的人。在无法抗拒的历史面前,他们一方面为命运的不公平而愤懑,另一方面又必须建立自信的勇气去迎接命运的挑战。于是一些知青作家开始在作品中描写和思考知青返城以后的生活状态,如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1981)、孔捷生的《南方的岸》(1982)等。4、反知青小说。消解知青运动的崇高意义;用了农民的视角。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李洱《鬼子进村》、池莉《怀念名声狼藉的日子》。“村里人敬着他们就像敬着自己的祖先”——阎连科。80年代后期,知青写作的视点已不再局限于知青活动本身,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社会政治视角,而是从知青本身出发,把知青还原为一个具体的“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从民族、历史、文化的高度来对知青进行剖析,再认识,实现了从“审史”向“自审”的转变。这一阶段的知青创作以长篇为主,代表作有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赵玄的《红月亮》。90年代以来的知青文学代表作,如梁晓声的《年轮》、叶辛的《孽债》、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邓贤的《中国知青梦》(纪实小说)等,还有知青回忆录《回首黄土地》、《草原启示录》、《魂系黑土地》等,这是80年代知青文学的历史延续。三、对知青文学的评价:知青文学是中国文学中的特殊现象:与一场特殊的政治运动——上山下乡运动有直接关联,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曾波及到一代青年人的人生经历和成长道路,就此应运产生的“知青文学”,某种程度上讲,既是这场运动的产物;也是“知青”青春生活的记录和精神与灵魂的再现。对知青这一辈人来说,知青历史曾经是他们人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给他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要他们忘记那段历史,抹掉那段记忆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具有浓厚的“知青情结”可能正是他们“良知”的一种表现。他们的作品不单是把经历写下来,也是对死者的一种祭奠,对生者的一种抚慰。知青文学的局限是缺乏自我反省。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被愚弄的、被欺骗的。而对每一个人在历史事件中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的问题则缺乏深入的思考。第五节:寻根文学寻根的缘起80年代中期出现的旨在追溯民族传统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或承继的文学创作潮流。兴起原因:1、80年代的文化热。文学“寻根”思潮与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化研究热潮有着直接的联系。三个民间学术团体与三种思想的推动(走向未来派、中国文化书院派、西北派)2、城市改革的冲击给人的焦虑感和部分返乡知青的怀乡情结。寻根文学的缘起与寻根理念的产生可说是中国文学自身运行轨迹的必然。在最初几年文学政治、社会挂钩,审美追求则5被忽略和淡化,寻根是文学复归自身品格的一次努力。3、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为中国作家提供了现成的经验。二、寻根的理论倡导:1、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2、文学的根实际上就是“民族传统文化”。寻根并不意味着对祖先和民族传统的一切顶礼膜拜,搞新国粹主义或地方主义,而是“力图寻找一种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以重建“一种东方新人格、新心态、新精神、新思维和审美的体系”。3、寻根的目的,大致有这样一些:一是寻找东方文化的优势,重铸民族自我;一是促使文学进步,以期能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归根结底,寻根小说思潮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学自身求新求变的内在原因。新时期国门敞开以来,大量西方文化艺术思潮涌入,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大融汇,思想学术界再次掀起了文化大讨论的热潮,这是寻根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来说,这又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热潮,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寻找民族文学的个性自我;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三、寻根文学的基本内容和类型:从思想内容上看,寻根文学主要有以下三类:1、揭示“劣根”,批判愚昧、落后的传统:《爸爸爸》,但另一方面又有怀念乡土之感。在韩少功的寻根文本中,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中陈旧、落后东西的批判、否定倾向都是较为明显,很难见到那种复古恋祖的心态和倾向。《爸爸爸》描写了湘山鄂水之间一个鸡头寨的地方,人的神秘生活方式及其历史性变迁,刻画出了一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民俗画,以此来隐喻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从鸡头寨无可挽回的衰落,韩少功揭示了那种蒙昧落后生活形态的穷途末路以及原始半原始观念心态的怠惰滞重。鸡头寨黯淡的“过去”与渺茫的“未来”,也正是我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处于某种历史困扰(如封闭、凝固)中的实际境遇。作者在对鸡头寨原始生存方式的审视中,发掘出民族文化构成的巨大缺陷,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文化批判主题。丙崽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形象,作者塑造这样一个奇特的白痴形象,其实只是一个抽象的艺术符号,象征了人类生存中丑恶、顽固和浑浑噩噩的一面。也有人说,他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永远长不大,也永远死不了,以不变应万变,就像丙崽用两句话(“爸爸爸”,“X妈妈”)应付一切人一样。但不管怎样,《爸爸爸》通过‘丙崽’这个奇特的形象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2、寻找“优良的根须”,以图将民族的优良文化承传下去:《棋王》、《小鲍庄》。与韩少功有所不同,阿城、王安忆等作家则较为强调文明的丢失物,偏重继承、张扬传统文化,他们着力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那些有生命力的根须,并希望它承续下去,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撑。阿城的《棋王》所找到的就是道家文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淡泊名利,超然物外,放达洒脱等,小说的主人公王一生就是凭着这样一些精神气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