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1《文本信息的加工——电子小报的分析与制作》教学设计案例名称《文本信息的加工——电子小报的分析与制作》科目信息技术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提供者余学汉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采用广东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内容是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第一节文本信息加工的实践内容,务求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学会利用通用工具软件(如WORD)加工和处理电子小报类的信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与提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文字处理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本节着重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任务需要着手,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并引导学生经历电子小报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情趣。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1、了解电子小报的一般制作过程。2、知道电子小报的版面设计要点及报刊版面的结构。3、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作加工信息,表达意图。技能设计电子小报要应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像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制作出新颖、吸引人的作品。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工具软件的使用,高一的学生觉得并不困难,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但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电子小报,让他们在经历完整的作品制作活动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信息表达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文本信息的加工——电子小报的分析与制作》这一节实践课,是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表达意图的能力。学好这一节书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和提高学生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得到概括和提高。本节课以案例观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导入新课。然后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任务需求,要求每大行分若干个四人小组,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作品制作。在小组作品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同时在作品的创作中得到知识的升华与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解惑、组织好课堂的指导作用,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提高。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2教学环境多媒体平台、网络教室(速软网络教室软件)、校园网、Internet教学资源学生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预设资源:电子小报《菁菁校园》、图片资源、图片素材、评价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入新课1、以案例观摩引出电子小报制作的一般流程。2、看完如此美观的电子小报《菁菁校园》,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引出这些电子小报其实就是利用我们熟悉的文本加工软件WORD制作出来的。然后以准备挑选负责出版电子校刊的同学为契机,导入新课,启发学生要设计一份电子小报,展示自我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通过竞争来达到目的。观赏、分析教学光盘中的电子小报《菁菁校园》,交流讨论主题、风格、特点等。让学生对电子板报有初步的认识,并被其创作、设计出来的精美效果所吸引。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得知这么精美、吸引人的作品是用我们熟悉的软件制作出来的之后,更是点燃学生心中对制作电子板报的渴望。提出任务给出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多元化的任务——重新设计电子小报《菁菁校园》板面,为其修改或添加相关内容和素材,具体内容还是要学生根据自己能力来确定,但必须健康。前后位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各个小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给出的素材,提出适合本小组的任务,有能力的小组还可上网收集素材,主题不受给出的素材的限制。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确定任务,这样的任务会适合他们自身的水平,他们会更感兴趣。由各组的同学们各自提出多元化的任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同时发挥小组间的关系,让他们利用伙伴的力量,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同时在完成任务中学会与他人协作。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3讲授新课通过观摩《菁菁校园》的版面,提示学生归纳出版面设计特色:1、整体版面布局;2、文字、图片、色彩的搭配;3、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分析出作品用了哪些排版功能和文档元素,并填写课本P64表4-4的“问题(1)中的文档”栏目。构思将其修改后的版面,用纸张绘制版面设计(布局)的草图。设计出版面布局草图,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操作才会心中有数,做到时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讲授新课任务一:报头、报眉的制作。提示如果遇到操作上的问题,可以利用WORD的“帮助”学习资源解决问题。教师上课前将这一节的知识制作成演示文稿,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网上邻居找到解决办法。老师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指导者的身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同时留意各小组的作品完成情况,挑一些有代表性、值得各小组借鉴的作品点评。各小组制作报头、报眉。要求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字号。尽量让报头醒目、吸引人。学生演示作品。培养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考查学生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使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找到原因。讲授新课任务二:标题与正文的制作。提出任务为“标题与正文的制作”。老师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指导个别学生,同时留意各小组的作品完成情况,挑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演示。指出各小组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照自己的版面设计,继续完成标题与正文部分的制作。要求同学们花点心思,尽可能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作品中。学生演示作品。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表达意图的能力。通过制作作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4讲授新课任务三:图片、装饰图案的制作。提出任务为“图片、装饰图案的制作”。老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的制作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同时引导他们多用探索的方式,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也可以利用小组的资源,多向其他小组学习。