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长恨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女性与上海城市的交融---看王安忆《长恨歌》中繁华旧梦的破灭摘要:王安忆的《长恨歌》,用了近30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用细腻的笔法,以散文的形式,将一段尘封已久、渐进被人遗忘的旧上海历史生活通过一个女人梦起梦破的悲剧性的一生给我们展示了出来,达到女性与城市的完美交融。关键词:《长恨歌》女性城市繁华旧梦梦碎“《长恨歌》是一部非常非常写实的东西。在那里面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这个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①一个动荡不安的城市,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生,一段几十年来的历史。王琦瑶是上海的象征,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在王安忆笔下,城就是人,人即是城,二者水乳交融,合而为一。一、王琦瑶的繁华梦映照着旧上海神话四十年代的上海有着它特有的风姿绰约,而长恨歌正是以一个女人的一生记载了旧上海的时代繁华梦。王安忆通过回忆将旧上海拉回人们的视野,因此小说中有许多交融于女主人公的对于城市的描写,比如对弄堂、鸽子、闺阁、爱丽丝公寓、平安里的描述,从而多侧面多角度地再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人与故事。于是这个城市出现了,这个有着飞短流长、闲言碎语的城市,摇曳着的是妇女的身姿,传播着里弄里的流言蜚语,到处是闺房的麻将与瓜子,人们无聊地消磨着闷闷的午后和白炽灯下的夜晚。这里的女人热衷着旗袍、咖啡、香水、首饰,而后又向往着照相馆、广告、闪着路灯的甬道,这是繁华与破败并存的上海神话。飘着人情世故的弄堂,幽雅的淮海路,高高的法国梧桐,患得患失的少女情怀,飘忽难测的女人心,昏暗的灯光······使得这座城市在读者的面前立刻变得亲切可感,仿佛它就是一个乖巧美丽、追赶时髦又带着些日常琐碎、小情小调、小算计小精明的女人。王安忆所选取的王琦瑶是上海文化精神的产儿,是上海随处可见的女孩子,“王琦瑶是典型的弄堂女儿,每天早上,后弄堂门的门一响,提着花书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就是王琦瑶……每间偏厢房2或者亭子里,几乎都坐着一个王琦瑶。”②王琦瑶和弄堂里大量的女孩子一样,抱着一个浮华的梦想,却又过着平常的日子,正是这种平民化的真实之美,使得王琦瑶在上海小姐选美比赛中脱颖而出,“上海三小姐”的头衔让她真正进入大上海繁华的梦中。三小姐带给她什么,其实在她参选的那一刻就应该料到,她骨子里有一股不可言喻的表现欲,默默无闻与轻描淡写是表象,她对自己的美有收放自如的掌控。本着“芯子”做人原则的王琦瑶,不愿意“拿自己整段的岁月去做别人岁月的边角斜料”,于是她毫不犹豫地住进了爱丽丝公寓,成为国民党要员李主任的“金丝雀”。她渴望在李主任的庇护下生活,但李主任带给王琦瑶浮华生活的同时,也带给了她漫长茫然的等待,而这段腐烂的生活随着李主任的消逝也烟消云散。40年代的上海,交织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气息,这不仅形成了旧上海都市的繁华景象,也一步步侵蚀了上海人民的本土情结,融入进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浮躁生活中,男人在这里做着升官发财的梦,女人则幻想着奇迹的出现。王琦瑶在获得“沪上淑媛”和“上海小姐”的美称后,她习惯于穿着旗袍踏着高跟鞋踩着霓虹灯,穿梭在各种酒会中,这种奢华生活是她认为的幸福生活。作为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个体,在王琦瑶身上不仅体现了上海文化独有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状态,在她繁华梦的背后,也正映照着曾经旧上海的美丽神话。二、王琦瑶的命运变幻中折射出上海时代变迁40年代被选为上海小姐给王琦瑶带来的浮华转瞬即逝,而在邬桥的岁月才真正带给她平静和单纯,没有喧嚣浮华,有的是朴素的日常生活,但有王琦瑶在,总会掀起那么一丝丝的涟漪。在生活的细末琐事上,她总能绵里藏针地生活,将问题处理得游刃有余,在这里,她只是一个过着柴米油盐平凡生活的女人。时代在变,城市在变,周围的人和事都在变,王琦瑶却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梦中。即使在澄静如水的邬桥仍然时时不忘给她繁华梦的上海,于是她又重回上海。