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油画的图像转向原因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当代油画“图像转向”的原因分析摘要: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发生了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转折,由原来以文字语言文化为主向视听语言文化为主的转换,这一重大转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不亚于文字的发明。电视、电影、录像等视听媒介借助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艺术家们的创作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必然是分不开的,这些艺术家成长在视觉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土壤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他们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到了这个转型时代社会出现的变化。关键字:图像图像时代视觉读图时代我们了解事情和把握事情规律的方式、方法也都正在改变,这些都给当代油画图像的形式和内涵上都带来了历史性的转变,视觉图像不仅仅是我们的消费对象,并且进入到了油画艺术家的创作世界,成为了可以利用的素材和资源,为当代油画艺术的“图像转向”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当代油画“图像转向”的外在原因分析消费文化的扩张:消费文化是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人们在长期的工业化生活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消费信念。经过三十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增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己经由生存需要转向质量需求。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与繁荣,普通百姓的美术意识增强,大众的美术意识越来越成熟,对油画的消费也越来越多,而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消费意识早已嵌入到人们欣赏和评价油画作品的审美之中。在这个重视视觉的文化里,“图像”是人们视觉转向的终点。艺术家也会利用这个“图像转向”,并将之运用在油画创作中,以此拉近与当代现实的联系。活跃在一线的艺术家们努力将“图像”搬到画布上来,以不同的表现手法给“图像”赋予新的含义,对艺术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作技术手段: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技术,是指以高新科技手段为媒介的包括摄影、录像以及电脑数码艺术等。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新媒体艺术受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快速发展起来。加上艺术处理软件的不断升级,电脑做出的特效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各种软件的开发也使油画的创作不再局限于画笔和画布。油画创作的规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艺术家们利用流行图像与符号获取画面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他们的艺术不但是图像的图像,更是对当下生存环境的直接呈现。一些青年的艺术家利用电脑后期,他们将拍摄的照片放入电脑中进行技术化处理,然后对电脑“产品”的再制作。从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图像时代的大环境给当代油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资源:进入商品社会后图像文化成为了现代人消费的重要的对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艺术家能够为大众创造更多的艺术商品。图像时代的大众图像素材是丰富多彩的,来源于报纸、图书、杂志、网络、电视广告等电子媒体所产生的视觉图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进入到我们的视野里,因为它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最普遍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像以各种形式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进入到了艺术家的视野里,图像原有的含义和功能已经远远被超越。读图时代我们了解事情和把握事情规律的方式、方法也都正在改变,这些都给当代油画图像的形式和内涵上都带来了历史性的转变,视觉图像不仅仅是我们的消费对象,并且进入到了油画艺术家的创作世界,成为了可以利用的素材和资源,为当代油画艺术的“图像转向”提供了前提条件。二、当代油画“图像转向”的内在原因分析西方新潮思想的影响——波普思潮的影响:全球化语境下,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中国的现实正好可以用西方的波普艺术风格来表现,因为这两种艺术形态都是后工业时代大众文化的产物,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家将目光投向了西方的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首先,波普艺术扩宽了艺术家们选择图像的视野。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究竟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中的每一个画面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时尚杂志上的图像拼贴起来的,在这幅作品中,各种现实中的图像符号都出现在一起,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图像、棒棒糖、“POP”广告、裸体女郎、各种各样的商业海报……。汉密尔顿的拼贴作品消解了绘画,同时也消解了现代主义。当艺术家发现并置、拼贴可以成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时,所谓的“图像革命”和“图像转向”的时代就来到了。艺术创作者自身的转变——视觉经验的转变:在传统的油画创作中,画面形象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写生获得。图像时代,大量的图像席卷而来,人们的视觉发生了转向。在高技术性的图像时代,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各种景象尽收眼底,人们看到的是图像,感受的也是图像,艺术想象的来源也是图像,在创作中自然也会出现图像化的倾向。无论是刘晓东的《自古英雄出少年》还是张晓刚的《大家庭》,既是对生活的记忆,也是对图像的记忆。就在图像信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时候,人们以快速、闪存的方式看电视、电影时,只为其短暂的动态画面所感染,随着流动的画面和声音而感动几乎容不得片刻的思考和反省。这时只有强烈视觉冲击的作品,才能让人记住继而从得到业内和市场认可。因此,视觉经验的转向必然会影响到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而在作品中呈现出图像化的面貌。审美观的转向:90年代以后的艺术家已经没有了老一辈艺术家的“使命感”或“历史感”。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的生活,在消费时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随着生活品味的提高和改善,审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正如费瑟斯通曾指出:“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因而一切事物,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1]按照传统的审美方式艺术家根本不会用普通的图像素材,但是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使艺术家将绘画转向大众图像,从而更接近日常生活,并有意的拒绝精英文化的意义,想要把艺术大众化、通俗化,来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如刘小东、喻红的作品,大都是采用日常生活的照片作为创作素材,希望通过对日常生活以及普通大众的关注,来体现这个时代的整体面貌。在一个以图像为文化表征的时代,对现实的阐述当然莫过于图像本身,绘画创作的“图像转向”才能更为直接的呈现现实生活。价值观的转变——进入消费时代的社会,消费文化已经成功地植入我们的脑中,消费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解放。时代的转变必然会引起艺术家的价值观的改变。在消费主义的今天,人们倡导现世享乐,强调消费和占有物质,满足欲望、尽情放纵和游戏、追求个性自由。从一些艳俗艺术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艳丽的色彩,夸张扭曲的变形,充满了戏谑、调侃的味道。当代艺术中的这些作品正是满足了消费社会玩乐享受、放纵和欲望的需求。当代理论界不乏对此类作品的批判,但是消费文化的入侵带来的艺术创作者价值观的转变也必然带来消费社会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方面的重要变化。总之,油画的图像化趋势拓宽了当代油画的发展的空间,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时期。它不仅会揭开中国艺术史新的一页,也会在国际艺术的格局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版社,2000:23[2]米歇尔.W.J.T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