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微生物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3.细胞壁:革兰阳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特殊组分:G+: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靠外毒素致病》G-:外膜——脂蛋脂质双层、脂多糖(LSP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内毒素》4.凡是能破坏肽聚糖的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使细胞壁出现缺陷,甚至没有细胞壁,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细胞壁是筛选抗菌药物的重要靶位。a)溶菌酶:能裂解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b)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能干扰五肽交联桥的形成,使肽聚糖不能合成,细胞壁出现缺陷,导致细菌死亡c)药物敏感性不同: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大多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1.细胞壁的功能①维持细菌固有形态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③完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④决定菌体的抗原性⑤某些成分与致病性有关2.中间体:参与隔膜形成、与核分裂有关、类线粒体功能3.核糖体:70S(50S、30S),是筛选抗菌药物的重要靶位4.荚膜的功能:抗吞噬能力、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抗干燥作用5.普通菌毛:主要起粘附作用,是病原菌重要的毒力因子。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与病原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转移有关。6.芽孢:G+7.革兰染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深紫色)---百分之九十五乙醇脱色(G+紫色、G-无色)---稀释复红(G+紫色、G-红色)二、细菌的生理1.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a)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b)酸碱度:多数细菌生长的pH范围在6.0~8.0;嗜酸菌(acidophile):pH<3.0;嗜碱菌(basophile):pH>10.0;大多数病菌最适pH为7.2~7.6c)温度:嗜热菌(thermophile)50~60℃;嗜冷菌(psychrophile)10~20℃一般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7℃--嗜温菌d)气体:氧气:i.专性需氧菌(结合分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ii.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iii.兼性厌氧菌(大多数);iv.专性厌氧菌(有氧中产生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氧化还原酶,受有毒氧基团影响不能生长繁殖)(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二氧化碳:脑膜炎奈瑟菌、布鲁氏菌初分离e)渗透压2.生长曲线:二分裂迟缓期(代谢活跃、分裂迟缓)、对数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应选该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比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稳定期(代谢产物大多此期产生)、衰亡期(代谢活动趋于停滞)在培养物中不断加入新鲜营养物质,同时移去其中的大量代谢产物,使细菌长期保持对数生长状态。3.细菌的生化反应实验糖发酵试验:VP试验(红色,阳性)、甲基红试验(橘黄色,阴性,红色,阳性)、单糖发酵试验(不发酵-;发酵、产酸+;发酵、产酸产气+)对蛋白质的分解:吲哚试验(玫瑰红+;不变色-)、硫化氢试验(遇铁、铅离子,黑色沉淀+)其他试验:尿素酶试验(酚红指示剂红色,阳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不变色-;深蓝色+)4.IMViC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5.细菌代谢产物a)热原质:G-,细胞壁的脂多糖-蒸馏,制备生物制剂、注射液、抗生素不应含热原质-致病性不被蛋白酶分解b)毒素与侵袭性酶:内外毒素---致病性c)色素:细菌的鉴别d)细菌素:细菌分型、流行病学调查e)抗生素治疗f)维生素三、消毒与灭菌---一切与伤口或体内组织器官接触的物品必须是无菌的1.物理灭菌法a)干热灭菌法--一般细菌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经1小时可被杀死,芽胞则需160~170℃经2小时才死亡。i.焚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废弃物品或尸体)ii.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接种环、试管口灭菌)iii.干烤----加热171℃1小时,160℃2小时(玻璃器皿)iv.红外线----类似于干烤(医疗器械、食具)b)湿热灭菌法--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i.巴氏消毒法:加热71.7℃,15~30s,可杀死物品中的无芽胞病原菌。主要用于酒类、牛乳等消毒ii.煮沸消毒法:煮沸100℃,5-10min。主要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胶管、注射器、食具和饮用水等消毒。iii.流动蒸汽消毒法:常压下,加热100℃。细菌繁殖体15~30分钟杀死,常不能杀死全部芽孢iv.间歇灭菌法:用流通蒸气消毒器,加热100℃、15~30min→37℃培养过夜。如此3次,达到灭菌目的。主要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的消毒。v.高压蒸气灭菌法:103.4kPa,121.3℃,15~20min,即可杀死所有微生物及细菌的芽胞。能耐高热和潮湿的物品(如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等)c)辐射杀菌法i.紫外线:波长200~300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穿透力较弱。用于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d)过滤除菌法:用滤菌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常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以及超净工作台与层流室空气等的除菌2.化学消毒法a)原理:(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红汞、乙醇(酒精)、甲醛(福尔马林)、戊二醛、醋酸、苯酚等(2)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如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碘液、高锰酸钾(3)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如新洁尔灭、肥皂b)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状态与数量2、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3、环境因素(温度、PH值、有机物)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细菌基因组转录的主要特征:转录形成mRNA分子不需要加工,无内含子tRNA和rRNA转录后需加工2.细菌致病岛:编码与毒力或致病力相关因子的外源DNA片段。可存在多个3.