解放后,中年的王琦瑶寄居在平安里,与康明逊、程先生、萨沙、“老克腊”经历了一番情感变故,未婚生子,在风雨飘摇的年月争取一席安身立命之地。这个女人在生活的沙场上“屡败屡战”,极其温婉地争取,优雅自足地生活着,这是一个生命富于韧性的女人。对王琦瑶的刻画,在我看来王安忆给出了这样的主题内涵:任何的繁华也敌不过两个字-----活着,只要活着,故事就会继续下去。所以她不惜笔墨,用洋洋洒洒的文字将上海弄堂里的陈谷子烂芝麻都3徐徐搬了出来,着重描写主人公的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及其细碎心绪。她自然而然、按部就班地走在上海女性走过的或期望走过的路,而在这漫长的路上,她领略并保存着这个城市的精华,她为这个城市而存在。通过王琦瑶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上海人在那政局动荡的日子里是怎样远离政治,精打细算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的,可以窥探出上海人在人生的坎坷面前表现出的冷静淡然和富于韧性的精魂,也可以在王琦瑶的命运变幻中折射出当时上海的时代变迁。在王琦瑶的房间里:一群闲闲散散的男女,一壶刚刚温了的黄酒,一副上等的玉似的骨牌,一台咿咿呀呀唱着沪剧的收音机……“牌友”、“下午茶”、“围炉夜话”,这是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特有的生活意象,可见王琦瑶的心始终徘徊在40年代的旧上海,时时忘不了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压抑的心释放出来了,大鼓大噪,似乎是要恢复昨日的繁华,但却是变了味的。而在女儿薇薇的新时代里,新的时尚已经出现,上海与国际开始接轨了,大街小巷的潮流显得那么明目张胆,可见她从来没有完全被新社会所接受,她只愿意生活在自己的梦幻和怀旧的世界里。三、繁华旧梦的破灭鸽子高高在上的眼睛,窥探着弄堂里的深藏不露,直至王琦瑶的被害,才结束了王琦瑶在弄堂里怀梦寻梦的人生悲剧。风韵依旧的王琦瑶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旧时代的优雅妩媚,她无时无刻不在复活着人们的城市记忆,她与阿二、康明逊和老克腊的关系里其实都有一种对于繁华旧梦的怀想。“王琦瑶的传说是上海繁华梦的景象,虽然繁华是旧繁华,梦是旧梦,可那余光照耀,也足够半个世纪用的。阿二的心,活跃了起来。”②在阿二眼里,王琦瑶就像一面时代的镜子,映射出旧上海的繁华。他极力去追逐,却越追越远。“(康明逊)在王琦瑶的素淡里,看见了极艳,这艳洇染了她四周的空气,云烟氤氲,他还在王琦瑶的素淡里看到了风情,也洇染在空气中。这城市似乎只有一点昔日的情怀了······”②康明逊在王琦瑶身上找到了过去繁华的影子,而王琦瑶则误将康明逊当做繁华时代遗留下来的训练有素的具有绅士风度与浪漫情怀的世家子弟,所以二人的恋情是建立在对过去的留恋上的,终究是一个泡影。而老克腊作为怀旧的新人,他在全新的社会风貌中,保持着上海的旧时尚,缅怀着旧上海的一景一物。他见到王琦瑶时“眼前便有些发虚,焦点没对准似的,恍惚间,他看见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影。然后那影又一点一点清晰,凸现,有了些细节。”②对于老克腊的感情,王琦瑶无力拒绝也不想拒绝,于是,他们之间4衍生了一段畸形的恋情。但岁月终究在王琦瑶的身上留下了痕迹,老克腊看到了她脸上的皱褶,发现了枕头上染发水的污痕,于是,他感到恐惧,以至于一天内两次从王琦瑶处逃离。王琦瑶这个代表上海神话的旧梦注定是要破碎的,就像爱丽丝公寓那满屋子的镜子一样,留不住王琦瑶的繁华美梦,终要走向破碎,所以作者借长脚的手结束了王琦瑶这个怀梦人的一生,也彻底撕碎寻梦人心中虚幻的美丽的旧上海之梦。四、结语王琦瑶生命中的每一次变故和身边男人的来去,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联,她的生活历程就是一部旧上海的兴衰史,她就是旧上海的象征,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参考文献:①王安忆.《王安忆说》[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P75.②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③王安忆.《寻找上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④宋来莹.《论王安忆长恨歌[D].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2009.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