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影片节奏的存在和意义第一章认识节奏1.1节奏与生活的关系大千世界,变幻无穷,运动不止,隐含着或显现着各式各样的节奏。大自然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的交替,海水潮汐的涨落,植物生长,动物的的奔跑等等),人物情感的波动(如心理、生理、情绪、感情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节奏。可以说节奏存在于正常生活运动的万事万物之中。节奏源于运动,源于变化,早在我国古代《礼记乐记》中就解释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每一个人的讲话速度不一样,产生的节奏也就各有不同。在平时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交流更是需要语言的节奏来传达。一位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这样看待中国人说英语:“中国人喜欢在单词的读音上斟酌,尤其是年轻人,总希望自己说的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于是他们很努力地听广播、看电视,刻意模仿美国人的说话腔调。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有些人的发音甚至比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地道。但是,我就算蒙着眼睛,也能轻易分辨出说话的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因为中国人说英语没有节奏。”节奏之于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呢。说到节奏我想到了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的中国选手刘翔。刘翔的胜利属于“节奏的胜利”。跨栏不像跑,它的技术性非常强。因为有障碍物,要控制节奏和技术的衔接。十个栏架,一个过不好,整个节奏就会乱。而其实,论刘翔的速度比不上美国短跑名将阿兰.约翰逊。可在决赛中为什么没有见到他的身影?那是他惨败在复赛中。在复赛中阿兰.约翰逊由于没能控制好栏间节奏,他从第二个栏开始就跌跌撞撞,最后输了进入决赛的资格。而刘翔则以完美的跨栏技术和极佳的栏间节奏赢得比赛。那是刘翔的节奏感非常好,要知道跨栏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节奏感。现代都市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劳逸结合。但是现代都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长期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情绪紧张,身心疲惫。这需要跟上社会的步伐,时代的节奏。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大到社会层面,小到日常的语言表达,节奏无处不在。1.2影视节奏节奏是运动的产物,是生命本身的现象。影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地反映,因此影视片的节奏正是自然的、社会的、人们生活的节奏的体现。也就是说,影视节奏来源于生活,它是律动、万物运动的一种客观反映。但是,影视节奏又不是对于真实生活中的节奏简单地重复、因袭和照搬,而是经过带有影视特性的艺术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影视的重要艺术元素,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从而更为有力地、更有层次地、更有深度地实现生活的节奏韵律。影视节奏融会社会生活节奏、人物活动节奏(包括心理节奏、情绪节奏、动作节奏、语言节奏等)、自然节奏为一体,将节奏的功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之上。影视作为视听艺术,它的节奏自然由视觉节奏(主要由画面形象的变化所构成)和听觉节奏(主要由声音层次的差异所构成)而组成。影视节奏是视觉节奏与听觉节奏相结合的有机统一。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它的节奏则既要贯穿于时间的过程之中,又渗透于空间的形态转换之际。从美学和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影视节奏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层次性的、韵律性的运动过程,运动形态,运动节律;同时,影视节奏又是一种独特的带有韵律美的艺术感觉,是一种能够影响、引导、控制、激发观众注意力的情感冲击波。节奏贯穿于影视创作的全过程,贯穿于一部影视片的始终。不同的运动状态,产生不同的节奏。影视节奏是各种影视艺术元素运动的有机统一的产物。1.3影视节奏的界定、产生及构成影视节奏是各种视听元素和内容元素运动变化的产物,它作用于人的情绪,是保持观众注意力、激发情感共鸣的重要环节。尽管形成节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节奏都离不开两种要素:一是时间因素,即运动过程;二是变化因素,即可比成分的交替更迭。