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打印曹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曹杨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1.08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出题人彭海强审核陈丽娟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两方是指A.地主、农民B.贵族、平民C.平民、奴隶D.奴隶主、奴隶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3.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A.法官B.陪审法庭成员C.公诉人D.律师4.16世纪左右,欧洲“绅士”(gentry)阶层大多住在乡间宅第,喜爱田猎,坐享田租。他们拥有政治、法律的特权,并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这些“绅士”获取其身份主要依靠下列哪一途径?A.经营工商,累积财富B.应征从军,建有军功C.拥有封地,身份世袭D.通过考试,获得资质5.“新教徒”“Protestant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意指“抗议”和“宣称”,其抗议的主要对象是A.罗马教皇B.世俗君主C.封建领主D.天主教徒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初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伊斯兰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其中“伊斯兰世界”是指A.拜占庭帝国B.奥斯曼帝国C.蒙古帝国D.阿拉伯帝国7.《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8.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因素在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成为世界性宗教而得到了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④9.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帝国的行为表现在A.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10.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明朝B.宋朝C.唐朝D.西汉初1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12.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A.民族融合的作用B.分裂中孕育的统一C.江南经济的发展D.君主专制逐步的加强1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C.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D.中古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14.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中央地方矛盾始终存在。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15.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继乱之世:鲁莊公莊公元年莊公二年莊公三年莊公四年莊公五年……卷十:孝文帝纪第十……卷第四十一:勾践世家第十一……卷第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B.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C.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16.以下材料跟科举制相关的是A.“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17.严从简在《殊域周资录》中描述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朝贡贸易B.民间贸易C.互市贸易D.市舶贸易18.“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以下能体现这一主题精神的是A.基督教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19.“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后来最受益的国家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意大利20.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材料体现的主张有①个人自由②联邦共和③权利平等④主权在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22.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23.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A.劫富济贫B.公平公正C.倾向权贵D.崇尚峻法24.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A.它超越了英国1689的《权利法案》B.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C.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D.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A.从德国到欧洲B.从理论到实践C.从空想到科学D.从苏联到中国26.“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中,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地反映了上述过程的是A.英国圈地运动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宅地法》D.日本明治维新27.“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为此,“我”能做的是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分给份地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效法西欧,发展工业28.“人类之得以为人,不至于永沦为奴籍者,非法兰西人之赐而谁耶?”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时说的这句话称赞的是A.《人权宣言》B.《法国民法典》C.《社会契约论》D.《共产党宣言》29.“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段话的说明了A.自然条件决定国家的前途B.工业化是实现资本主义重要保障C.欧美文明比非洲文明先进D.制度保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30.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在这里,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该: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二、最佳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最确切地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A.在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公民法万民法所起的作用一样大B.《民法大全》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3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汉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个人的发展C.希腊的地理环境导致产生民主制度D.希腊政治文明受到于地理环境左右33.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刻“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最符合史实的是A.“乱世”与“分土建邦”有内在因果关系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又带来的割据混乱D.这块刻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秦代34.1793年6月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与英公使当东,率领一只由五艘战舰700余人组成的庞大外交团队,经海上9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东方第一大国的门口。对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解读为A.与清王朝签订通商协议B.前来与清王朝进行朝贡贸易C.打破大国闭关锁国政策D.开辟英国在大国的广阔市场35.观察下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可以得到的深层次的信息是:《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俄国1851年约590093%7%美国1850年约230087%13%A.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工业化B.工业革命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C.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D.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三、非选择题(共75分)36.封建统治(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秦王足以不同,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一重祸。……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呼?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身为戮没矣。”——《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诏曰:“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汉书•文帝纪》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认为秦亡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叙述汉文帝“无为而治”的内容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8分)37.气候的冷暖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活动和历史的进程,以下这幅“中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直观的再现了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950年间中国气温的变化过程。观察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1)上图的“比较基准线”为中国现代的年平均气温,历史上年平均气温连成的曲线位于基准线上方时,称为“暖期”;位于基准线下方时,称“冷期”。试问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800年间,中国气候的变化经历了几个暖期?(2分)(2)如图所示,秦汉时期虽然处于气候史上的暖期,但与此前相比,气温变化已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加强,北方游牧区的生态开始恶化,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游牧民族开始南下。试问,这一时期有哪个游牧民族南下?他们的南下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3)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试举出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对气候与环境造成影响的史实。(4分)38.古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