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部分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3绪论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2.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从群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面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的科学。3.微生物的重要类群:(三菌三体)4:微生物发展史:5:微生物的特点:6:真原核细菌、细胞主要区别:第一章7:原核微生物:有的生物细胞核外无核膜包围,但具有明显的核区,核区由裸露的双链DNA构成的絮状核质体组成,DNA不与组蛋白结合,这种细胞核称为拟核(或原核)。含有这种细胞核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由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则称为原核生物。8:菌落:9:细菌形态、化学组成及大小:绝大多数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单个细菌细胞的体积为0.1—5.0um3。10:原核生物的特殊构造:糖被、鞭毛、菌毛、芽孢等细菌的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胞外表面的一层厚而坚韧、并具有弹性的结构层。主要由肽聚糖构成,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项功能。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细菌的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胞外表面的一层厚而坚韧、并具有弹性的结构层。主要由肽聚糖构成,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项功能。2.革兰氏染色机理:(后大题)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在结构上分为内壁层和外壁层两层。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只有一层,厚20~80nm,主要成分是50~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缺壁细胞:原生质体、原生质球和L-型细菌是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概念。原生质体和L-型细菌是无壁的细菌细胞类型,原生质球是壁不完全的细胞类型鞭毛:鞭毛是一些细菌表面着生的一种由胞内伸出的、波浪形弯曲的细长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具有鞭毛的细菌可以运动。芽孢:也称为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活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圆柱形或椭圆形的,具有厚壁和高度折光性且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主要由多糖、果胶或多肽等组成。伞毛和菌毛:都是生长在菌体表面的一类比鞭毛更细、短而直,且数目众多的蛋白质微丝。2/13(1)鞭毛:分类:单端鞭毛两端生鞭毛端生丛毛周生鞭毛电镜下观察:鞭毛由鞭毛丝、鞭毛钩、基体三部分构成。细菌的运动性:大多数细菌是以鞭毛转动的方式推动细菌运动。芽孢的构造:芽孢由外孢子衣、孢子衣、皮层、内膜、芽孢质组成。(2)芽孢:(形成芽孢的母细胞称为胞囊)特点a.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繁殖体。b.芽孢壁厚,通透性差,不易着色,具有较强的折光性。c.芽孢的含水量低,只有50—60%。d.含有大量的吡啶二羧酸钙。e.具有耐热性的酶类,且这些酶处于休眠状态。特性有耐热、耐干燥、抗辐射、抗化学药剂等特性。(3)荚膜:特点a.荚膜是大分子有机物,可能是细菌的贮藏物b.荚膜不易着色,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c.有的荚膜具有抗原性,有的具有致病性。d.荚膜是细菌细胞的非必须物,失去荚膜不会影响细胞的生活力。e.产荚膜细菌形成光滑型菌落(S型);不产荚膜细菌形成粗糙型菌落(R型)f.荚膜使细菌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提高。功能保护作用:如白细胞吞噬、噬菌体吸附、重金属离子毒害、干旱失水;贮藏养料:多糖、蛋白质、脂肪及水分表面附着作用:借助荚膜附着到物体表面信息识别作用:如根瘤菌与植物间的识别;堆积代谢废物。4.菌落:细菌在自然环境或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或少数细胞生长出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肉眼可见的群落称为菌落(Colony)。5.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裂殖/芽殖/劈裂6.枝原体:枝原体是一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其细胞膜中含有甾醇(一般原核生物无此成分),因而即使缺乏细胞壁,细胞膜仍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7.衣原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8.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是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细菌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第二章1.真菌:真菌是具有细胞核,细胞壁含有几丁质和(或)纤维素,不进行光合作用,以吸收方式获得营养,以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丝状体生物。2.真菌的特殊形态:真菌的个体称为菌体,由营养体和繁殖体组成。菌体是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的。菌丝体是由分枝菌丝互相交错缠绕形成的一团菌丝,菌丝体是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菌丝是一种管状细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单细胞或多细胞。3:真菌的特殊构造:3/134:真菌的繁殖(后大题)5:真菌的代表类群:第三章1.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极小、专性寄生、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的非细胞结构的原始生物。病毒个体极小,大小用nm表示。2.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结构:完整的病毒粒子由核髓和壳体构成。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病毒的核髓;包围着核髓的蛋白质外壳称为壳体(衣壳);壳体由多个壳粒组成。由壳体和核髓组成的复合物称为核壳体。核壳体是病毒的基本结构。有的复杂病毒在核壳体外还有封套。*化学组成:多数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部分动物病毒除核酸和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糖和脂类。有的病毒只具有核酸(RNA),不含蛋白质,称为类病毒。整合到的寄主细胞DNA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称为原噬菌体(Prophage)。将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细胞称为溶源性细胞;把因温和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而产生的某些特性称为溶源性。3:病毒裂解后的去向:3.病毒的增殖(后大题)4.病毒的类型:类病毒: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RNA分子,而不含有蛋白质外壳的植物病毒的总称。朊病毒:也叫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性蛋白质。4/13第四章1.微生物所需六类营养物质类型: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素、无机盐、水2.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后大题)(1)光能无机营养型:又称为光能自养型。是一类具有光合色素,能够利用光作为能源,以水或还原态无机物作为供氢体,同化CO2的微生物。(2)光能有机营养型:又称为光能异养型。