也就是说,影视的节奏既体现在时间流程里,又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既依附于活动的影像中,又渗透在变化的声音里。值得注意的是,节奏并不限于一成不变有规律的运动。沉静是一种节奏,紧张也是一种节奏,由沉静转为紧张再转为沉静,这是节奏的更替和人们身心感受的需要。生活中复杂的节奏体验是艺术中节奏变化的依据。总之,艺术适应了人们身心感受变化的特点,以可控的方式创造了节奏,强化了人们对于节奏的审美感受。影视在节奏表现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它可以把在自由的时空中运动着的活动影像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使人们直接感受到运动的速度和强度,这样就更有利于节奏的表现,也更有利于观众感受到节奏的存在。第二章节奏在影视作品中的关系和运用2.1影视节奏的构成影视节奏的构成包括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两个方面,作品整体节奏是叙事性内在节奏和造型性外在节奏的统一。内在节奏体现为叙述的观念和结构,决定着作品的整体风格。因此要把握好内在的节奏基调,在此基础上安排好内在节奏变化的轻重缓急。而外部节奏是指由画面内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运动和镜头转换的频率而产生的节奏。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有时一致,有时相反,属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构成元素以画面内人或物的外部动作、镜头动作、剪辑手段为主。影视节奏构成的主要元素:镜头的尺寸、景别、角度、光影的变化、色彩的冷暖、时间流程的表现、空间的变化、景物造型的处理、剧作叙事的构架、演员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的变化组合,以及声音的处理等。那电影节奏又有那些特点呢?首先,电影节奏是直接给予观众的一种强迫的心理效应。观众的心理感受与电影创作者对影片节奏的把握是相互影响的。创作者一方面要想办法用精确的构思——涉及到每一格画面中的构图、音响、表演、光影、运动、色彩等方面,迎合观众的心理感应;另一方面又要适度加上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观众。观众也是如此,在努力感受影片节奏的同时,也不断加入自己的主观感觉。所以电影节奏不单单是一种体现在视听方面的感官效应,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心理效应。而且一部电影的节奏是一次性完成,这就要求观众对电影节奏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敏感性,也要求艺术家创作电影节奏要高精确度。其次,电影节奏绝非是独立存在的,或是某种特殊独用的手法,而是存在、融合于各种视听语言的编织和运用之中。所以电影节奏的另一个特点是电影视听手段综合构成的整体性。节奏在电影中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即存在于剧作、导演的分镜头本,也存在于摄影、美工、表演、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即存在于影片的整体构思、总体感觉,也存在于分体的每一场、每一个镜头、每一音响及其关系处理之中。2.2影片节奏构成关系我认为“节奏”就是电影诸多“形而上”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节奏就是电影的生命。众多杰出的电影艺术家都重视节奏、强调节奏,如黑泽明、罗西里尼、普多夫金、塔尔科夫斯基……,这是因为电影节奏是电影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内容,是电影艺术的个性所在。优秀的电影节奏手法它的构成关系存在于影片对整体效果的处理,决不是某种单纯的艺术技巧,它是能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创造与匠心、体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把握,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的。可以说电影节奏的创作应当根据剧情、场面的需要、人物塑造和观众心理的需要,然后再对电影视听手段进行完全切割的综合运用,这是对整部影片总体效果有机的展现。2.3处理技巧创作一部成功的影片要依靠的因素很多,处理是否恰当,需要谨慎对待。首先,镜头蒙太奇的组接技巧要高。例如在电影中,把过去和现在的人物同置于一个时空,它的真实性依赖心理幻觉,蒙太奇连接靠主观的景物映像,如看到故地的草莓地,就向往进入童年,而童年世界的经验由心灵上的富有家乡气息的景物所触动,如在夏风拂动下轻轻摇曳的桦树和山坡上徜徉的白云,两幅空镜头画面(这种画面通常是运动的短镜头,不仅连接,而且传神写意)就把观众的注意力抓住了。还可以使用音画分离法,即把后场画面的某一因素(声音)提取出来,先行闯入前一画面,与它对位的画面随后跟进,实现了声音的空间感。“未见其人已闻其声”,是吸引注意力的又一方法。此外还善用人物先行法带出画面,两个场面交替时,由第二个场面中的人物徐徐出现在第一个场面中,然后背景渐变成第二个场面。