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轮胎均匀性、动平衡的因素一段1.成型机头1.1机头瓦块间无松动,鼓肩两端径向跳动≤0.5、轴向跳动≤0.5,肩部曲线无损伤。调宽环尺寸要合适。1.2成型机头周长、机头宽度符合施工表。1.3反包时成型机头无收缩及松动。2.扣圈盘2.1扣圈盘径向跳动≤0.5,轴向跳动≤0.5。2.2扣圈盘直径符合施工表,钢丝圈在扣圈盘上无松动。2.3里外扣圈盘和成型机头距离对称。2.4表面无损伤及磨损。3指形正包器3.1无破损及变形,排列状态良好。3.2水平度,指形正包器无下垂。3.3扣圈盘前进时,左右指形包器的前端与鼓间距要一致。4.胶囊4.1胶囊无漏气。4.2膨胀时左右胶囊直径及压力要均匀。4.3胶囊间距,前进时进入鼓里的距离左右要一致。5正包滚(后压)5.1正包滚无松动。25.2左右侧滚轮原点间距设定要正确,左右要对中,滚轮在水平、垂直两位置与一段机头轴向、径向间隙要一致,停止位置及时间要均匀。5.3滚压后子口胶、子口包布无打折,圈部压实。6成型作业6.1校准中心灯光线。灯光线要垂直即不同高度的中心点与灯光线重合。6.2接头分布要符合施工标准。6.3钢丝圈要正确地安放在扣圈盘上,钢丝圈搭头左右错位180°。6.4半成品接头搭接,符合技术标准。6.5要对准已校准的灯光线正确贴合。(调整导向装置)6.6左右胎侧宽度之差≤±2,重量之差≤胎侧重量的2%6.7胎侧A点偏歪≤±2。6.8贴合拉伸均匀,变形要最小化。6.9反包高度,在左右圆周上的偏差要在2~3mm以内。6.10供布架第一辊与主轴平行度≤0.5其余各辊要保持平行。二段1带束鼓1.1带束鼓瓦块无松动。1.2带束鼓收缩、膨胀要均匀。1.3带束层在带束鼓上贴合后无移位。1.4带束鼓周长符合技术规定,带束鼓两边周长一致。31.5自动裁断、贴合的带束层,贴合时宽度无变化(带束鼓与带束层输送线速度值,相差小于5%)。1.6带束层斜边长度、角度要符合技术规定。2传递环2.1确认成型规格和环的尺寸是否一致。2.2传递环瓦块收缩、膨胀要均匀,无粘鼓现象。2.3传递环瓦块无松动。2.4传递环在带束鼓和法兰盘定位时无振动。2.5传递环相对带束鼓、法兰盘径向跳动≤0.2,轴向跳动≤0.2。3法兰盘3.1法兰盘无松动。3.2法兰盘表面无损伤。3.3左右法兰盘径向跳动、轴向跳动符合技术规定。3.4法兰盘1、2、3位置间距要符合标准,工作时无变化。3.5一次、二次定型压力要符合设定值。4后压滚4.1后压滚轮无松动。4.2左右侧滚轮原点间距设定要正确,左右要对中,加压前两滚轮与胎面间距要一致。4.3滚轮前进时滚轮中心要与胎面中心一致。4.4确认后压滚高压值与低压值。5二段作业45.1确认中心灯光线设置。5.2一段胎胚中心在法兰盘上要与法兰盘中心线重合,偏歪≤1。5.3带束与胎面组合件从带束鼓经传递环移至法兰盘与一段胎胚中心重合。5.4要对准中心灯光线正确贴合。5.5半成品接头量符合技术标准。5.6胎面长度符合技术规定。5.7贴合拉伸均匀,变形要最小化。6硫化6.1模具圆度要均匀,上下模无错位。6.2胶囊膨胀要均匀,选择合格的胶囊。6.3胶囊使用次数要控制。6.4后充气上下钢圈间宽度按施工表值设定。6.5充气压力要按施工表值设定。6.6后充气钢圈保证水平度、垂直度。6.7装胎器中心、圆度精度要保证,高度要正确。对中度≤2。6.8确认预定型、一次定型、二次定型压力。6.9热板同心度、水平度要符合标准。6.10胎胚做到先入先出,减少胎胚变形。6.11轮胎,以面或色标为基准,固定模式装罐。6.12胶囊中心与硫化后轮胎中心保持一致。5一段成型机精度标准表序号校验内容标准值1主轴径向跳动<0.10mm2左右碰盘径向跳动<0.50mm3左右碰盘轴向跳动<0.50mm4成型鼓径向跳动<0.50mm5成型鼓轴向跳动<0.50mm6供布架每层相邻两棍筒的平行度≤0.50mm7供布架任一辊筒的转动力≤50g8供布架任一辊筒的水平度≤0.30mm9左右碰盘、指形正包器、反包胶囊动作是否同步10下压辊轴向窜动≤1mm11校正指示灯光线位置至满足工艺要求粗度控制≤1mm12灯光线准直度±1mm6二段成型机精度标准表序号校验内容标准值1带束鼓主轴径向跳动±0.5mm2带束鼓主轴轴向跳动±0.10mm3带束鼓鼓块左端径向跳动(撑开状态)±0.10mm4带束鼓鼓块右端径向跳动(撑开状态)±0.10mm5传递环相对带束鼓主轴的径向跳动±0.20mm6传递环相对带束鼓主轴的轴向跳动±0.20mm7传递环相对法兰盘主轴的径向跳动±0.20mm8传递环相对法兰盘主轴的轴向跳动±0.15mm9胎面中心偏差≤1.5mm10校正指示灯光线位置至满足工艺要求粗度控制≤1mm11灯光线准直度±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