质粒的性质:自我复制;能编码某些特性;可自行丢失或消除;可转移的质粒具有与转移有关的基因;质粒的不相容性4.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a)基因转移i.元件:质粒、转座子、温和噬菌体ii.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融合b)转化:受体菌从环境中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i.自然转化过程:(1)受体菌处于感受态(细菌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DNA分子进行转化的生理状态。)(2)转化因子的结合与进入(DNA以双链状态结合在细胞表面,其中一条链(<10~20个基因)与感受态特异蛋白质结合,进入细胞)(3)转化因子的整合(单链DNA不经复制,与受体菌DNA的单链配对,被取代的受体菌DNA单链降解---随着染色体的复制、细胞分裂后产生两个子细胞,一个保持原性状,一个成为转化型细菌)ii.易发生自然转化的细菌:肺炎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iii.人工转化:可人工处理细菌,使之处于感受态状态,方法:Ca2+诱导法、电穿孔法。c)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供体菌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i.F质粒:接合性质粒,致育因子,编码性菌毛,相当于雄菌F+F+×F-=F++F+Hfr×F-=Hfr+F-(Hfr高频重组株,F质粒整合到了染色体上)F’×F-=F’+F’(从染色体上脱离的F质粒携带相邻的染色体DNA片段)ii.R质粒:耐药传递因子+耐药决定因子d)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少数溶原性细菌的前噬菌体从染色体上脱离、增殖,装配成新的子代噬菌体,使细菌裂解。大约在10的五次方~10的七次方次装配中发生一次错误,误将大小合适的供体菌DNA片段,装入噬菌体头部。当“假噬菌体”再度感染受体菌时,将供体菌DNA带入受体菌内i.普遍性转导:裂解期。供体菌染色体DNA任何部位或质粒。误将工体染色体DNA片段装入噬菌体内(无噬菌体DNA)。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ii.局限性传导:溶原期。噬菌体DNA及供体菌DNA的特定部位。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e)容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i.容原性转换: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而使后者获得了新性状的现象,称为溶源转变。(局限性转导的一种)如:白喉棒状杆菌、A群链球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霍乱弧菌,若失去前噬菌体,则产生毒素的形状消失ii.原生质体融合:除去细菌细胞壁后,两个原生质体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五、细菌的耐药性---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即由原来敏感S变为不敏感或耐药Ri.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ii.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能灭活青霉素、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等,仅对头霉素和碳青霉烯类敏感iii.肠球菌:耐万古霉素iv.结核分歧杆菌: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v.肺炎链球菌:高水平耐青霉素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a)阻止细胞壁的形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抑制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反应,使细菌无法形成坚韧的细胞壁: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头霉素、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b)损伤细胞膜功能(细菌细胞膜缺乏固醇类,真菌的药物对细菌无效)c)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功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菌死亡i.干扰核糖体30S亚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ii.干扰核糖体50S亚基: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d)抑制核酸的合成i.DNA解旋酶: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ii.DNA多聚酶:新生霉素iii.RNA聚合酶:利福平2.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固有耐药性:对某些看菌药物的天然不敏感性;获得性耐药性:DNA的改变导致获得了耐药性表型a)结核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与染色体多个耐药基因突变的逐步累加密切相关b)革兰阴性杆菌某些窄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大多为点突变),产生ESBL(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c)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呈高水平耐药,原因是:形成镶嵌pbp基因,编码多种与青霉素亲和力下降的PBP,因而需要更高浓度的青霉素才能有效抑制PBP的功能。通过自然转化方式d)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是产生PBP2a。可能是通过转导或转座方式整合e)通过转座方式,转座子可导致在单个质粒中多个耐药基因聚集成簇,这是多重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3.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a)钝化酶的产生:细菌产生灭活酶,通过修饰或水解作用破坏抗生素,使之转化成为无活性的衍生物。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重要方式b)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细菌通过基因突变,造成抗生素作用位点变异,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失去杀菌作用c)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由于细胞壁的有效屏障或细胞膜通透性(孔蛋白)的改变,阻止药物吸收,使抗生素无法进入菌体内。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形成微菌落,分泌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将自身包裹而形成生物膜,阻止杀菌物质和抗菌药物的渗透,产生多重耐药性d)主动排外机制:细菌具有能量依赖性主动外排系统,可将不同结构的抗生素同时泵出体外,使菌体内的抗生素浓度明显降低,呈多重耐药性e)其他:改变自身代谢状态逃逸抗菌药物的作用,如休眠状态的细菌、营养缺陷细菌等一、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感染量(ID50)(一)细菌的毒力---评价细菌致病能力强弱的指标1.侵袭力:黏附、定植、产生侵袭性相关物质的能力(1)构成:黏附与定植→侵入→繁殖与扩散→抗宿主免疫机制1)黏附:细菌侵入机体的首要条件。粘附素2)侵入:侵袭性酶类(决定细菌扩散能力的因素)(如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链激酶、胶原酶等);细菌侵入血流,是引起全身扩散的关键;侵袭素(2)细菌抵抗或逃避宿主防御机制1)抗吞噬和消化作用a)破坏吞噬细胞:鼠疫杆菌b)抑制吞噬作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