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定稿巩欣辰芦笋产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以永济市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芦笋产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以永济市为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专业市场营销年级2008级081班姓名巩欣辰学号2008085419指导教师张源媛职称讲师二〇一一年十一月芦笋产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以永济市为例文献综述(一)芦笋的经济价值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第一、芦笋的生物学性状。芦笋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在欧洲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小亚细亚及原苏联高加索、伏尔加河和额尔齐斯河泛滥区,西伯利亚和中国黑龙江沿岸亦有野生种,我国各地均有少量栽培。第二、芦笋的经济价值。芦笋是一种多年生的高效益经济作物,一次栽培,多年受益。种子在播种后2年~3年内形成鳞茎盘,每年春季,从鳞茎盘上部抽出许多嫩茎,这就是通常食用的芦笋。芦笋的植物学寿命很长,可达25年。其经济寿命因栽培条件、品种、性别而异,一般可达14年~18年。芦笋是雌雄异株作物,品种内自交所产生的种子不能继续留种。芦笋的栽培品种目前均采用杂交一代种,播种定植后,第二年即可采收。优良的芦笋杂交一代种,第二年每亩即可采收鲜绿芦笋200公斤~300公斤。第三年、第四年鲜笋产量可达600~1000公斤/亩。亩纯效益最高可达8000元~10000元。第三、芦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我国芦笋栽培的历史从清代开始,仅100余年。从1984年开始,由于台湾省的芦笋品质欠佳,出口量减少,国际市场芦笋十分紧俏。这种形势促使福建、安徽、河南、四川、天津、陕西等省市大规模种植芦笋。(二)芦笋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第一、种植上的问题。阴跟阳、高青莲、李峰潮在《运城市芦笋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中提出芦笋产业形势严峻,急需高度重视。芦笋产业要健康稳步发展,就必须改变种植芦笋的理念,走产业化、规模化、高科技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而目前运城市芦笋产业的现状却存在诸多问题:1.面积发展失控。2.品种杂乱,良莠不一,老品种退化,新品种混杂。3.病虫害发生严重。4.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5.芦笋产业还不能成规模、上档次。6.收购价波动起伏。郜春花,卢朝东在《山西省芦笋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一文中指出,芦笋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芦笋种植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民种植的盲目性、芦笋产量偏低、农药残留问题。2.质量意识薄弱,收购市场混乱。3.产销脱节,服务网络不健全。4.缺乏注册商标。第二、生产上的问题。裴旭薇在《我市被评为“中国芦笋产业示范基地”》报告中写到,2010年9月5日至7日,第四届中国芦笋发展与战略研讨会暨中国园艺学会芦笋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我市召开。会上,中国园艺学会芦笋分会授予我市“中国芦笋产业示范地”称号。我市种植芦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市芦种植面积30万余亩,年均出产鲜笋12万吨,分别占全国、全球总产量的近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拥有18个外向型规模工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12.5万吨,生产的芦笋罐头主要销往西欧和日本等42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最大的芦笋加工出口基地。但是,我市芦笋产业仍存在品种老化、缺乏适宜我的芦笋栽培模式、产业链断裂、没有自主销售品牌等问题。唐亚平在《山西芦笋产业发展思考》中指出,山西芦笋产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1.农民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作为芦笋产业原料基本生产者,多数种笋农民属于跟风种植,完全模仿棉花和小麦的方式进行农事操作,与芦笋十分特殊的技术要求有较大距离,完全掌握芦笋特性的农户低于15%。2.组织管理协调引导力度亟待强化。3.区域混乱资源利用有失科学性。在近年来种笋效益飞涨的诱导下,各地纷纷发动,山西所有农业区域都出现种笋热潮,目前的迹象已经出现在40多个县市,不少地方农民根本不从气候特征、土壤条件和配套因素进行判断选择,跟风种植。4.绿芦笋种植面积极度膨胀。这意味着山西绿芦笋未来的产出量超过企业加工能力数倍,如果不能实现合理的外调调节,多数农业产量将没有转值机会。5.企业加工能力受制得不到充分发挥。6.山西芦笋品牌尚属空白。7.农业产出外流严重。芦笋原料的异地交流现象从生产上讲十分正常,而山西原料只出不进具有很大影响。第三、销售上的问题。李书华、刘保真在《我国芦笋生产加工出口形势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所生产的芦笋以白芦笋为主,绿芦笋面积在20%左右,对外出口以白芦笋罐头为主,速冻笋以及保鲜绿芦笋出口因加工技术、保鲜条件、运输成本限制,外销较少;目前除少量鲜芦笋供应国内主要大中城市消费外,我国生产的芦笋90%以上出口国外,仍有30%的定单难以保证供应。白国平、张爱平在《山西芦笋生产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对策思考》一文中提出,芦笋作为山西省外向型特色农业产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无论产业规模,还是产品特色都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山西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大的芦笋种植、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但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和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芦笋的生产和出口面临着严峻形势,亟待寻求可行的对策。第四、发展现状。马荣在《小芦笋大市场,黄河滩上永济人》中写到,芦笋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欧洲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上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孙国宾的山西永济人花近2万美元从荷兰带回10kg芦笋种子,并在山西省的永济市和清徐县试种成功。近年来,永济芦笋产品出口到了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永济市有12家加工企业,出口笋芦3万多t,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山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芦笋种植和出口基地。虞海奕、董建全、常正山在《永济市芦笋产业危机应对及发展》一文中认为,永济芦笋产业的发展现状是:1.龙头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带动了永济经济总量的增长。2.种植基地加快建设,有效推动了芦笋产业规模化发展。3.