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0816)单项选择题。1、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以(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审美体验)。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5、20世纪初期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艺创作现象并写出《红楼梦评论》的是(王国维)6、以下不是朱光潜的著作的是(《论诗三札》(郭沫若))。7、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8、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真正的奠基人,并写出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是(朱光潜)。9、提出“出入说”的是(王国维)。10、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多选题。1、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经验的实证的归纳的)。2、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见解,以下属于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观点的是(虚静说.童心说…兴会说)3、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艺术家心理、创作心理、艺术接受中的心理蕴含、艺术作品中的心理活动)4、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想象.直觉.情调适当的文字)5、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心理测试法、内省法)三、名词解释。1、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创作、文学作品、艺术接受中的问题。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审美体验。2、审美体验: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和体现。四、判断分析题。1、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缺乏,文艺心理学完全是西方的舶来品。(×)。答:不对。因为人类自从有了审美的能力,有了文学和艺术,也就有了美学思想,也就有了文艺心理学思想。如中国古代的“虚静说”、“发愤著书说”、“兴会说”等。2、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真正开创者是朱光潜。(√)答:正确。因为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新的高潮,其代表是朱光潜。他的《文艺心理学》一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可谓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3、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的一切心理活动。(×)答:不对。因为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有很多,如想象、联想等。而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体验性质的。4、文艺心理学与文艺学的关系最密切。(×)答:不对。因为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最密切。普通心理学是文艺心理学的基础,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离开了普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就很难完成。五、简答或论述题。1、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007年4月已考)答: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1)是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的心理活动。艺术家创作的基础是体验,只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激发创作的冲动。(2)是作为体验迹化的创作心理过程。该部分主要分析创作动机、艺术家创作的心理状态,如癫狂状态、沉思境界、内觉体验等。(3)是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作家的体验必须通过语言等形式化因素,才能将其体验传达出来为读者所理解、感知。(4)是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心理。艺术作品最终要为读者所接受,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读者如何接受以及作品对读者的效益是该部分分析的主要内容。2、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密切,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很难完成。但是二者也有区别: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它的研究多采用实验的方法,力求定量定性。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特殊的心理即审美心理,它多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定量定性难度大。文艺心理学在运用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方法和观点时必须根据文艺心理学对象的特点加以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第二部分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弗洛伊德)。2、“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唤醒理论)。4、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5、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6、贝里尼关于艺术心理学的代表性著作是(《美学和心理生理学》)。7、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是(阿德勒)。8、以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9、“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话是(荣格)说的。10、《美学导论》的作者是(费希纳)。11、“恋母情结”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12、“镜像阶段论”是(拉康)提出的。13、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最主要是提出了(知觉概念),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艺术的解释之中。14、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第四个层次)。15、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这种认识是(揭示了艺术家创作动力的来源)。16、“格式塔”的意思是(指心物同构)。17、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高原理论)。18、高峰体验是(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学说。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实验心理学学派的有(费希纳、贝里尼、吉布森、泽基)2、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3、拉康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改造集中体现在对心理功能下属概念(想象、符号、现实)的描述上。4、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同形论(异质同形论))。5、以下属于马斯洛高级需要的有(爱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6、以下属于高峰体验的有(对古典音乐的欣赏、与大自然的交融、翩翩起舞、热恋中、领悟真理)三、判断分析题。1、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既有值得肯定的,也有值得否定的。(√)或: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或:弗洛伊德作泛性者,其学说的价值是不应该得到肯定的。(X)答:因为:一,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研究的视觉伸入人的无意识中进行了大胆推测的人,他的关于梦、性意识的升华、恋母情结等的论述,无不给人以极大启示。二是他过分看重性本能在文艺活动中的作用,是片面的。心理是复杂的,不仅与人的本能有关,还与社会实践有关。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学说完全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X)答:不对。因为:(1)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主要是指个体无意识,而荣格认为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部分。(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无意识是支配人的心理最核心的因素,而荣格则认为,集体无意识比个体无意识对人心理的影响更大,且反对弗洛伊德将性欲看作心理原动力的观点。因此,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有继承,也有抛弃。3、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一定会有追求超越的动机。(√)答:正确。因为:阿德勒说:“自卑感本身并非变态,它是改变人类地位的原因。”他认为,艺术家同处于自卑感的儿童一样,他们的心中总是拥有着某种目标,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的优越性目标。想象的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的不安和痛苦就可能越深,但也有可能同时意味着可以激发更为惊人的创造力,获得某种真正的自卑的超越。4、艺术活动中的高原体验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是大体一致的。(X)答:不对。因为高峰体验(注:名解)是马斯洛自我实现中的重要概念,指人在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中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欢乐至极的体验。高峰体验是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一种奖赏,类似宗皈依时刻的神秘体验。它的特征是瞬间产生,转眼即逝,但这样的时刻到来能产生强大的冲击波。高原体验(名解),指的是对于感受到的敬畏和神奇作出平静的、稳重的积极的反应,是一种平和而又持续的欢乐心境。它没有前者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5、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对西方文艺心理学可以说是一种修正和补充。(√)答:因为社会历史学派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人作为指导来研究心理现象,既重视人的心理活动的心理机制,又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既关注个体心理也重视社会心理,其中又特别地突出活动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从一个重要的角度纠正了西方心理学的种种偏颇。四、名词解释。1、唤醒理论:(1)又称为“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2)他发现,随着刺激重复出现和时间的推移,表象间的新奇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引申到审美领域,引发审美愉悦的唤醒有两种,一是渐进性唤醒,一是亢奋性唤醒。2、俄狄浦斯情结:(1)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学说。(2)是指每个男孩都有杀父恋母的情意综。这是根据他的泛性论得出的结论,或又称为“恋母情结”。3、潜意识:(1)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2)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是一种被压抑的东西。人的精神的绝大部分是潜意识的部分。4、集体无意识:(1)这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2)集体无意识是指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它不为个体显意识所掌握,集体无意识的意义远在个体无意识之上。5、原型: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所谓原型指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性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动,6、自卑情结:(1)是阿德勒动机理论的重要解释概念。原指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因种族歧视造成少数民族儿童的自卑感。(2)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人有之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肋,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7、镜像阶段论:是拉康提出的。他认为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与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人就达到一次主体性跃迁的转换点,也就是进入镜像阶段,它分为初次同化和二次同化阶段。8、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充分意识到了需要在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地位,勾画了人的需要的构成和层次性特点。(2)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成了七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9、自我实现理论:(1)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已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2)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人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10、高峰体验(见4页)11、高原体验(见4页)五、简答题或论述题。1、简要说说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的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原则。答: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了十六种原则。它们分别是:审美阈原则;审美加强原则;多样中的统一原则;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清晰性的原则;审美联想原则;审美比较原则;审美序列原则;审美调和原则;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审美的传导原则;审美的适中原则;审美的耗力最小原则;审美的安定性原则。2、简述弗洛伊德对梦的论述。答:弗洛伊德发现和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他在《梦的释义》一书中阐述了有关梦的论述。(1)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潜意识监视的倾向。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2)梦总是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总是与记忆有关的情绪性表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3)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是一种移位了的东西。(4)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联系。梦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3、论述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论述。弗洛伊德对文艺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艺术家也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