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电子教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理论的性质2、了解文学理论的建构原则及本书体系教学方法:讲授、问卷调查课时:8通常把研究文学的诸学科称为文艺科学或文艺学。它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反过来,对文学活动具有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一、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一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共时←—————————————→历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特殊文学史文艺学主要是三个分支:文学原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2、文艺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1)人类科学领域的三大系统: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文艺学(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等(2)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3)文艺学在人文科学中的位置:(4)文学理论在语言文学系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言艺术古代汉语语言文学系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古、现、当)↓文学创作外国文学(欧美、俄苏、东方)写作:写作学——文学写作应用写作(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和语言学有密切关系)二、文学理论的品格和形态(一)文学理论的品格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任何文学理论,总要以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读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都如此。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价值倾向。2、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二)文学理论形态的多样化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复杂的过程,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注重的环节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论形态,二是由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较强,不同的时代自然便需要不同的文艺理论,从而造成理论形态的多样化。三、《文学理论》的特点与学习方法1、特点:是一种理论著作,由范畴、命题、体系构成理论——逻辑思辨历史——叙述2、方法:(1)在搞清范畴、命题的基础上,掌握体系。具体地说,要搞清各种范畴和命题的理论内涵、历史演变,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等。(2)结合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的学习,来学习文学理论。既了解过去的文学创作和理论,也关注当前的文学创作和理论。(3)了解相关学科的情况,从宏观上把握文学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有计划、系统的阅读文学作品。相关参考观点:王一川:中文专业学生怎样学文学?1.读。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艺创作文本(文学作品)和研究文本(研究论著)2.体。注重体验,体验文学艺术、以及文学艺术中的人生3.思。勤于思考文学文本中触及的问题4.问。善于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问书本、问他人5.做。实际动手做学问:读、说、写、考6.反。随时回头反思走过的道路,及时作出调整或转变7.专。寻找并形成具体专业兴趣、培养具体专业特长,切忌贪多求全以上“读体思问做反专”七字,不妨记成“独提斯文做翻转”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作很象一个人写给自己的愉快而无用的信件,只不过是游戏.整个人的生命都是游戏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王国维文学小言:”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本章复习题[基本概念]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文艺学、文学理论[思考题]1、文艺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处于何种位置?2.试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想想中文专业学生怎样学文学?3.课堂署名调查问卷你在高中阶段修习过哪些文学理论课程?(如有,请开列出课程名称)你到目前为止完整地通读过哪些文学理论著述或相关著述?(请开列出书单)你希望本课程讲授哪些内容?你希望自己从本课中收获什么?你愿为此而付出哪些努力?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学方法:讲授课时: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中国特色当代性本章复习题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文学作为活动教学目标:1.阐明文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及其整体构成2.阐明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3.阐明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状况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10文学作为活动一、人类生活活动人类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这一认识在发生学和认识论两层面都具有意义。首先,从发生学层面看,人类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其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既是一定的生活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那就应当从生活活动出发认识人的特性,看到人类生活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品格。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特性只有从实际的生活活动中去理解。我们由此可以引申出理解文学的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只有从实际的生活活动出发去认识人类,把文学置放在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之中,才可能对文学的特性作出科学的说明。因为,文学是人类独有的生活活动的一部分。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人类生活活动对于人类本身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是从美学角度加以理解,谈谈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指人类生活活动对于人类感性的创造性作用。人类总是要通过自己的感性(感觉、知觉、欲望、情感、想象和幻想等)来确证自身在世界上的价值,而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正是借以显示这种感性的多种不同方式。在这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集中地表现在:人类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产生的前提。这可以从三方面加以理解:第一,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建立起情感关系。人类通过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生活活动,一方面,对自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自身,使自身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人的人化)。