对于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强以及综合能力强的同学,指导他进一步的扩展内容。留意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在心中挑出不同层次的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设计边框、插入图片装饰。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式,培养学生技能的形成和拓展表达能力。通过好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知识表达美的能力。拓展任务1、word的全面学习;2、word的技巧学习;3、如何制作手抄报;4、如何在电子小报中加音乐。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自主探究完成拓展任务的方法。让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同学得到发展自己的空间及机会。教学评价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地引导讨论方向。从四大行中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点评。最后选出“今日之星”,提议荐为出版电子校刊的候选人。作品完成后填写P61表4-5自我评价表。每大行代表性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并讲解。大家参与共同评价,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填写附表1、2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一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正是表现自我的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而对于少数知识掌握不是太好的学生,则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以及一些制作上的技巧。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表扬鼓励,并提出新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探讨还有什么软件可以制作电子小报。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总结出电子小报的制作过程以及技巧。并填写课本P64表4-4的“问题(2)中的文档”栏目。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把信息技术的教育延伸到课外。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5教学流程图开始展示电子小报《菁菁校园》导入新课分析电子小报制作步骤,提出任务重新设计电子小报《菁菁校园》。展示电子小报《菁菁校园》通过观摩《菁菁校园》的版面,提示学生归纳出版面设计特色学生完成任务一:报头、报眉的制作。指出操作要点学生演示,总结操作方法学生完成任务二:标题与正文的制作。指出操作要点学生完成任务三:图片、装饰图案的制作。学生演示,总结操作方法每大行代表性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并讲解。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作品评出优秀作品,选出“今日之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结束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6附表1学生完成任务评分表组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得分思想性、科学性(28分)创造性(27分)艺术性(25分)技术性(20分)总分附表2报刊类作品参考评价表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得分思想性、科学性(28)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7分)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7分)内容切合学习和生活实际(7分)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7分)创造性(27分)素材获取及加工属原创(10分)具有想像力和个性表现力(7分)内容、结构设计独到(5分)主题表现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5分)艺术性(25分)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各页风格协调(7分)版面设计合理,色彩运用得当(7分)图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读(7分)反映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4分)技术性(20分)运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恰当(7分)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7分)包含报刊各要素(6分)总分评价等级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一般:79-60分,差:59-0分作品点评(特色与不足)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7教学反思这节课以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如何指导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过程评价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1、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往往是以单纯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作为教学内容,重在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而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最新理论认为:信息技术课应该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围绕一个学生能激起学生浓厚兴趣的主题展开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为学习载体,当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操作技能仍不能解决问题时,便自然而然地对尚未掌握的相关操作技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渴求。2、传统的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往往是“射线式”的,即以教师为辐射点,知识、技能的获取是单通道的;当我采用协作学习方式来展开教学过程时,使我感到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取渠道变成了多渠道的、立体的。对于新知识新技能,学生相互之间的只言片语,或者是学生在键盘上的轻轻一击,都远胜于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和繁琐的演示操作。在这种学习方式之下,学生设计出了很多我上课之前未曾想到的方案,而且详细地说明了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分析以及对信息的处理,有的甚至还有方案的可行性论证。3、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是以老师的一句话定型,而这节课采用了过程评价这——开放式的课堂评价方式。每个小组都将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示出来,任由同学评说,自己随时修改、补充,而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不当裁判,仅仅作为一名组织者来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便敢放胆直言,无所顾忌,学生边说边做,将各种操作技能技巧大胆地展现出来,学生对信息的检索、查询、处理、加工、分析、整理的过程一览无余,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各种有特色的方案不断呈现。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由此,我建议在上每节课前,我们都应带着这样两个问题来进行备课:①怎样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充满生命?②开放、合作的信息技术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姓名余学汉学历大专职称中学一级工作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邮编529100联系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电话6924056电子邮件Yuxuehan68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