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一、沉降观测目的和内容二、沉降观测网的布设和技术要求三、沉降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四、沉降观测周期五、沉降观测资料的处理和成果提交2一、沉降观测目的和内容滁州市西涧中路与滁州学院会峰校区交接处,自建成运营后以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路边裸露山体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道路和桥梁的安全。因此,为保障运营安全,及时发现山体的异常变化,对其稳定性、安全性做出判断,在运营期间,必须对一侧山体进行沉降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依据设计,本次课程对西涧中路与滁州学院会峰校区交接处的裸露山体要求作沉降观测,在被监测的裸露山体上设置沉降监测点,定期进行沉降监测。二、沉降观测网的布设和技术要求本次山体沉降监测可按国家二等水准施测。主要精度指标如下表: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监测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二等±1.0±0.5(一)、水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1.水准基准点:水准基点是沉降监测的基准点,拟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置3~4个水准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按照要求规格埋设水准点。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2.工作基点:工作基点是直接测定监测点的起点或终点。为便于监测和减少观测误差的传递,工作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域附近稳定区域,其高程尽可能接近监测点高程。应经常与水准基点进行联测,通过联测结果判断其稳定状况,以保证监测成果的可靠性。(二)、沉降观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水准基准点,工作基点联测应设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二等1.00.300.60n0.8n三、沉降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1.观测仪器3水准仪使用二等精密水准仪,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2.观测方法(1)观测前30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2)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3)水准观测时,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4)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扶尺时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5)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6)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实行“三固定”,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固定水准测量路线和基准点”,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3.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对变形点的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二等DS150130.50.40.6四、沉降观测周期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稳定后,开始第一次观测,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2、正常观测周期为每两周观测一次,直至论文结束时;3、当被观测山体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时,可适当减短观测周期;五、沉降观测资料的处理和成果提交1.沉降观测资料的处理(1)利用限差检验法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定其是否稳定,找出变动点并予以修正;(2)各期观测成果是建立在统一的稳定的基准上;(3)每周期观测完成后,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4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出各点沉降曲线图;2.沉降观测成果的提交沉降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汇总分析,形成正式成果,提交以下各项:(1)沉降监测方案设计;(2)基准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3)观测记录;(4)沉降观测成果图;(5)沉降观测技术分析报告;