这样,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束缚在本能感觉范围内不同,人类同对象不仅可以发生功利或道德关系,而且可以建立和保持一种自由的情感关系。第二,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类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活动。合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有意识、有计划及出于自身需要的特性。人的活动总是要体现一定的主观目的,并且为着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具体的行动。合规律性,是人类活动的非主观随意和合乎客观事物规律的特性。人类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意味着人类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而文学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种,就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完全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第三,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类生活活动由于人类主体的能动参与,在使对象被改变以符合人的需要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对象中呈现并灌注了人的本质力量。这样,人类生活活动就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而这实际上正是审美与文艺活动产生的基础。当人类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照对象而返身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时,对象就成为了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正是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审美的诗意世界,在其中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文学活动的地位人类生活活动由两大基本层次构成:一是物质实践活动,这是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如饮食和繁衍等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二是精神活动,这是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马斯洛从动机需要出发对人类活动的分类A、生理活动需要――本能活动B、安全需要――防御活动C、归属和爱的需要――情感活动D、尊重需要――人格活动E、认知需要――认知活动F、审美需要――审美活动G、自我实现需要――审美、各种社会活动结论:文学活动是满足人高级精神需要的一种人类生活活动,具体说,是人类的审美性精神活动。第二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当我们说“文学”一词的时候,这个词究竟指什么?换句话说,什么是“文学”?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着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四重因素或环节,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一、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反映活动文学作品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再现”人类生活世界,从而总要涉及人对世界的反映问题。所以,在东西方文学观念中,文学活动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向受到高度重视。有意思的是,从文学作品与世界的联系角度看待文学活动,是东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共同的古老传统。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摹仿说”。这种学说主张: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这种文艺摹仿说先是从人对动物行为的摹仿上来立论的。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人类是“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后来,人们更主要地是在人对事物形象的摹拟上来立论,认为文艺来源于人对“自然”(世界)的摹仿或再现。文艺摹仿说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否定性摹仿说和肯定性摹仿说。第一,否定性摹仿说。这以古希腊柏拉图为代表。他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同世界“理式”隔了三层,由此否定艺术存在的合理性。第二,肯定性摹仿说。这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甚至认为诗比历史记录包含更大的真理性,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西方文艺观的主流理论,也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即准则或法度)。这种文艺摹仿说的特点在于强调文学的意义是从属于它所摹仿的生活世界的,文学之所以在人类生活中有作用,也正是由于它像镜子一样地再现了生活的面貌。在东方,中国虽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提出“摹仿说”,但产生了文艺“反映”世界的思想。古代典籍《易·系辞》提出了“观物取象”的见解,表明中国人也注意到,文艺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状况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五代画家荆浩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清代文论家叶燮主张:“表天地万物之情状”。这两种看法分别从画论和文论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由此看,东西方的“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虽然各有其背景和含义,但共同地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有着一定的合理方面的。但是,仅仅看到文学与世界的联系是不够的,不能代替对文学作整体的和全面的理解。二、作品与作者——文学的表现活动文学作品总是由特定的人写成的。这写成作品的人就是作者。作者在写作时总会借助作品表现他个人的体验,以便唤起读者的相同体验,因此,文学作品也可以视为作者的表现活动的产物。强调文学是作者的表现的产物、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与中国古代文论很早就重视表现不同,西方文论由于长期标举“摹仿说”,从而对文学的表现活动的认识则远比中国产生得晚。只是到了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中,文学作为作者的情感表现的观念才正式登场。但这种西方“表现”说是与中国的“诗言志”说有所不同的:西方突出强调作者的决定作用,而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同一的,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析例:艾青《我爱这土地》(1938):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作品与形式——文学的创造活动如果没有具体的作品形式,如语言系统,上述再现和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样,作品与形式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性。由于形式的作用,文学虽然无法做到一丝不改地再现世界或表现情感,但却可以尽力跨越事物的表面形态,而揭示更具有普遍性的和更深层的意蕴。这就使得作品形式的创造性具有了合法性。作品与形式的关系,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里有三种思潮尤其值得注意:一是俄国形式主义,标举“文学性”或“陌生化”,极端地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作品对世界的再现或对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应是作品的语言形式本身;二是美国“新批评”,提出“文学本体论”概念,认定文学活动的本体仅仅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