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永济芦笋产业发展面临的危机与存在的问题有:1.市场急剧萎缩,销售价格大幅下跌。2.企业加工规模缩减,加工利润大幅减少。3.基地种植面积锐减,笋农信心严重挫伤。4.市场结构单一。5.产品结构单一。永济的芦笋精加工和深加工的开展程度不够,芦笋新产品的开发滞后。6.营销手段单一。张璟照、裴宗阳、李富忠在《山西芦笋市场流通模式的初探》一文中认为,目前芦笋产业主要存在农民种植的盲目性和种植技术偏低,产销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芦笋收购市场混乱,产销脱节,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自己的品牌和注册商标等方面的问题山西种植芦笋的农户数量众多,单独的芦笋种植户进入市场,势必面临相对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协商谈判成本和监督执行成本,也会增加流通环节,延长芦笋流通时间,影响芦笋流通效率。(三)关于问题的对策出路第一、发展流通领域和进行市场细分。张璟照、裴宗阳、李富忠在《山西芦笋市场流通模式的初探》一文中认为,解决芦笋在流通领域的问题,必须促进大力扶持芦笋种植者的合作组织及专业协会,使芦笋种植者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使笋农有组织依托,提高笋农参与芦笋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惟有通过合作组织的建立,才能对规模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的山西芦笋种植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种植芦笋的散户利益最大化,并最终加快山西芦笋产业走向世界的转型步伐。虞海奕、董建全、常正山在永济市芦笋产业危机应对及发展一文中认为,面临永济芦笋产业发展危机应对及发展策略有:1.进行市场细分,明确目标市场。2.明确永济芦笋产品的卖点和品牌个性。3.进行产品细分,做好产品线的梳理和规划。4.进行渠道细分,充分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5.针对终端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促销。6.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7.创建高标准生产基地,促进芦笋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化发展和市场营销。杨林、李霞、于继庆等在《浅谈芦笋产业化开发体系的构建》中提出,芦笋产业是一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著的新兴产业,要对芦笋产业进行开发体系的构建。当前,芦笋产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农民利益无小事,只有善于引导,帮助农民认识盲目发展的危害性,加大对产业发展的管理力度,才能促进我国芦笋产业的持续发展。在建立完善芦笋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高产高效栽培、产品加工与销售四个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科研、开发、加工三方面密切配合,以科研单位为依托,负责芦笋良种的引进、选育及推广,并搞好技术培训;以行政村为基点,负责芦笋的种植、管理,并协助收购。企业与基点签订购销合同,镇政府负责行政担保;以加工企业为龙头,负责芦笋的收购、加工及销售。三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利益共享,形成了一个松散型经济联合体,初步建立起芦笋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发展模式。唐亚平在《山西芦笋产业发展思考》中指出,山西芦笋产业发展策略有:1.快速健全山西芦笋产业管理协调体系。2.实施区域规划势在必行。3.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4.快速强化培训农民,提升基础生产力水平。5.重点实施芦笋保鲜生产科研攻关,快速拓展山西芦笋发展空间。郜春花,卢朝东在《山西省芦笋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一文中提出了芦笋产业的发展对策:1.扶持本土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建议在我省绿笋主产区县市,重点扶持3~5个绿笋加工本土企业。2.增强质量意识,实施绿色工程。3.加强科学研究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4.适度更新老笋园,新建无公害示范基地。5.建设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6.建立自己的品牌,扶持龙头企业。7.占领国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董庆富在《抓住入世机遇,促进富阳芦笋业发展》中提出,通过国际直销手段去提升山西芦笋效益的潜力极大。芦笋是劳动密集型作物,美国、日本等国劳动力成本高,其芦笋生产成本高;而我国劳动力工资相对低廉,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出口。第三、提高芦笋行业的科技水平。丁萍在《永济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芦笋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文中写到,永济市注重芦笋科技的引进、研究、开发与推广,将科技应用到芦笋产业化发展的全过程,从种子、土地、种植、加工、贮藏、销售、包装、运输、服务各个环节入手,着力提高芦笋基地、龙头企业、芦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价值,以质量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以品牌赢得消费者口碑。翁文在《浅谈我省芦笋持续发展之对策》中指出,我们确应加强芦笋科研的力度,为生产服务,解决芦笋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芦笋抗病育种,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防治茎枯病等。参考文献[1]虞海奕,董建全,常正山.永济市芦笋产业危机应对及发展[J].区域经济,2010(9):30-31.[2]张璟照,裴宗阳,李富忠.山西芦笋市场流通模式的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5):561-564.[3]郜春花,卢朝东.山西省芦笋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15-18.[4]唐亚平.山西芦笋产业发展思考[J].山西农经,2007(5):10-14.[5]李书华,刘保真.我国芦笋生产加工出口形势分析[J].山东蔬菜,2004(2):11.[6]阴跟阳,高青莲,李峰潮.运城市芦笋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08(12):46-47.[7]马荣.小芦笋大市场,黄河滩上永济人[J].现代园艺,2011(5):48-49.[8]白国平,张爱平.山西芦笋生产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对策思考[J].山西农经,2009(3):30-32.[9]裴旭薇.我市被评为“中国芦笋产业示范基地”[J].运城日报,2010(9/8):001版[10]丁萍.永济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芦笋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149-150.[11]杨林,李霞,于继庆,等.浅谈芦笋产业化开发体系的构建[J].种子科技,2008,04:34-35.[12]董庆富.抓住入世机遇,促进富阳芦笋业发展[J].长江蔬菜,2001(10):45-46.[13]翁文.浅谈我省芦笋持续发展之对策[J].台湾农业情况,1996(1):17-19.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