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基本史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当代文学》知识点综合加强版一、名词解释:(20分,四个)1.三红一创三红一创:对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的简称。“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一创”指柳青的《创业史》。2、样板戏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五个剧目。3.三个崛起三个崛起指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三篇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具体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主要思想有:第一、朦胧诗代表了由非我向自我、非人向人的回归的趋势。第二、朦胧诗代表了回归艺术本身的趋势。第三、提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呼声,公开亮出了现代主义的旗帜。4.三突出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三突出指:1.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5.陕军东征(不是特别重要)陕军东征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在作家出版社为《最后一个匈奴》举行的座谈会上,某文学评论家说:“陕西人要来个挥马东征啊”。随后,光明日报记者韩小蕙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陕军东征”火爆京城》。“陕军东征”由此得名。陕军东征有五位作家:高建群、贾平凹、陈忠实被称为“东征三驾马车”,加之京夫和程海被人们称为“五虎将”。东征陕军东征“三驾马车”陈忠实:《白鹿原》(1997年荣获茅盾文学奖)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贾平凹:《废都》陕军东征“五虎将”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贾平凹:《废都》陈忠实:《白鹿原》京夫:《八里情仇》程海:《热爱命运》6.先锋小说(不是特别重要)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2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7.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8.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9.第一次文代会第一次文代会,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于1949年7月2日——19日。第一次文代会是左翼作家的会师大会,从解放区、国统区、农村、工厂、部队、学校等各条战线上的左翼作家都汇集北平。第一次文代会既是对过去的新文学史的一次总结,又是当代文学的开端。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贡献在于:1.大会确定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今后中国文艺发展的方针。2.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搭建了建国后中国的文艺体制。3.一批作家随着政治导向而改变自己的文风,重组了中国的作家队伍。4.一大批作家进入到文艺界的领导岗位。10.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综览寻根小说,这一批作家对自己所寻的根究竞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等并不甚了然,其对根或文化的态度也较矛盾,概括地说大致有这样三类:一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三是持辩证态度,代表作有冯骥才的《神鞭》。11.百花文学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文学界遂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类似于当时苏联文学的那种“解冻”。为后世文学启蒙起到了促进作用。312.伤痕文学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久,《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人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如何看待这些作品,曾在1978—1979年发生过争论,不久,“伤痕文学”概念的贬斥含义逐渐消退,成为对一个时期文学思潮的概括。“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从森林来的孩子》(张洁)。13.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出现于1970年代末,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白洋淀诗群”是“文革”期间最有代表性的“地下诗歌群”。它是一个以北白洋淀为聚集地,以北京知青为主体的相对独立的知青诗歌群。聚集在这一群落的诗人既包括在白洋淀插队的知青,如芒克、多多等,同时也包括一些在北京、山西等地,与他们关系密切,交流诗艺与看法的知识青年,如食指、江河、严力等。14.两结合两结合指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革命的现实主义(歌颂党、英雄人物。批评的中心是革命的政治内容)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从现实的革命斗争发展中真实的描写现实,深刻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革浪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用想象夸张的表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鼓舞人民的斗志,革命的浪漫主义的核心为抒情,抒革命的、大众的情,抒革命的政治理想。两结合替代了54文学以来的现实主义主流,英雄人物的塑造代替了普通人物的描写,有形的现实追求遮蔽了无形的精神揭示,带来了建国17年文学及其鲜明的豪迈、明快特征。15.文艺黑线专政论源自《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纪要》首次提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这一概念,并以此清算以周扬为首的文艺界,纪要》第一次提出了“文艺黑线”:文艺界在建国以来,却基本上没有执行(指毛泽东关于文艺的几篇文章———引者注),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的文艺的结合。16.今天派197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地下活动的民间诗人,他们以新风格的创作手法写出了大量无法公开发表的现代诗歌。这些诗歌的一小部分最后在1985年以《朦胧诗选》的书名得以发表,后来人们在习惯上将这一时期发表的这一类民间现代诗歌称为朦胧派诗歌。朦胧派诗歌普遍使用以意象表达思想内容的手法,反映对社会和人性的追求和反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有食指、北岛、芒克等,北岛与芒克在1978年创办了《今天》诗刊,发表17.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4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18.三红两创三红两创:对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的简称。“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两创”指柳青的《创业史》,《李自成》(李闯王)19.杨朔体(1)“以诗为文”:寻找诗的意境,营造诗的结构,锤炼诗的语言。杨朔的散文写作有着深厚的古典诗歌的底蕴,他曾经承认热爱古典诗歌,而且深受古诗的影响,在他的散文中表现为对诗情画意的刻意追求。如《荔枝蜜》《雪浪花》《泰山极顶》《茶花赋》等都洋溢着浓郁的诗意。(2)杨朔体:“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与“画龙点睛术”《茶花赋》:古典的诗情画意,在结构上能够首位呼应,以大部分篇幅设置悬念,尾文才点出主题,即“茶花”是祖国的象征,作者对茶花的赞美其实是在歌颂祖国。(3)艺术表征:三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意境美;虚实相间,峰回路转的结构美;筛字炼句,绘影传神的语言美。20.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前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的一场气壮山河的群众性诗歌运动。为悼念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人们将诗词贴在纪念碑上,挂在松柏枝叶间,并在人群中朗诵。还有人当场谱曲,带领群众歌唱。为粉碎四人帮提供了群众基础。二.填空题20分,每空两分根据作品写作家丁玲:《我们需要杂文》、《在医院中(陆萍)》、《三八节有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罗烽:《还是杂文时代》柳青《创业史》(梁生宝,梁三老汉,徐改霞,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梁斌《红旗谱》(朱老巩,冯老兰,朱老忠)杜鹏程《保卫延安》(周大勇,李诚)知侠《铁道游击队》欧阳山《三家巷》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余敬唐,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江竹君,甫志高)曲波《林海雪原》(杨子荣,少剑波,白茹)吴强《红日》(沈振军,张灵甫)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贺敬之《雷锋之歌》、《回延安》、《桂林山水》、郭小川《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望星空》、《向困难进军》、《致大海》、《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闻捷《天山牧歌》、《苹果树下》、《舞会结束以后》、《爱情》郭沫若《百花齐放》、《芍药》5何其芳《回答》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秦牧《花城》老舍《茶馆》张爱玲《十八春》、《小艾》、《太太万岁》、《不了情》、《哀乐中年》、《秧歌》、《赤地之恋》、《五四遗事》、《怨女》、《色·戒》沈从文《给一个写文章的青年》、《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抽象的抒情》冯至:诗歌集《十四行诗》、散文集《山水》、小说《伍子胥》,《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李克,张英)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王应洪,金圣姬)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世吾,林震)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宗璞《红豆》(江玫,齐虹,萧素)邓友梅《在悬崖上》中国新诗中国新诗中国新诗中国新诗:胡适《蝴蝶》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