这些组接方式创造了悬念,它们以不同的微妙程度暗示:最精彩的还在后面呢,现在不要停止观看。其次,画面光影色调的奇妙变化和音乐音响的有机组合。费里尼在《八部半》中交叉使用晴天中午的日光、星月之光、熊熊火光和高调灯光,还精巧地运用影子来创造节奏。温泉广场魔术师捕捉思想的一场,用星月之光创设了一种神秘幽深的氛围,面追光使每一个被推至镜头前的人物变成一个角色,一个藏有秘密的角色。在镜头前,他们成了被窥视的木偶,小基多逃避酒浴的场景,用墙上基多调皮欢快的影子来表现,那蹬腿的剪影短促有力,勾勒出童年的自由和幸福。在光影的深处,徐徐传来轻柔缓慢的弦乐,衬托着孩子奔跑时的脚步声和欢笑,营造了充满母爱和温情的氛围。最精彩的是基多幻想控制女人的一场戏——镇压妻妾的暴动,基多挥起鞭子的一瞬间,渐行渐速、愈奏愈强的弦乐一下子把气氛推至紧张和冷酷,女人们四下逃窜,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农舍里的灯剧烈地晃动起来,带出高对比度的光和影,一道道光影凶悍地撞击在女人们的头上、肩上和腰肢上,鞭子有节奏的落在地上,发出阵阵威吓的响声,把男性意识深处的权力欲和暴力政治意识烘托得淋漓尽致。还有,诗化语言和重复式画面的结构。诗化语言的简洁和回环复沓感会产生奇妙而丰富的情感节律,在《广岛之恋》中阿伦·雷乃大胆地把它用到电影中,与富有创意性的画面组接,大大加强画面的吸引力。语言和重复式画面形成一种冰冷与火热、沉重与激越的交融,给银幕增加了意想不到的非凡的活力,即节奏的彰显。2.4节奏的把握要把握影片的节奏,首先要理解影视剧作品中节奏的行程要素。节奏,在前面已提过,是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地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的整体,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让观众产生一定的节奏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这一过程中,又回归到了主体——节奏,把握好节奏,就是把握住了观众的心理。影视剧是一个声音和画面结合的产物,所以在以下评述中,也都是将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述说的。一部影视作品中,在全片中的节奏是不一致的,需有张有弛。影片故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这个过程中节奏的大致方向是由慢到快,在回落的过程,就像一个山峰一样。而在一些小的段落里面也是如此。在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里面的第一场打戏,章子怡和杨紫琼打斗,章子怡去偷剑,被人发现后,仆人开始大喊,捉贼,此时无源声音鼓声开始进入,随着打斗画面及动作的快慢,鼓声也随之变化,这时鼓声就像是人的心跳一样,自己已于画面,声音融为一体了,打斗结束,鼓声也随之消失,让我们紧张的心情平静了下来。所以声音和画面是互相互补存在的,共同控制着影片的的节奏,该缓则缓,该疾则疾。当然创作者必须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要有张有弛,有地放失。当然声音和画面固然在影片的节奏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抛弃最原始的因素——剧本。一个影片的故事情节是全片的之架,若故事情节的安排不妥当,再好的音乐来进行渲染,再棒的剪辑手法,也都于事无补。总体来说,节奏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东西,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有可能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你觉得节奏不错,其他人厌恶的透顶。想把握好它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思想的东西,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创作者唯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画面的剪辑和声音的添加。电影制作得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声画合成,也是一项集其大成的创作工作,总的来说,这里不应是声音跟画面,也不是画面跟声音,而是画面与声音合起来把“戏”表现出来,共同将影片的节奏传送给观众。可见声音和画面,缺一不可。在把握节奏时,也不能只考虑到一个方面,而要全都兼顾到,更要兼顾观众地感觉。从整体上看,把握节奏,更应当从剧情,观众的审美需要等方面着手。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是他的节奏地感性特征,即对节奏的把握和体验是一种完全感性的东西,而不是某种机械化的,僵死的事物。对节奏的把握,在参加学校的拍摄作业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节奏对于一部作品的重要。影视是声画结合的产物,一部影片中的节奏是不一致,有张有弛。例如在拍摄“美丽的校园”时,它所展现出来的是校园活跃新鲜的气氛带给观众的心理和视觉的双重感受,在这中间就需要我们表现学院浓烈的校园文化,表达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