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政治高考复习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综政治高考复习探讨一、六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研究和启示1、总体评价⑴命题立意——日趋完善“能力立意”→“综合能力立意”→“知识能力并举、以能力为主导”⑵题型结构——稳中有变从选择题看:2000-2002年的总体要求是:“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03年开始改为:“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从综合程度上讲,变化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3年复杂程度越来越高,2004-2005年复杂程度越来越低。⑶命题方式——三个转变试题编组从单一的主题型向综合的专题型转变选择题题肢从专业术语型向情景口语型转变非选择题答案从论述型向论点型转变⑷命题情境——突出四性社会性、真实性、创新性、人文性2、试题特点⑴坚持正确导向,体现新课程理念⑵坚持能力立意,立足基础知识⑶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突出时代性⑷坚持和谐发展观,凸现以人为本3、知识点的分布及特点⑴各年高考政治试题在各科知识点中的分布⑵2000-2005年高考政治试题知识点分布的特点高一年数次数高二年数次数高三年数次数一23一612一59二612二413二44三11三48三34四49四55四23五11五23五69六00六22七57七12八57八22二、2005年政治高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不够全面扎实,掌握运用得不准确。有学生说:“政府是地方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有学生说:“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保障,农民工是最基本的体力劳动者。农民工是社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财富的忠实群体。”有学生说:“农村是国家的落后地区。”有学生说:“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有学生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在我国仍处于主导地位”。2、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缺乏。3、审题答题方法缺少有效训练。一是读题不够认真,信息获取能力不足,抓不住材料的中心和关键,答题时偏离主题和设问的具体要求。回答38题⑷问时,有一位考生的答案是:对人民负责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内外因相结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有的考生所罗列的知识中居然没有一个是“哲学”的知识点。如有一位考生的答案是:农村是国家的落后地区。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农田是国家的生活食物来源。所以要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另一位考生的答案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加大投入。鼓励农民种植。二是不善于运用题中已有的素材答题。例如,回答38题⑷问时:有一位考生的答案是: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具体事物具体分析。3.一切从实际出发,促进农业的发展。4.外因决定内因。另有一位考生的答案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党和政府根据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的一系列兴农富农的政策,这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又有利于祖国统一。在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三是弄不清答题的知识依据和设问指向。如39题⑻问,题目要求运用经济常识回答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可是有一部分学生却随意扩展这个限定,如一位考生的答案是: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四是答题缺乏起码的逻辑性,思维混乱,缺少论证,论据与论点之间随意建立联系。如39题第⑺问,要求学生说明“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实质上的一致性,有一位考生的答案是: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就提出和平外交的政策,即团结各国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但必须要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样才可能使国家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与“共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五是有少量考生误解问题指向,混淆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者的区别,出现错答。如38题第⑷问要求考生分析试题材料中所举政策的哲学依据,着重于回答依据是什么,然后简要说明其原因(为什么),有一位考生的答案是:⑴为增加农民收入,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增家庭经营纯收入。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也需要科学技术。⑶减免农业税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的负担。⑷推行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农村经济。六是答题实行大包抄,大量罗列原理。三、2006年高考政治复习的几点想法1.前期基础——三年一贯,上好新课,夯实基础,引发思考。2.基础知识——重组知识,形成体系,适度拓挖,联系实际。3、复习资料——要学会选择和使用高考复习资料。首先,资料采集要多样化。其次,不要迷信某一种资料。最后,不要照搬任何一种复习资料。4、练习考试——巧练精考,以练代考,注重解题方法的培养。首先,提倡“巧练、精考”、“以练代考”。其次,要重视解题方法的培养。做到“三个落实”、“两个突出”、“一个统一”。再次,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要注意“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最后,正确对待考试。5、最后几天——回归课本、回顾考试、讨论交流、考前教育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