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以简单有机物(如有机酸、醇等)作为供氢体,同化CO2的特殊微生物类群。(3)化能无机营养型:亦称化能自养型,是一类通过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并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微生物。(4)化能有机营养型:即化能异养型,是一类能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微生物。3.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渗透吸收、被动运输、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后大题)4.培养基:培养基是由人工配制而成的,适于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5.培养基类型(按照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分类,考名词解释)A.天然培养基:是利用一些无法确切了解其化学成分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体或其提取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如培养细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的麦芽汁培养基。B.合成培养基:是利用化学成分完全已知的化学纯的物质(或试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如培养细菌的葡萄糖铵盐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的高氏1号培养基(淀粉硝酸盐培养基)和培养真菌的查氏培养基(蔗糖硝酸盐培养基)。C.半合成培养基:是指既含有天然成分又含有纯化学试剂的培养基。如培养真菌的PDA培养基。按对成分的了解程度: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分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脱水培养基。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分5/13类:选择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第五章1.有氧呼吸:是指微生物细胞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有机物或无机物获得能量的过程。2.无氧呼吸:是指微生物细胞以除氧以外的其它无机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的过程。3.发酵作用:是指有的微生物以某种不彻底氧化的有机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的过程。ATP的产生:1、基质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某些化合物在氧化分解时,直接形成ATP的过程)2、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是指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形成ATP的过程)3、光合磷酸化(是指光合微生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4:己糖的代谢:第六章2: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①镜检直接计数法:镜检计数法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测定时需借助计数板和显微镜。细胞较小的细菌可采用彼德罗夫—霍瑟细菌计数板,细胞较大的酵母菌、真菌孢子和血细胞则采用血球计数板。优点:操作简便、快捷;缺点:难于区分死活细胞和杂质。②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该方法主要是依据在适当的稀释度下,每一个微生物细胞可以繁殖成一个菌落,通过测定菌落的数量即可推算出菌悬液中的活菌数。优点:测定的是活菌数。缺点:操作烦琐,时间长,(概念/方法/特点)2.环境对微生物生存的影响-温度: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不同微生物的6/13生长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表现为最低、最适和最高生长温度(即温度三基点)。3.高温灭菌的原理及方法:(1)原理:微生物在最高温度下仅有微弱生长,而当环境温度超过微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后,将导致细胞结构的不可逆破坏,蛋白质、酶、核酸变性,最终将杀死微生物。(2)方法:4.代时: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5.生长曲线(后大题)6.抗生素的作用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多氧霉素。损伤细胞膜,如多粘菌素、制霉菌素。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如四环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阻碍核酸合成,如灰黄霉素,利福霉素、丝裂霉素C第七章1:诱变原理:2:.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转化,转导,结合转化: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转化后的受体菌,称为转化子。转导:以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的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细胞,称为转导子结合:是指供体菌(“雄”)通过其性菌毛与受体菌(“雌”)相接触,将其单链DNA传递给后者,并在后者细胞中进行双键化或进一步与核染色体发生交换、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现象。通过接合而获得新性状的受体细胞,称为接合子(conjugant)。2.菌种的保藏:首先要挑选典型的优良纯种,最好采用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其次,要创造一个适合其长期休眠的环境条件,诸如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等。第八章1:微生物生态学:7/132:外来微生物:3:土著微生物:1.微生物间的八种相互作用关系(后大题)第九章1.什么是抗原?*抗原:抗原又称免疫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大分子物质。*作为抗原物质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的特性,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抗原性),是指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并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免疫反应性(反应原性)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能力。2.抗体:抗体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3.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受到病原菌或抗原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对该物质的特殊免疫力。由于是后天获得的,不能遗传给后代,又称为获得性免疫、后天免疫。4非特异反应4个:(填空)5特异性免疫的类型: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具有三个特点:即获得性、高度特异性和记忆性。6.免疫球蛋白的种类;IgG、IgA、IgM、IgD、IgE免疫球蛋白的功能:①与抗原特异结合②激活补体③结合细胞④通过胎盘7:炎症反应第十章(有分)1.种:种是一个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一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源关系极其相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2.亚种:在种内,根据少数几个稳定的变异特性或遗传性状区分为小群,这样可将一个种分为两个和更多的小的分类单位,称为亚种。亚种是微生物分类中具有正式分类地位的最低等级。3.菌株:菌株是指由任何一个独立分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