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与天线件》复习提纲绪论:01、微波波段的波长和频率。02、微波波段的特点。第一章:1、传输线的概念。2、传输线的分类及其传输电磁波的类型。3、长线和电长度的概念。4、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5、传输线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和并联导纳,特性阻抗。6、均匀传输线方程的定解。7、传输线的特性参数:特性阻抗,传播常数,相速度和相波长。8、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四分之一波长变换性,半波长的重复性。9、长线上的阻抗能否直接测量?10、反射系数,终端反射系数。11、驻波系数和行波系数,波腹点和波节点的位置,相邻波节(腹)点的距离,相邻波节点与波腹点的距离。12、反射系数与驻波比的关系,反射系数的测量。13、无耗长线的行波工作状态:条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传输功率,在反射系数圆上的位置。14、无耗长线的驻波工作状态:条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阻抗的分布,波腹(节)点位置,反射系数,驻波比,传输功率,在反射系数圆上的位置。15、行驻波工作状态:条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阻抗的分布,在反射系数圆上的位置。16、长线上传输功率与效率。17、阻抗匹配的概念,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18、在圆波导中存在的波型和不存在的波型。19、圆波导中的最低波型和该模式应用的场合。20、带状线和微带线的结构及其传输的波型。21、课堂上讲过的例题。第二章:1、微波传输系统的组成。2、端口和参考面。3、归一化阻抗,归一化电压和归一化电流的概念,单位。4、微波网络的特性。5、双端口网络的Z和Y参数矩阵,性质(无耗,互易,对称)。6、双端口网络的A参数矩阵,性质(无耗,互易,对称),应用。7、S参数矩阵,各参数含义,性质。8、各参数间的关系。9、双端口网络S参数的讨论。10、输入反射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11、S参数的简单测量。12、双口网络的功率增益。13、双端口网络的工作特性参数。14、矩形波导中的不连续性:膜片(电容和电感),谐振窗,销钉(电容和电感),波导阶梯(E面和H面)的结构及等效元件。15、波导T形接头的结构及场分布特点。16、同轴线的不连续性:同轴线阶梯,同轴线开路端,同轴线内导体断开处的等效元件。17、微带线开路端,微带线阶梯的等效元件。18、课堂上讲过的例题。第三章:1、微波元件的作用和分类。2、阻抗变换器及其相对带宽。3、微波元件与传输线的连接方法。4、定向耦合器的网络分析。5、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分析。6、分支定向耦合器的结构和分析。7、S参数矩阵的推导:分支定向耦合器,混合环,匹配双T接头。8、无耗互易三端口网络的性质。9、微带三端口功率分配器:元件的作用,条件,元件参数的计算。10、双T接头的匹配方法。11、微波谐振器:半波长短路线,四分之一波长短路线,半波长开路线的等效电路及等效参数。12、带状线和微带线谐振器。13、高阻抗传输线和低阻抗传输线的等效。第四章:1、天线的功能。2、天线的分类。3、线天线,线状长槽天线,面天线等的应用场合。4、电流元的近区场分布,功率传输。5、电流元的远区场分布,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与传播方向关系,电场最大方向,等相位面。6、电流元的方向函数,在E面和H面的形状。7、电流元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8、对称振子的场分布,方向函数。9、对称振子的长度不同时的最大辐射方向,方向图形状。10、半波振子和全波振子的方向函数和归一化方向图函数。11、对称振子的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12、电流元和半波振子的半功率波瓣宽度。13、方向系数,电流元和半波振子的方向系数。14、场强与方向系数的关系。15、天线辐射能力与电长度的关系。16、主极化和交叉极化。17、有效长度,对称振子的有效长度,半波振子的有效长度。18、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的电参数的关系。19、接收天线的有效口径,电流元和半波振子的有效口径。20、对接收天线方向性的要求。21、天线阵的组成及目的。22、天线阵的分类。23、相似天线元。24、直线阵的结构。25、方向图乘积定理,应用场合。26、均匀直线阵,阵因子及其最大值。27、边射直线阵的最大辐射方向,相邻单元天线上的电流关系。28、原型端射直线阵的最大辐射方向,相邻单元天线上的电流关系。29、相位扫描和频率扫描天线阵。30、均匀直线阵消除栅瓣的间距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